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诚信的议论文】
谈起”诚信“一词,不禁使人反思它其内在的谊意义。然而,诚信是什么,人们的理解各有不同。就拿我来说吧。过去,我只是无知地认为诚信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罢了。但是,我也太天真了,把诚信想得那么地幼稚。那么,诚信究竟是什么呢?我始终感到迷惘。当我在读了,《诚信是什么》这篇__后,受到了启发,对当初诚信的理解有了质的变化。
这篇__主要写了主人公李明与他父亲去菜场买葱准备回家做红烧鱼,由于李明父亲刚好身上没带零钱,全是100元的人民币,一时找不开。好心的卖葱大妈先让李明与他父亲先拿葱回家做红烧鱼,然后再送葱钱也不迟。回到家,李明父亲不想去送葱钱。李明死活不同意,讲道理给父亲听:”诚信很重要,人要讲诚信,大妈种点葱不容易。“最后,李明还是说动了父亲去还钱。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这就是我找到的什么是诚信的正确答案。掩卷沉思,主人公一语到出了诚信的真谛,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雾,不禁为自己过去的幼稚无知而感到羞愧。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并不是诚信真正其内在的意义,只不过是诚信的一面罢了。诚信就是诚实,讲信用。诚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生意场上要讲信用,要公平竞争,不能使用旁门左道;买卖场上要讲城信,要货真价实,不能以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的利益;考场上要讲诚信,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用炸骗手段作弊。
我觉得诚信好比是一面忠诚的镜子,它会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你的心灵上有没有污斑。我还觉得,在思想里,人们也不能没有诚信这面忠诚的镜子。一旦没有了这面镜子,我们内心的美与丑就没有了可以衡量的标准了。正如古代一位君王李世明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诚信对社会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假如这个社会一旦失去了诚信,人们生活在互相猜疑中,那社会将会怎么样。感谢你《诚信是什么》,你使我变得更加成熟。你不仅使我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诚信,而且使我懂得了今后我的一生该怎么过,怎样做人!
【篇二:让心灵像雪一样洁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天来了,真正地来了。这雪不正是它来临的象征吗?窗外北风正伴着白雪跳舞,洁白的雪花盘旋着,轻轻地飘在地上,雪是洁白的,人的心也要像那样。
在我纯洁无暇的心灵上曾经有过污斑,它有损我的品格,虽然后来我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我现在还很愧疚。
去年寒假的一天早上,我在朦胧中去摸桌上的暖水瓶,想倒杯茶喝,也许是由于我没有握紧,“啪”暖水瓶摔得粉身碎骨,弄得我不知所措,担心爸爸吵我,偏偏他又听到了响声,喊到:“怎么啦!”“没什么”,我醒悟过来应答道。爸爸大概相信了我的话,也没有追问了,我假装睡着的样子,不肯起来。
其实,我当时根本没有睡着,而是在想如何了却这件事。这事肯定会被爸爸知道的,我又如何掩饰自己的错误呢?“汪汪”老黄狗卧在我床下,向我叫了两声。对,说是老黄狗打碎的。老黄狗是我心爱的伙伴,我如何忍心呢?唉,终因我的虚荣心占了上风,也只好忍痛割爱了。
早饭已经做好了,我不得不起床了。吃饭间,一切如常,唯我心理不舒服,连饭也吃不香。
危险的时刻就要到了,因为爸爸每天给我的暖水瓶灌开水。今天,他照例走进我的房间去取暖水瓶,我的心提到了嗓门上,事情在此刻就会水落石出了。
果然,爸爸含着愠色从房间里空手走了出来,劈头就问:“暖水瓶怎么打碎了呢?”“是……是老黄狗干的。”我小声地说,低着头,不敢正视爸爸的目光。
爸爸二话没说,大步流星地向院里走去,随手抽起一条竹鞭,“啪”正落在黄狗身上,它凄惨地叫了一声,夹着尾巴躲在墙角里,很委屈地看着我。我的眼睛模糊了,背过身去,两行泪水流了下来。
一整个上午,我都无精打采的,总是回忆着那惨人的一幕,那一鞭分明不是打在狗身上,而是抽在我的心上,我的心好痛、好痛啊,半天就这样糊涂地过去了。
中午,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老黄狗!我鼓足了勇气向爸爸叙述了事情的经历,此刻害怕、虚荣心等一切都抛在脑后,只有良心仍正。
爸爸听了以后,沉思了一会儿,最后,他才说:“这次我原谅你,毕竟你还是个知错而改的好孩子。记住,时刻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泪水再次模糊我的双眼,窗外白雪仍旧在飞扬,此时的雪好像更白,更美。
【篇三:擦鞋】
“哎,谭培周,都快关门了,还不快走。”
“哦,知道了,我把鞋擦干净就来。”
我从抽屉拿出来两张纸,轻轻地沾湿,付下身子一点一点的把鞋上的污斑擦干净,擦得像我走时那样干净。
星期天傍晚,我在外面玩的忘乎所以,不是朋友的提醒,我几乎忘记上学这事,匆匆忙忙往家里赶。
离家还有几步,就可以看见一个一米八几的大个儿,他穿着军绿色的冲锋衣,一条天蓝色的宽松牛仔裤,鞋擦得锃亮。再走近几步,便可以看清他黑密的头发根根直竖,浓密皱的眉毛画在那张不常笑的脸上,一双足以令我害怕到极点的眼睛钳在眉毛之下,鼻子既不塌也不挺,鼻下的嘴唇厚而干裂。他即是我的父亲,一个典型的严父。
“你到哪儿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你今天不用上学了吗?”他那粗哑却洪亮的声音传入我的耳畔,我的心忽然一颤。
“我……我,马上就走。”我不敢正视他,低着头用连自己都快听不到的响度说话。
我匆匆走进屋,低着头从他的身边擦过,穿过门,提取书包就准备走。
“你不换校服啊?”我突然想起校服还没换,又去换校服。“你不吃点饭吗?我已经给你盛好放桌子上了,你吃点再走。”
他的不知怎么了,和我说话时语气竟然是温和的。我没有回应,匆匆忙忙的穿鞋。
那双运动鞋满是泥水,早已经由白色变为灰黑色。
我没有注意这双鞋,端起碗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他静静地看着我,什么也不说,忽然好像看到了什么,起身走进屋。他总是这样奇怪,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好像同学们似乎也总是说我莫名其妙,有其父必有其子嘛。这时,他已经拿了一块湿抹布向我走来,什么也没说,俯身下来,一只手轻轻地按住我的腿腹。“你要干什么啊?”我虽嘴上这么说,但其实心理已经明白他要干什么了,他竟然想为我擦鞋,这哪是一个父亲该做的啊!
记得小的时候,那时的我真的天真。父亲在工地工作,回来时总是把自己弄得很脏,尤其是他那双鞋子,附在鞋子上的稀泥经过夏日的烤灼变得很硬了,我总是从后院拿出刷子和毛巾给父亲擦鞋,虽然总是刷不干净,却仍然傻傻的笑着说:“爸爸,我刷的干净吧。”而爸爸总是微笑着点点头,还总是夸我:“我儿子真有用。”
现在爸爸已经不再工地工作了,我也不再给他擦鞋,而他竟想给我擦鞋。他边说边拿起湿毛巾:“你鞋都这么脏了,我给你擦擦。”“那怎么行?哪有爸爸给儿子擦鞋的。”“这有什么,你小时候,不都是我和你妈妈给你弄。”“可我都这么大了。”“好了,快吃饭吧,要吃饭了。”我咽了一口唾沫。他用毛巾轻轻的擦着鞋上的污斑,莫名的感觉由脚尖直上到心里,再次擦拭,又由心直上,冲破了我的泪腺,泪不由自主的往下滴,滴到自己的身上,滴到碗里,我赶紧拭干了眼泪,生怕它滴到了父亲身上。
“好了。”鞋被他刷的十分干净,可以说能闪着眼睛,此时,他虽然蹲着,但不知比站着的我不知要高大多少倍。
“我走了。”
“路上小心点。”
天下了一丝丝细雨,少年走在上学的路上,格外的小心,生怕淤水沾湿他那双洁白的鞋。
【篇四:责人不如省己】
每个人对不同的事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或是尽力的维护自己不去认识自己的问题,他们会由于自己的私心而总是去抱怨他人的不是。
我听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两年来,一位太太总是抱怨对面的那家人很懒,玻璃常年都擦不干净,老是有一个污点打扰了自己看风景的兴致。时间仍然随着这位太太的抱怨而流逝。有一天,这位太太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她时又听到她的再一次抱怨,细心的朋友看了看便拿起抹布擦了擦她家的窗户……实则多年的抱怨竟是因为自己,她不得不羞愧的低下了头。
在生活中像这位太太一样的人其实还有很多,因为自己太过的相信自己,总认为错误出自他人而导致笑话的事。人是一个奇妙的动物,而人生是没有高度的高峰你尽可以去攀爬它,但始终无法超越它。所以人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会是十全十美的,在生活当中你只能更多的反省自己。
即使这样你也不能达到圣贤而无过矣,人都有过。一件坏事所牵涉之人不可能无过,即使你有过小得微不足道,而他人为大过,此时你需要的是责己、省己;但如果这件事你的过极大时你更需要省己。责人是断不该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责人、怨人。
当你犯小过时,他人犯大过,如果你不懂得责己,你只会怨人,此时他人反省万分;拍当你犯大过时,他人犯小过。你期望无人责怪你,果真别人都在反省自己,你风平浪静……保持这种心态的你无论打拼多久你都会止步不前,因为你忘记了最重要的。
“吾日三省悟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圣贤每日多次反省自己,虽不能说可以达到十全十美,却也能成为中国的先哲,受到万世的敬仰,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正是由于他们不能保持自己省己而不责人的心理,所以达到成功的人总是很少。虽然那位太太一味的责人对她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她能早一点的责己一下,她就不会在客人面前丢面子,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能因为没有窗口玻璃上的污斑而在看窗外风景时心情或许会更好一点,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小事或许没有大的影响,但在大事方面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
所以生活中你更多需要的是省己,更少的是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