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插秧机的作文

【篇一:未来的乡村作文】

一天晚上,我睡得正香,忽然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小精灵,他亲切地对我说:“你好,我是什么都能知道的小精灵,你想知道什么呀?”“我想……我想知道未来!”我兴奋地回答。“哦,未来啊—人类有两种未来,一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未来,二是人类随便破坏自然的未来,你想知道哪个?”我说:“先看看第二个吧!”

这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大山旁的工厂烟囱正冒着浓浓的黑烟,把大半个天空都染黑了;公路上的各种大车、小车正在排放着有毒的尾气;污浊的河水里散发着刺鼻的恶臭;周围一棵棵长不大的小树也耷拉着扭曲的枝条;一幢幢楼房旁到处是脏兮兮的垃圾;人们一个个拖着病怏怏的身体都快没法活了。这时,我似乎听到了小精灵说:“看到了吧,如果你们再乱砍乱伐树木,不与自然和睦相处,这就是你们的未来!”“不要!不要!我不要这样的乡村,我要第一个。”

话音刚落,天空忽然晴空万里,空气是那么得清新,而且还散发着芳香;一群群美丽的小鸟,在绿树枝头上“叽叽喳喳”地边唱歌边舞蹈;乡村一幢幢造型新颖的新楼房,依山傍水,鳞次栉比;一条条宽阔的公路上飞奔着一辆辆新型轿车;高速公路旁边绿化带里的红花绿树正舒展着笑脸迎接来来往往的客人;村中央的小河旁,穿着漂亮的妇女们正在搓洗着衣服,小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欢快地嬉戏;年轻力壮的大人们正开着新型的插秧机在农田里插秧;鹤发童颜的老人们在崭新的'健身房里边锻炼身体边乐呵呵地聊天;天真活泼的小朋友们在美丽的校园里读书、做游戏……看到大家快快乐乐地生活着,我激动地喊了起来:“好!好!这就是我向往的未来乡村……”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我笑醒了,原来是一场梦,然而让我明白的是如果我们人类再不齐心协力,共同保护好环境,就真的会灭亡!我暗暗下决心,从现在起就要当个环保小卫士,并号召大家一起来保护大自然——我们的家园。

【篇二:我与家乡共成长】

今天一大早,爸爸就叫我起床说是要回奶奶家,半睡半醒的我从床上爬了起来,懒洋洋的伸伸胳膊,不满的说:“我是绝对不会回去的!”想到奶奶家,眼前就浮现出家乡那副破破烂烂的景象,让我没有丝毫的向往。可是,爸爸仍然坚持让我回去,无奈,在爸爸的“逼迫”下,我只有回去了。

坐上爸爸的摩托车,不到半小时,家乡就在眼前了。刚到村子门口,我不禁“哦”地惊叹了一声,眼前的家乡跟我记忆中的家乡简直是两个地方,以前凸凹不平的羊肠小道已经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路旁耸立着一排排高大的树木,哪里像以前,走在路上,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大路两旁,一台台插秧机“埋头”工作。地里已经不见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的农民,只有几只肥牛在耕地,我想:“现在家乡的人们也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了!”身旁,不时有一辆辆崭新的摩托车擦肩而过,人们脸上个个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走进村子,引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水泥房,高大宽敞。以前那些稀稀疏疏的土屋都不见了“踪影”。来到奶奶家门口,我迫不及待的飞奔进去,把一路上看到的景象告诉奶奶,奶奶高兴地说:“孩子,现在咱们农民不仅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也慢慢摆脱了贫穷,走进了致富的大门,这一切都是托党的福啊!”

听了奶奶的话,我点点头。爸爸说:“孩子,你在慢慢长大,咱们的家乡也在变化,你们要把你们学习的知识奉献给家乡,这样,你们越有知识,家乡也就越富裕呀!”

是呀,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我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家乡一起成长!

【篇三:家乡的足迹】

回溯家乡十几年的足迹,感受家乡的深邃,感受家乡的巨变。

我的家乡是厚禄,厚禄这个地方称不上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名胜古迹,没有奇山异景。十几年来,我们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十几年前,家乡的人民使用的劳动工具很陈旧,再加上缺少先进的生产技术,因此,家乡的发展很慢。十几年后的今天,在厚禄这片狭窄的土地上,勤劳的厚禄人民团结友善,积极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厚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厚禄这个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的发展给予了当代厚禄人民经验与教训,只有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发展厚禄乡,才能让厚禄的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如今,厚禄乡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人们住的是瓦房,如今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农民在耕作方面也有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比如,现在有机器耕地,有插秧机插田,有收割机收稻谷,有农药喷洒农作物,有化肥施加农作物,从而使农作物的产量有了很大提高。

以前,被说我们厚禄乡,连一条高速公路都没有,如今不同了,厚禄乡不仅有高速公路,而且还有高速铁路了,这给了厚禄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回溯家乡的足迹,虽然我们的家乡很贫穷,发展很落后,但创造了厚禄乡的文明,给我们留下历史的足迹。

家乡的历史足迹告诉我们,我们厚禄的当代青少年是厚禄乡发展的希望,要建设,要发展厚禄乡,我们必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自己,是自己成为未来家乡发展的栋梁。

【篇四:家乡的水稻田】

我的家乡是绥滨县北山乡战斗村,在秋天来到的时候,你会看到一片金黄,刚来的人还以为铺了一地金子呢,其实,这是水稻丰收的季节。

春天,农民伯伯,在忙碌的种水稻,先泡种,泡完了铺盘,洒土洒种子,弄完了静静等待着发芽,这以后的日子农民伯伯,时刻准备着插秧,到了插秧的时候,农民伯伯开着插秧机,插秧机过去,后面留下的是一片片绿绿的稻田。

夏天的水稻田,一片茂盛的绿色,就像一望无垠的大草原,青蛙在田里呱呱地唱着歌。

秋天,水稻成熟了,金子似的稻田,让农民伯伯笑的合不拢嘴,他们开着收割机,准备收水稻,农民伯伯先是割边上的,然后边上割完了再割中间的,等收割机收满的时候会发出声音给提接水稻的车,一车车稻子装满了院子。

冬天,稻田里一望无际、白茫茫的一片,大雪像白色的棉被似的盖在了水稻田的上面,也是为明年的稻田准备充足的水分呢!我们还可以去上面那打雪仗,堆雪人……可以玩的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家乡的水稻田,一年四季都好美呀,合起来像是一位小仙女一样,可以变身,还可以给人们带来开心、带来快乐、带来希望……我喜欢你家乡的水稻田!

【篇五:一位长者的历程】

我已经68岁了,是五个孩子他爸,2个孙子、5个孙女的爷爷。现在我虽两鬓霜花,但我活得很自在,很闲适。孩子们都孝顺我,不让我下田干活,让我没事就找邻居老吴下棋。我虽然书念得不多,但也知道这门生活也算天伦之乐了。

在我爷爷这辈,即使他们已经60多岁甚至70或80多岁,他们还是要干活,很简单,只有干活才不会被饿死。

在我儿时的记里,家乡的人们永远是饥饿着的。在国民政府统治期间,他们毫无保留地抢走我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头来还免不了饥饿,有的甚至饿死了。他们还抓壮丁去充军,抓走的壮丁没有一个回来过。后来共产党解放了中国,虽然换了一片天,但国家由于连年战事,需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我们的家园。

也就是在我20岁的时候,由于左倾错误,那几年闹饥荒得特别厉害。村干部为了邀功,将亩产讲成实际产量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每年农忙过后,我们要挑着公粮去粮站交粮。公粮,交足国家的,剩下的还是集体的。……

后来进行调整政策了,在摸索着前进,只有趟在河里才知道水深水浅。我们只想一个劲地脱贫致富。那时候我是一个爱幻想的青年,正是有了太多的幻想,才觉得活着有意思。

可没过几年又发生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我们这儿有一位教私塾的老师,他学识又好,为人正直,却让“文化大革命”给害了。记得那一天,有几个红卫兵闯进他们家,用绳子绑着他的手,还在他胸前挂了一个牌子,批斗他。我看得好心痛,好想握紧拳头狠狠地揍那几个红卫兵……

但在1978年,一切都变了。它让我的生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再也不仅仅为了填饱肚子而忙活了,我们有理想了。我们想要孩子们多念一些书走出这个穷乡村,我想盖新房子,再也不要过一下雨就犯愁的日子。

后来农村经济体制就改革了,家家户户分田到户,我们有了土地,自家的土地,大家生产积极性都提高了。原来在集体中干活还有偷懒的时候,这时候就没有了。我们在播种的时候就想着收割的情景,心情好不高兴。我们心底有个小小的希望,好日子离我们不远了。

自2003年以来,我们的日子就彻底翻新了。国家免除了我们的农业税还给农业补贴。以前我们巴不得离开土地外出打工,我们认为种田永远也不能致富。而现在党的政策好啊,让我们农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机器取代了手工,方便多了。以前我们插秧,从早上忙到晚,忙得筋疲力尽,而这种日子至少要持续十天半个月的。而现在是又有插秧机,又有收割机的。人们再也不觉得种田好辛苦了。我的儿子承包了十几亩田,每年插秧机来插或雇人插,收割时让收割机割……最后直输到粮站,把粮食兑换成现金,再用现金添置自家需要的东西。

我现在整天在家也没什么事了,陪着孙子孙女乐呵乐呵。作为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我插了一辈子田,也见证了家乡半个多世纪的变化。我是一位农民,土地是我的朋友,我自豪!

热门推荐
1一本有魔法的书
2减肥三部曲
3日出
4《夜怀有感·中元节》诗歌
5我们家的三个小孩
6我的朋友
7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8风筝与线
9人民币的一天
10善恶有报
11好久不见
12武汉鸭脖
13的作文
14永远的回忆
15多肉植物
16灿烂的阳光
17真正的“实心人”
18谁也不能施舍你未来读后感
19请给我一点阳光
20技术主义的迷思
21未来的世界
22做回自我
23做一个独立的孩子
24春日怀想
25遇见你,春暖花开
26我看“追星”
27《狼王梦》读后感
28传统节日
29参观秦兵马俑
30发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