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纸上谈兵的作文

【篇一:纸上谈兵终是空】

很久很久以前,原本机灵聪明的老鼠因日日夜夜深受猫的侵袭,每天提心吊胆,十分苦恼。这天晚上,阴森恐怖黑漆漆的老鼠洞里站满了密密麻麻的老鼠,他们在商量有什么好方法来对付猫的骚扰和袭击,以求平安。

会上,大伙们商量自己的办法,都认为自己的方法准能行。一只胖嘟嘟、肌肉发达的老鼠波力大摇大摆地走上了舞台,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装出一副聪明样,大声说:“嘿!你们都给本大爷听好了,咱们先把一块肉给猫吃,引开他的注意力,再去偷东西吃,怎么样,你们这招是学不来的,这叫调虎离山之计。”“不行,不行,万一猫不吃那块肉,反而来吃我们,那你负责呀?”一位年轻的鼠妈妈抱怨道。大伙一听,连忙大声叫骂,波力垂头丧气地走下了舞台。接着来了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妇,她慢悠悠地踩着小碎步,一扭一扭地上了台,双手捂着嘴巴:“哎呦!你们呀,真是不中用,这些方法哪行呀!”她顿了顿,眼睛一眨一眨的:“要我说,应该先把毒药水……”还没等到她说完,一个帅气强壮的年轻小伙子反对着说:“我们根本没有实验室而且没有材料可做!”少妇摆了摆手:“哎呦,你这年轻小伙子怎么这么急躁呢!”

大伙嘴里一直抱怨,会上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鼠王一直喊到:“安静,安静,大家不要吵了!”鼠王已经声嘶力竭,大伙们也似没看见他一样。这时,一只瘦小、无力的小老鼠吃力地爬上了舞台:“我们给猫挂个铃铛吧!”这声音细小不洪亮,却像神奇的魔法一样,原本如沸腾的水一般的会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继而又爆发出充满喜悦的喝彩声。“好呀,这个办法好!”“这样只要铃铛一响,我们就知道猫来了,大家就可以逃走了!”

这时,有一只始终一声不吭在一边的年老的老鼠慢慢地站起来,向门口走去,“那么,谁去挂铃铛呢?”大家一下子傻了眼。这句话就像一个魔障一样,让大伙儿的目光不自觉地闪躲起来。

“唉……”年老的老鼠佝偻的身影早已消失在门口,只留下一声悲哀的叹息在会场久久飘荡。

【篇二:读《中华成语故事》有感】

我非常喜欢读书,暑假里我又拿出新买的《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津津有味的了起来。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一扇知识的大窗。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有的惊心动魄,有的感人心肺,还有的回味无穷。

“纸上谈兵”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意义很大,我知道了做事不能夸夸其谈,还要有实战经验。我们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记得再清楚,不会用一样白费功夫。做事都要以多练为主,熟能生巧,吸取“纸上谈兵”的失败经验。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我们的教诲。有些故事我们从小就知道,但还是明知故犯,是家长提醒的不够吗?是老师教育的不够吗?其实都不是,这些错误的频频出现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不严格要求自己造成的。我们还会记得一些教训,本能的去改正,这对我们是有益无害的。

《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他像一条江河源源不断的流入我们真实的海洋中。

【篇三:读书的法则】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我却不这么认为,读书要结合实际来理解,才能知道其中的道理。

司马迁《史记》中的一个小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赵国名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此人从小学兵法,谈军事,连父亲也不放在眼里,但赵奢看出了赵括的弱点,果然不出所料,在秦赵一次战役之中,赵括坑害了四十万赵军,自己也落了个乱箭穿身的下场,这就是后人说的“纸上谈兵”的故事。这个古代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死读书,也不能读死书,而更应该把知识结合实际,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付诸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对书本上说的道理才会有真正的体会。比如登山,不管别人如何对你讲登上高峰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你还是不容易体会的,因为你得到的只是间接的经验,自己缺乏实际体验。读书也是一样的,纵使你有爱因斯坦的智商,牛顿的能力,你不去读,不去做,整懒懒地发展自己的自欺力,到时,你还是会变得愚笨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掌握知识从来离不开身体力行的求索。让我们接受赵括“纸上谈兵”的前车之鉴,在学习过程中科学使用大脑,成为一个掌握读书法则,生存法则,善于实践的人。

热门推荐
1我的校园
2一路遇见,一路失散
3英杰精神永不下岗
4我与书的故事
5义卖
6失败是成功之母议论文
7曾批评过我的人
8简简单单的爱
9团结的班级
10神秘快递
11网鱼
12我的房间
13关于义工的作文
14窗外
15未来的房子
16伤心的泪水
17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18悄悄提醒作文
19假如我再当一回小学生
20这也是一种爱
21停电了
22洗碗
23战胜胆怯
24幸福
25渴望
26生命生命
27寻根
28“钓鱼能手”爸爸
29一个神奇的蛋壳
30不徇私情的爸爸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