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天青的作文

【篇一:介绍龙泉青瓷的作文】

【篇一:青瓷感文化】

冯彦祯

补就青瓷转玉盘,夜夜深秋重新寒。

这便是龙泉青瓷。龙泉萦绕着瓯江,周围全是山峰,郁郁葱葱。龙泉人将青山,绿水,蓝天和草地般苍翠的青色,一遍又一遍融入釉层。然后厚釉烧成瓷器,其釉质恬静淡雅,凝聚着大自然无限活力、生命。以多次施釉的工艺,令釉层滋润柔合,犹如美玉。

青瓷技术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青瓷的技术能有如此高的评价和声誉,出于中国古代人的审美态度。古代中国向来以玉比德。孔子曾说过,夫玉者,君子可比德也,温润可泽,仁也。而道家的艺术思想似比儒家更有积极意义。庄子也曾说过,“天地有大美”,崇尚自然,反对雕刻,认为“圣人着原万物之美,而达天地之理”。

于是,青瓷的那种得天独厚的精神内韵,浑然天成,便成了神韵,中国人做追求的自然之味。

青瓷,光而亮,很少有刻意琢磨,而那平整,细腻,不由地想要用手轻轻触摸这浑然天成的灵物。就连那青瓷上特有的纹理,也是自然形成,使用多了,那生成的纹理便会越来越多,甚至加粗。而那纹理并无一定规则,你可以在不同的青瓷上观察出不同的纹理,似风,似云,似花,有的似动物。

青瓷,开始于南北朝,初步形成于隋唐,而盛于宋,却在蒙古铁骑的践踏中,有些摧残。到了明朝,龙泉青瓷又走向了另一个高潮。但在明末,却慢慢的被景德镇的青花瓷力压一头,快速凋零。那鼎盛的龙泉一去不复返了。

久经战乱,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特批重修中华文化,瓷器中龙泉青瓷是最早的。时至今日,龙泉青瓷再次复苏。

这与中华文化如出一撤,一代又一代,却变得越来越淡。古时,虽然有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等,但与现代人们的行为相比,他们有道理,我们却忘淡了很多传统文化。

人,思想,文化,文明紧紧相扣。许多人思考出一种思想;而一种文化则是由多种思想来构成;一个文明便是由多种独特的文化来形成。

文明的强盛是由文化的丰富来确定的,文化的丰富是由思想的广阔来构成。

人,影响着文明。中华文明是由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来思考而成的,经历了五千年风风雨雨。

愿中华文明昌盛,乃至与新科技结合,成就新的巅峰。

【篇二:天青一求】

胡溥文

日头已有些偏西,凭窗远眺,我望见了远方的群山。夕阳微醺,远山近黛,深深浅浅,大块大块不同的青连成一片,成为大自然的泼墨画。

我只是望着,心底却忆起龙泉那一抹天青。

龙泉一向以青瓷著名,我今日才见到了它的真面目。那是一件件天青的瓷器,或杯或碗或碟,都可用一个字形容:“温”,温和、温软、温凉。那色如水,却又荡漾无波,也不似晴朗的天空,永远带着明媚的蓝。那是青,忧郁的青,雨过天青的青。

这青的起源,同样有一个忧伤的传说。东汉末年,龙泉处有一叶家,擅烧瓷。一日,皇帝点名要叶家烧瓷,必须是“雨过天青”之色,逾期则满门抄斩。偏偏,这“雨过天青”谁都见过,却从未有人烧过。叶家家主呕心沥血,烧了一窑又一窑,却没有一窑有如天青。叶家的女儿叶青姫聪敏灵秀,她见父亲日夜愁思,而约定之期越发迫近,于是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夜晚,她纵身扑向了窑中的火焰……相传,开窑那日,满天华彩,窑中有一九天玄女捧青瓷而出,而叶家家主伏地大哭,那一窑瓷,是天空被雨洗过一般的青。

叶青姬以身烧瓷,用满身骨血,求得天青。

我又抚上这天青的瓷,光滑,微凉。那一瞬,我的目光与无数工匠的目光重合,纵穿千年之遥,横贯千里之远。他们同样抚着它,从和土,到拉胚,从拉胚,到上釉,再到开窑的那一天。他们那样深情地抚摩着这一抹天青,仿佛在抚儿女的发。毕竟,这是他们的天青,这是他们用尽年华和血汗,求得的天青。“他们”不知凡几,多数默默无名,但天青一求,却让他们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可惜,自明末以来,青瓷逐渐无人问津,那一抹天青上,落了灰,积了尘。两百年,琴瑟未调;两百年,钟鼓未敲。直至清末,一位廖先生重拾青瓷,研究出了原本几近失传的技艺。开国后,周总理更是有恢复龙泉窑厂的指示。龙泉青瓷,才真正重见天日。

在今天我看来,天青一求,依然是极不可思议的。这几乎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质变。试想,从一块外表并无不同的泥土,直至塑成美丽的天青色瓷器,这是多么神奇啊!何况其中只有水、火、土在相互糅合!

我情不自禁看回手中的青瓷。这一抹天青,历经千年,依然温润如玉。

【篇三:瑕疵之美】

严韩奕

我行走在这琳琅满目的瓷器中,它们浑身釉色,姿态各异,圆润光滑,内壁轻薄,在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光鲜靓丽。

真心地感慨着青瓷的做工精细,拍下一张又一张照片,我的双眼面对眼前摆满的天工之作渐渐起了审美疲劳,每一件都做工精细,让人无法挑出漏洞,一成不变的色彩也不能像最初一般引起我的注意。它们宛如天宫中的神器,让我感到自己的黯淡与平凡。欣赏过后,我并将它们忘却,跫音忽停,一件特殊的瓷器映入眼帘。

不像其它光滑顺眼的瓷器,它浑身布满裂纹,一看便知它在窑洞之中度过的艰辛痛苦,这是它饱经创伤的证明。它的裂纹或大或小,毫无排列规律,却又不给人错杂紊乱之感,它是哥窑,这本是在不知情中产生的不完美,却因它的瑕疵而让人无法移目,显得与众不同。

会心一笑,我想起母亲的教诲,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不可能完美,有的时候把自己的瑕疵展露于众,或许才是最完美的自己。正如眼前的哥窑,它那满身的纹痕并不显得丑陋,倒是其无序的排列创造了它的独特性,让它在众多夺人眼球的瓷器中脱颖而出,在我的脑海中烙下无法磨灭的痕迹,同时也打开了我的心扉。

写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字样,我又在笔记本上写上“正因不美,所以完美”,一笔一画描摹着哥窑的纹路,我感到亲切感,它与我一般都是凡间的事物,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自己,以瑕疵吸引它人。它或是在诉说自己经历烈火焚烧的痛苦,或是在感慨上天的不公,它是有生命的,有思想的,这便是瑕疵赋予它的与众不同的完美。

作为一个平凡的中学生,淹没在荟荟众生之中,周围人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我只得被困在禁锢的囚笼中。如今,看着眼前有着瑕疵的哥窑,我有了浓烈的归属感,我要如这哥窑,用瑕疵创造美,成为最独特的自我。

这个世界,或许有很多世俗纠纷,可也正因为有这些,生活才有跌宕,人生才有起落,只有接受这些瑕疵,才能体会旅途的乐趣,才会发现世间另一角度的独特之美。

【篇二:墙壁上的战士】

雨霁天青,阳光欢喜地在积水处跳跃,生活多么美好!如此良辰,就应该放开一切来享受享受,可是,我的暑假作业还没有做完呢,真让人着急啊!有几道难题,半天做不出来,心里一烦,把笔一摔,罢了,还是欣赏风景吧!

窗户外面,一株绿色的嫩芽直冲我的鼻头,好像带着微笑在风中摇摆。伸头往楼下看,无数掌形的叶子在它的带领下向上冲来,似乎像一位边疆的战士带着士兵们驰骋沙场,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就是扎根一楼墙角的爬山虎吧!我高兴地告诉妈妈,妈妈对我说:“爬山虎长得可快啦,春天发芽夏天就能爬上二楼并延伸到整个墙面了。”它的茎十分纤细,而且砖砌的墙体坚硬冰冷,它却柔柔弱弱地攀了上来,将它的绿在阳光、风雨中演绎的如此淋漓、美妙!

第二天早上,我写完作业走近窗子一看,爬山虎这会儿已经爬到阳台上,有几根枝条好奇的探头进来仿佛在窥探我在做什么,长得真的太快了!正当我看得入神时,妈妈出来对我说:“明天就要开学了,新学期里更要抓紧学习,争取考个好成绩。”我听着妈妈的话,又看看爬山虎,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

在爬山虎的探视和陪伴下,我彻底改变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每天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学习,从没想过放弃,克服了很多困难,成绩也直线上升。

一天晚上,我写完作业后一伸懒腰便看到爬山虎已经伸开枝叶向三楼爬去,二楼已经被它占领,远远的看,就像一匹翠绿的布。

旧房子因为地基不稳而被迫拆迁。这株可怜的爬山虎倒下了,那长长的茎,宽大的叶,柔嫩的枝被迫停止了生长。可是,我忘不了爬山虎,便把它的根移栽在新房子底下。现在这爬山虎又生生不息地向上爬呀、爬呀,直到郁郁葱葱盖满整面墙。

这就是爬山虎,是它给予了我积极向上的启发,这墙壁上的战士用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启迪着我奋发学习,把我从惰于学习的精神状态中拖了出来,带领着我无畏地穿越人生的阵地,将胜利的旗帜高高举起。

【篇三:春日清晨】

春日的清晨,我常常早起,只为看这一天中最美的景色。

我来到室外,眼前一片朦胧,蒙蒙的雾像轻纱一样覆盖着周围的一切。远处的山和树都笼罩在雾气中若隐若现。渐渐地,雾散天青,太阳投下了金色的光辉,眼前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鲜亮。

望向远处,桃花绽开了粉红的花苞,杏花白里透粉香气四溢,梨树也开满了白色的花朵。花儿仿佛是在比美,争奇斗艳,好不热闹。一旁的大杨树,刚刚泛绿的树枝上,飞来两只喜鹊,叽叽喳喳地叫着,给这个早晨增添了不少喜气。小草也冒出了头,绿油油一片,真是“春风吹又生”呀!

不久,太阳渐渐升高,我依依不舍地往家走。回想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我不由地感慨春日的美好。此时,我忽然看见一根柳枝上竟然长出两片小叶子,柳枝在微风中婀娜起舞,这一发现让我激动极了!在这美丽的春日,一根细细的柳枝,不失时机的展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那我不也应该珍惜这春天的大好时光吗?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抓住每一寸光阴,勤奋学习,不断进步,做最好的自己!

【篇四:失败是成功之母议论文】

风雨过后,雨过天青,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若你能从挫折中站起来,重新出发,必定能获得成功。

孙中山先生革命十一次,最后终能克服屡次的挫折与失败,并且重新站起来、重新出发。这跨越失败,迈向成功的精神,值得我们反省与检讨,自已是否能在失败后站起来,迎向放晴的天空呢?古今中外有哪个成功者是一开始就尝到胜利的果实且一路顺遂呢?一帆风顺的人在世上是微乎其微,非常罕见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历经屡次挫折之后,凭着不放弃的精神,重新站稳脚步。王品集团的老板戴胜益就是如此。当他离开家族企业,自己出来创业,也是经过无数次失败,甚至负债上亿。他也是屡仆屡起,历经无数挫折之后才终于踏上成功坦途。

古今中外,有许多成功者的事例,都是从失败后站起来,人生就是要经过失败的淬炼,才能变得更强壮更美好,有一句名言:“静海造不出好水手”,若能从失败中重新出发,必能迈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热门推荐
1面对母爱我流泪了
2腾飞中国
3北京研学日记
4我们的班级
5我爱打羽毛球
6暑假结束了学生作文
7她在笑
8不能以暴力解决问题
9坎坷的绘画之路
10文具家族旅行记
11她不是我
12小豆芽成长记
13我的老妈
14抢红包
15今天真爽
16泉水的眼泪
17拔河比赛,真有趣
18一张照片
19独活之精神
20风筝与线
21我与诗情
22父爱
23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24学会低头
25书屋改变生活
26妹妹我爱你
27文具盒里的对话
28被束缚的亲情
29我来到了童话世界
30我在百耕园的发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