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山子的一家》观后感】
“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啊……。”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下,《山子的一家》这部朴实感人的影片直击人心。影片并无光艳的色彩,晦暗的灯光衬托出农村生活的艰辛,透露着淡淡的伤感。贯穿全片的是那首“爷爷为我打月饼”,时而欢快,时而忧伤。
年仅十岁的山子,爸爸去世,妈妈生病,他担起了照顾妈妈重任。为了给妈妈买药,他每天去捉蝎子、拾塑料瓶,忍受风吹日晒、蚊虫叮咬之苦。邻居三奶奶用她瘦弱的肩膀为山子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她偷偷的往山子家鸡窝里放鸡蛋,给山子做棉袄,帮山子照顾生病的妈妈,给山子讲爷爷,这位老红军的故事……在三奶奶无私的帮助下,山子的妈妈进了福利院,他自己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结局十分美好,但其中难以想象的苦楚,也只有山子才深有感触。
三奶奶,一位老红军的妻子,她用朴实善良撑起了这个家,每当在院子那棵老树下,月影婆娑中,唱起那首八月十五月儿圆时,老人的满脸皱纹就笑成花,爷爷的那动人的英雄的故事,让山子百听不厌。每次山子紧挨着奶奶,托着下巴,痴痴地听她讲爷爷的故事,一老一少此时脸上都浮现出久违的笑容。爷爷年纪轻轻就抛家舍业,立志为革命事业奉献终身。忆,当年,爷爷走时带走了奶奶做的大红鞋垫,也带走了奶奶的情和牵挂。当奶奶韶华倾负,青丝不再时,等来的却是爷爷的唯一的一件遗物——大红的鞋垫。爷爷再也不能为山子和奶奶打月饼了,可,他伟大的形象却深深地烙在了山子的心中,激励山子不断前行。
山子充满坎坷的一生,令人感慨万千。不由得想起了山里的映山红,即使身处深山,却也努力绽放最美的姿态,开得多艳啊!这不正是我们眼中的山子吗?哪怕命运无法善待他,山子的心中也完完整整地装着他们的全家福;被挫折阻挡无法向前,耳边依然回荡奶奶亲切的歌声,仿佛一切都有了动力,充满了希望。
直至现在,一幕幕画面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愧疚之感纷至沓来。比起生活条件,我们比山子好太多,可,他在绝境中磨练出的心灵我们是无法达到的。但我们完全可以珍惜,努力学习,不负众望。
“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啊……”三奶奶的这首歌里寄托着对爷爷的的深切思念,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山子。山子脚踏实地、坚毅不拔,对生活抱有希望,不管多大困难,都能熬得过去,怎能不是在奶奶这首歌中成长呢?
【篇二:《山子的一家》观后感】
“停车,奶奶!停车,奶奶……”影片中山子一声又一声地呼喊,就像一把利刃插在我的心头,我不禁潸然泪下。看了《山子的一家》,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山子,大山里生活的孩子,永远保留着一颗质朴之心。刚毅的面孔与坚定的眼神,深深烙在了我的心灵深处。然而,沉稳的背后又是另一番苦楚,平淡的背后又是一次次不为人知的挣扎。
也曾在无边暗夜里期盼天明,也曾在数次绝望中坦然接受。在他生日那天,父亲因一场意外去世,从此永远地离开了山子。从此,父爱不复存在,山子更是少了一份依靠。母亲患有间接性精神疾病,奶奶年事已高,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山子和奶奶“欺骗”妈妈:爸爸去了外地,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来。而山子自己,则是独自承受着一切,瞒着家里人,把生活的重担全部担在自己的肩上。他去工地捡钢筋,拾矿泉水瓶、易拉罐赚钱给母亲换药。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山子凭借奋发图强的精神,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不屈于命运,不倒于挫折。在努力维持支离破碎的家的同时,还能不忘初心,坚持不懈,怎能不给我们带来感动呢?
恍然间,脑海中渐渐浮现了姑姑家保姆的女儿。一个乡下的姑娘,不染城市的浮躁气息,总是默默追寻理想。小时候,她就不屈服于生活环境的艰苦,比别人百倍,千倍的努力。她一路坚持,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考入重点初中和高中,再一路迎难而上,考上了北京大学。如今,她还在勇往直前,美国留学,不断完善自我。一个乡村姑娘,通过自身努力长大成人,既然她可以,为什么我们还要选择迷惘而无所事事呢?
不仅如此,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多种,而山子除了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村长、三奶奶、老师等人对他的帮助。这,更让我们在对山子充满浓浓敬佩的同时,深刻地领悟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美好感情。
其实,在我们身边,留守儿童不计其数。他们的童年未能体味双亲带来的温暖,自然多了一份独立,同时又习惯了孤独。我们要细腻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给予他们来自同学的关怀,让他们也感受到这个世界仍有温馨存在。
匆匆忙忙几十年,一去不归。而我们能做的,莫过于不屈服于挫折,敢于直面生活的种种坎坷,追寻理想,丰富生活。然而,同时也要用自己的真心,为这个世界增添些许温暖。当拼搏之弦与爱之箭相结合,又如何不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