【篇一:游善卷洞】
推开记忆的大门,我漫步其中,寻找宜兴实践活动的影子。突然,我找到了一张已经锁在箱子里的照片,那是我在善卷洞。
那天,我们兴高采烈地乘车到了善卷洞。走进中洞“狮象大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砥柱峰,听说这块大石头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
绕过砥柱峰,只见右壁上有一只趴伏在地的石狮子,正张着它的血盆大口,好像在伺机捕捉攻击对象。它四条腿弯曲着,强壮的肌肉绷直了,爪子紧紧地抓着地面,目不转睛地盯着猎物,两只大眼睛里射出了贪婪的绿光,仿佛一有动静就会扑上去。顺着狮王的目光看去,只见有一头巨象。它的长鼻垂到地面,耳朵机警地竖起听着什么。它四肢强壮,尾巴摇摆着,像是在漫步。
不知不觉中洞已经游完,我们意犹未尽地从楼梯走向上洞。上洞“云雾大场”果然雾气缭绕,如同仙境。透过层层雾气,我隐约看见一处小景——“山鹰戏熊”。只见一只山鹰于树上巢中探头向下看,好像在对正在爬树的熊说:“就凭你这一身肥肉,还想抓到我?异想天开!”那熊的眼睛死死地盯住山鹰,爪子紧紧地抓住树干,好像在说:“哼!就凭你还敢嘲笑我?我一定要爬上来把你撕碎!我爬,我爬,我爬!爬!爬!”看着如此有趣的情景,我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随着我们轻盈的脚步,下洞出现在我们眼前。那钟乳石如同一棵棵高耸入云的石松。顺着藕节池向下走,旁边都有石松相伴。石松消失之处,便是水洞。水洞又名龙洞,是因为水洞蜿蜒曲折,像一条龙一般。我们上了船,一路上头顶岩石高高低低,水路曲曲折折,给人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上船时,我们就想追上前面一船的同学,一路上却始终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到了出口处,眼前豁然开朗,前面一船的同学都已经在岸上了。这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游完水洞,我们又踏上了旅途。这次美好的记忆,也随着大巴车轮的滚动,永远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篇二:回味作文】
“看山归来不看岳,看岳归来不看山”里面指的山就是黄山。这句话可以证明黄山可以和五岳所媲美。
黄山上有很多山峰,比较的有天都峰和莲花峰。天都峰就是金鸡叫天都的那个天都。天都峰上很陡峭,石级边上的两条铁链,就像和地面垂直一样。莲花峰整座的形状就像一座大莲花,也很险峻。这两座峰经常会摔死人,因此,莲花峰和天都峰是轮流开放的`,其实我也很想爬一下险峰的,但视障的缘故,大人们没有批准。
黄山还有四大名景,奇石怪松云海温泉,这四境中,我感受到了三种,除了温泉,大人们说现在的温泉都是放水的,没必要去之外。
先说云海,顾名思义就是云组成的海,那洁白的云向着陡峭的山壁直冲过去,有流星般的速度,海啸般的澎湃,但是,悄无声息。
怪石就有很多了。妙笔生花、天狗望月等。人家说大自然是比较出色的雕刻家,的却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鬼斧神工。
黄山石松虽然,但在我眼中,换上的每一棵树,都有它自己的美。有挺拔的树干,像士兵那笔直的腰。也有盘龙般的树干,隐隐透出一股霸气!
看!黄山!上有白色的云海,下有绿色的树浪,远有层层山峰,近有树石构成的画。这样的地方怎么能不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篇三:穿越黄龙洞】
没去过张家界黄龙洞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你们一定不知道那儿有多好玩吧,这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当你踏入黄龙洞的洞口,你就觉得全身冷冰冰的,就像站在空调房里一样凉快,你如果继续往前走,你会看到一些五彩缤纷的灯光,这些灯光照在石壁上,漂亮极了。紧接着,你就来到了黄龙洞中最小的“厅堂”。这个“厅堂”大约有十几个教室那么大,你们一定会感到十分惊讶,连最小的“厅堂”都这么大,那最大的“厅堂”到底有多大呀!
接下来就来到三百六十九级台阶,看到这些台阶感觉像到了天宫一样,只要你走完这些台阶,就会看到一根高高的石柱,这根石柱叫“定海神针”,这根“定海神针”高十九米,而且它一百年长一厘米,按这个速度,再过六万年它就可以长六米,这样它就可以顶天立地了。还有,发现它的人为了显示它的“高贵”,把这根神柱的价格定价为一亿元。
你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一个叫“老鹰抓螺”的景点,这个景点是两棵石松中间卡着一个螺,一只老鹰想吃掉这个螺,便日夜守在这。现在这只老鹰看上去根本不像一只老鹰,而像一只大大的猫头鹰。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花果山”这个景点,一只美猴王正在靠着石头吃着仙桃呢!看到这我想你会情不自禁的留着口水呢。
黄龙洞就介绍到这里了,我还有很多很多没跟你说,这要让你自己去看看了。
【篇四:庐山游记】
庐山美映入我心房
庐山凉飘进我心田
庐山险铭于我心胸
庐山你到底是地上的鬼斧,还是天上的神工?
——题记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阳光像往常一样将我唤醒,新鲜的空气令我倍增活力,乘着风儿,我们踏上了去往庐山的旅途。上山时,缥缈的茫茫云海,碧绿的重重树林和散落的零星房屋,都像赶集似的争先恐后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这里的一切让我倍感神秘,让我对庐山有着更深的向往。
被云雾围绕的我们,不知不觉地来到了风景区,这时,一位姓陈的导游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像一盏的明灯,瞬间让大伙明确了目的和方向。在炙热的阳光与谈论的声音中,我们向着第一个景点出发——含鄱口。走了近十分钟,含鄱口出现在我眼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苏轼的诗来形容在含鄱口庐山的情景最合适不过了。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低舒的葱茏,山的静止,水的流动,种种情致的美相互辉映,相互连接成为一体,使人叹为观止。
“乍雨乍晴云出没,山雨山烟浓复浓。”当我兴致勃勃地观看岭下风光时,霎时间,薄薄的雾自湖中缓缓升起,越来越浓,越来越大,转而变成云烟向山岗上涌来,可惜已是上午,如果是在清晨,峰隐湖失,到处将是白茫茫的。
过了不久,我们兴奋地向着下一个目的地进发——三叠泉。坐着缆车,看看四周景色,之前的路上的一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见,一时涌动出了无数奇丽的山石,山石间掩遇丛丛簇簇的林木,一下子把人的全部感觉收服了。水也来凑热闹,不知从哪儿跑出,贴着山石幽幽地流,欢欢地溅。在树萌的遮蔽下,我们的缆车到了,踏着石梯,一步一步往下走,在路上,有许多抬着坐椅的人,吆喝着,叫喊着,这椅子由两人抬起,就像原来的新娘坐的花轿,我想哪些人流出的汗,可能可以汇成一条小瀑布了!
走了许久,还没到,但是,清脆的水声传入了大伙耳中,大家一鼓作风,奔向了三叠泉。
忽然,像腾空而现一般,三叠泉出现了。瞬间一股扑面而来接应讽令人心旷神怡,之前的汗水好立刻被凉风带干走。只见抛珠测玉的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争下飞;又如万斛明珠,飞洒九天,还如冰绡万丈,天水相连。在这儿,几乎每一滴水都是清澈甜凉的,给泉水附近的山地都带来了一种无风的凉爽。有了水声,便有了鸟叫,有了虫鸣,这鸣如击鼓的瀑声,宛若美乐的鸟声和似蒸鸣的虫声共同演奏了大自然最真最美最纯的曲子,让人沉浸于此,使人飘逸无穷。
当我还沉醉于此时,一声尖锐的鸟鸣将我唤醒,踏着原先流过汗水的石梯,回到了旅馆小住。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踏上了仙人洞的路程。走了将近一个小时,一个低矮的隧道出现在面前,隧道上深深刻着三个鲜红的大字——“仙人洞”,大伙穿过了幽暗的隧道,只见人潮涌去,喧哗声一片,顿时山中的宁静与孤远被打乱了。一个由大自然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的岩石洞印入眼帘,洞中放置了吕洞宾石像,传说他就是在此修道成仙的,每当云雾缭绕之时,洞内仙气飘飘,令人神往。“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令仙人洞保留了一种神秘的情致。
领略了仙人洞的风光后,我们顺路离开,刚没走多久,一颗石松出现在路边,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葱葱郁郁,生机盎然,它根须裸露,却迎风挺立,百千年不倒,向世人展现了坚强的力量。“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给石松富予了传奇般的色彩。
后来,我们又去了许多景点……
最后,我们心满意足地通往回家的道路,其中路过一片小树林,树叶稀稀嗦嗦地碰撞着,蝉也唱着歌为我们送别。这时,宁静和安祥又回到了我的心中。其实,雷电的虺虺之声,虫子的嗡嗡之声,鸟儿的翙翙之声,都是大自然亲切的话语,将落在身上的喧闹都市的尖埃洗净。
当我们下山时,山中的茫茫云雾又出现了。人,隐在雾中;山,隐在雾中;心,也隐在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