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茗茶香】
母亲一时兴起,为家中添置了一套茶具,又带回了几包好的茶叶。于是,我们便在家中泡茶喝,并学会品茗。
茶具不是很全,也不是十分专业。仅一个茶壶,两盏茶杯和一个茶盘。但确实好看——就好似是用美玉精雕细刻而成的,盈盈的茶杯还没有人的手心大,细细嗅来,仿佛还飘着沁人的茶香。茶壶是翡翠一样的冰洁光滑,冷冷的,似笼着一层淡淡的月辉,里面仿佛盛满了天上的仙琼。用这样的茶具泡茶,怕是忍不住要多饮几杯,再平淡的茶水也能成为仙酿。
我们把开水事先倒出,放在一旁。然后拿出茶叶,从中小心地捻一撮茶叶。茶叶自然是没有那么鲜亮,而是沉稳的墨绿色,就像是宣纸上的那一抹未干的水墨,散发着茶叶独有的深幽香气。我们大约放了三撮在壶底,才觉得差不多。
再拿起玻璃杯时,杯内水的温度已经降了些温度。于是我端起杯子,小心地在壶中倒满,叶子在水中上下翻腾着,旋转着,跳着华丽的华尔兹,然后又渐渐沉入水底,回归平静。
我盖上茶壶,托住茶壶底部,握住茶柄,轻轻晃动茶壶,然后将茶壶微微倾斜,将茶水倒入杯中,水绕着杯底旋转几圈,就像鱼儿在杯中游弋。茶水泛着淡黄色,像春天的嫩芽,又像丰收的谷穗。
我拿起茶杯,凑近闻了闻,是一股清雅恬淡的幽香。第一口,我就忍不住皱了皱眉,浓郁的茶味让我有些不习惯,喝到嘴里,十分苦涩,但细细评来,枯涩之后,又有香气在舌尖上打着转儿,回味无穷。
朦胧中,仿佛见一白衣女子,身姿袅娜,纤纤玉指扶上古筝的琴弦,水袖上下蹁跹。此刻,琴音袅袅,茶香四溢。微风拂过帘栊,水面惊起波澜,我轻抿一口茶,咀嚼着茶香。
或许,一身素衣,一杯淡茶,便是人生的最好状态。
人生如茶,总有苦涩,但细细品茗,却有一股清淡的茶香,在心头萦绕,久久不散。
【篇二:风景】
青街古巷,粉荷碧水,温融了炎炎夏日。一抹幽香从古巷深处传来,一抹倩影在记忆里徜徉。走进巷尾茶室,青灯、黛砖、制茶女,皆为风景。
她及腰长发只用一根素簪轻挽,身着水墨色旗袍。右手只一素色手镯,不施半点粉黛,却总有一种独特的茶香,幽幽袭来。我们刚到时,她已介绍完所有茶具,正准备泡茶。我挤进最前排,只听她低喃细语:“还有多少人记得工序呢……”我捕获住了她眼底的惆怅,转瞬即逝。
她先取出早准备好的温水:“先像这样,一圈一圈的,将温水淋在壶外周、内膛、杯身,防止经过夜晚凉气的茶具损毁……”再提起壶环,像对待孩子一样,谨慎的擦干水珠。她眼底柔和,平静,安宁。昏黄的灯光打在她脸上,照到心底。
再是可以放茶叶?只见她取出几粒皱缩成一团的不知名姓的深青茶叶,投入湖中,再提起一旁刚烧开水的壶,壶身微斜,沸水倾斜,尽数涌出。“请大家稍等片刻,待这茶叶泡开,我再一一邀请大家品尝。”耐心说罢,便小步迈进另一房间,空留我们在这等待。这屋子很美,古木清香,可没有她在,总少了一抹色彩。
再见时,她又捧来一堆茶杯,应是提前准备好的。揭开壶盖,一水冲泡,只见黛绿的茶叶如观音的芊芊素手含笑绽展,奇崛丰披。茶烟如一首袅娜的轻歌,似一丝浅浅的轻叹,自杯底曼妙的翩跹而起。一时间,满室清香涌动,使人如跌入香拥翠绕的深坞,沉醉不知归路。
待回过神来,她已将杯具排列好,茶,已温。巧手提起茶柄,在杯子上空游走,顷刻便满,桌上没有一点淋湿的痕迹。茶香,更浓了,游走凝聚,叫人分不清那些是她身上的,那些,是茶叶所散发的。茶杯白里透青,取一杯,茶水却是金黄。轻抿一口,只觉苦涩,咽入喉,方觉一抹甜香。那女子亦取一杯,轻抿,微闭的眼睁开,眼底满是自豪与满足。嘴角轻弯,不易察觉的笑蔓延到心底。
这间小屋,茶香,灯美。却抵不过她一颦一笑的千万分之一。她倾身言谢,是最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