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预初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生活的利与弊】

当今社会,信息的生产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学习的速速,知识的种类和数量让人应接不暇,而拥有大块的时间去专注的完成一件事也越来越难,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碎片化。面对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时代要求我们学会碎片化地学习和生活。

预初的时候,很多同学不适应快节奏的学习状态,英语老师建议我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背课文,一次五分钟,背诵一小段,一天就能背下来好几篇。大家纷纷进行尝试,结果发现背书的效果果然好了很多,这件事说了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用处很大。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例子,小学的时候,作业后闲来无事画了几张游戏卡片,即可观赏又可以游戏,带到学校去后,同学们也都很喜欢,鼓励我多画一些。于是在之后一段时间内,我每天利用作业间隙的十几分钟,疯狂地涂画,一个月下来,竟然画了将近一百张。从那时起,我也喜欢上了画画。

能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固然好,可它也会带来许多不便。上学期,我计划好每节课间重默,可敬业的老师会偶尔拖堂,而当我在教室后面重默几分钟后,上课铃响了,“背书”潮也冲了回来。等到晚饭后,一些利用大块时间默写的同学,一气呵成,顺利过关。而我需要默写的知识点已经忘了大部分,本来想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可眼前完成的作业却是碎片化的。

还有一次,一道数学题的解题关键步骤就在眼前了,这时爸爸却告诉我该出门去兴趣班了,不然迟到了。中午回家后,我想利用吃饭前的几分钟把问题解出来,结果这时同学的来电又把我的思绪打乱了,没等我坐在书桌前又开始吃饭了,当我重新回到座位上时,那道题的思路一点进展也没有了……

后来我想明白了,作为学生,学习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有大块的时间,也有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任务有的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有的必须利用整段的时间。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习惯,充分利用大块的时间,巧妙利用碎片化时间,势必事半功倍。当今的社会把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切割成片段,我们索性以高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最多的事。

【篇二:把握每一分时间】

这个世界的迅猛发展,使人们不停在生活与工作之间、不同的城市之间,不同的频道之间来回切换,切换之间让我们的碎片化时间无处不在。等车等人的间隙,坐车的路上,排队的时候……当然,还有熟悉的课间十分钟。越来越多的碎片化时间使我们的生活像散落一地的水一样,无法完全收起整合。真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时间!

现在碎片化的时间无处不在,等车、等人的间隙,坐车的路上,排队的时候……当然,还有熟悉的课间十分钟。越来越多的碎片化时间使我们的生活像散落一地的水一样,无法完全收起整合,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时间。

最近,报纸上介绍过一款新产品——一些机器出现在机场、咖啡厅等地方。你可以从那里即时获取一些作品或文章,篇幅和类型任你选择。比如说,你在机器上选择阅读时间为20-30分钟,机器就会打印一张短片小说,或两、三篇短文、诗选。这在容易产生碎片化时间的地方,可以让人们很好地去利用时间,而不是浪费在刷微信,玩游戏等毫无意义的事上。

这让我想起了一年前的一件事。那时,我刚上预初年级,每天上学、放学都有半个多小时在班车上度过。我和不同班级的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套路、狼人杀、谁是卧底等游戏,嘻嘻哈哈,不亦乐乎。虽冲走了烦恼,但常常把白天的学习忘得一干二净。一天,我正在和几个同学玩得尽兴,忽然听到后排隐约传来朗读英语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原来一位同学正带着耳机,自言自语地说起英语来。我大声问他:“你在听什么?”“我在听英语故事”他说话不紧不慢,透露出他的学识。一问,才知道他是同年级双语班的学生,比我们要多学一门外语,学习时间就更紧张了,趁着坐班车的时间练练英语。我被震撼到了,心想他真是一位好学生,一大早就懂得利用时间学习英语,英语能力的提高肯定比我们聊天、玩闹的人快。

于是,从那时起,我也渐渐地利用路上的时间听听英语,并且和那个教会我利用时间的同学成了朋友。

现在的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这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唯有我们自己。把握好每一分时间,不只是利用常规化时间,也要利用好碎片时间。利用好碎片化时间,你会发现更好的自己!

【篇三:瞧我们一家子】

我家是一个忙碌而幸福的家,家中有三个成员:爸爸、妈妈和我。

我的爸爸是一名开公司的老板。有人说“老板”这个职业可轻松了,每天只要管管员工,其他时间就看看电脑,玩玩手机。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不容易,没有什么轻松与不轻松之分。

我的爸爸每天要算账,每天要接无穷无尽的电话:送我上学、接我放学的时候有人打给他,工作时有人打给他,吃饭时有人打给他,就连他临睡前,刚有睡意又被电话铃声吵醒。

爸爸每天还得起得比我早。我六点起,他五点半就醒了,就是为了叫我起床,不让我迟到——因为我家离学校比较远。我每天十点睡,可他却深夜才睡觉。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他最近特别忙,我觉得作为孩子就不要去惹他生气了。所以,每次他一喊我,我就立刻爬起来,迅速洗漱。

我的妈妈是一名家庭主妇。她每天为我烧饭,监督我做作业,帮我签名。她还要扫地,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她一个人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妈妈有时还要帮爸爸算算帐目。每天她也得早起,因为她得帮我做早饭,她说:“早饭如果吃不好的话,会影响你的身高的。”她有时候还教我写字和阅读技巧。反正她也很忙,每天无穷无尽的家务正等着她。我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要连累妈妈了。

我是一名预初的学生。每天我也很忙,白天有排得满满的课程,晚上回家还有一大堆作业,周末还要上补习班和兴趣班。因为马上就要考级了,我每天做完作业还得刻苦练习弹琴和唱歌。

爸爸忙,忙在职场;妈妈忙,忙在家务;我也忙,忙在学习。我们两代三口人每天都很忙碌,但是当我干完手中的活,弹上一首曲子或唱上一首歌时,不管爸爸妈妈是否干完了活,他们总是会当我最忠实的听众,这时,我们是幸福的,是快乐的。

【篇四:我的碎片阅读记】

时光匆匆,我已成一名预初的学生。现在上学时间比小学早,放学比小学晚,我这个小书迷,看书的时间就少得可怜了,时间都被碎片化了。不过,我一直相信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人们总说碎片化的泛滥导致真正阅读的困难,可我并不这样认为。只要你愿意捧起一本书,那些碎片化的时间就会被串连成一长串属于你的自由支配时间。

就说我今天吧。早晨,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拿起床头柜上的《三国演义》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正看得津津有味时,听到了妈妈的脚步声,我抱着书就往被窝里钻,装做在呼呼大睡地样子。妈妈每天都准点来叫我起床,要看见我已起来在看闲书,肯定又要唠叨“怎么不多睡一会”。其实我就喜欢在妈妈叫我起床前偷偷地先看会书,哪怕只有十多分钟。

下楼去上学,我总爱手里拿着一本书。在我等电梯时,又迫不及待地翻开我心爱的书,贪婪地看了起来。电梯来了,我和老爸一起走进电梯,电梯门自动关上了,我的书却没合上……好一会儿,电梯门也没开“怎么回事,电梯坏了吗?”老爸朝我说道。我一看身后的按纽,居然“1”都没按。老爸顿时明白了,“好你个小书虫,入迷成这样”。哈哈,我又多看了两分钟。

每次在路上,我怕上学迟到,总会催促老爸车开快点,可见到红绿灯,又希望是红灯,我就可以再翻开看上几行……

晚饭后的阅读时间,是我最开心的,以前功课不多,我总可以看上一个小时,现在时间压缩成一半了,妈妈总会催着我赶紧写作业,每天都要上演河东狮吼,我才肯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好像跟妈妈在争抢时间似的。

碎片时间有很多很多,我就爱这些碎片时间来阅读,不浪费时间,而且还能学到好多知识。

【篇五: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现代人的生活总是忙忙碌碌的,从成人世界单纯的单位到家庭或是我们学生从学校到家庭两点一线,转变成一个个细小的片段结合成的忙碌的一天。对于我一个刚升入初中的预初学生来说,更是不能忽视这种碎片化生活的。

先来看我碎片化的学习生活。每个周一早上开始,我要按时在六点钟之前起床,骑着自行车与妈妈一路赶往学校。到学校吃完早饭后,首先是早读,接着早操,紧接着又是一个又一个新的学习行程,就这样一直到了放学,回家后,开始我的碎片化的作业生活。

先拿今天的所有作业,打开手机翻出小黑板APP,查看今天的作业。没坐一会儿,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放下手头的学习任务赶紧洗手吃饭,又开始做起了作业。看着似乎无穷无尽的学习任务,好像三天三夜都做不完似的,心累了,就拿起手机在酷狗上点了几首曲子,我最喜欢边听着歌边做作业。又过了一会儿,外婆端着热气腾腾的牛奶来到了我的身旁。我毫不犹豫地一饮而下,估计等会儿又得花时间上厕所了。

作业还没有做完,又到看新闻时间啦。每天半个小时新闻是必不可少的,看完新闻不能错过的练琴时间,再晚点时间练琴估计邻居们要不乐意了。

就这样,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于是,我只好利用碎片化的休息时间来缓解我的劳累啊!在洗澡的时候,我听听音乐;在上厕所的时候,我看看小说……

等到作业做完,终于可以睡觉休息啦。睡觉前,先刷一下微信朋友圈,看看有没有小伙伴发来的新闻,安慰一下那些还在补作业同学,如果此时有个红包待拿,又得兴奋几分钟。一天的碎片化生活就这么结束了。

有人说碎片化的生活不好,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做做这些,做做那些,可浪费时间啦,然而,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等待我们的结果就是半途而废。我们不做碎片化的生活,还能怎样安排时间呢?还是好好的利用碎片,努力打造一个完整的自己吧!

【篇六:我碎片化的阅读生活】

现在是信息时代,上网、电子阅读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中了,与我们密不可分。它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能快速的获得更多的知识,变得更加聪明,让我们随时随地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

同样电子阅读在我的平常生活中也已经占了一席之地。我们越来越倾向于用手机或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这对于常规的书本阅读方式来说,它的容量大,携带方便,可以随时进行碎片化得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可以利用零散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现在进入预初,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很少有整块的时间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我会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比如在等车、坐地铁、等人的时候就可以掏出手机进行阅读。虽然每天的阅读量及成效是有限的,但是坚持每天每个时段只要你在阅读、在思考,总是能汲取知识,有进步,日积月累就有质的变化了。

例如:我在小学3年级开始就有了碎片阅读的习惯。利用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时候,利用15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日积月累下来,我已经阅读完了安房直子、曹文轩、秦文君的20多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时间就像海绵,挤一挤总归会有的。碎片化的阅读是贵在坚持,是持续的积累,虽然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出什么成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效就会慢慢显现。碎片化阅读的同时我还养成了随手摘抄,做笔记,定期整理,把平时在碎片中的知识进行书面化的总结,把零散的知识和平时的积累体系化方便我的下一步学习。

碎片化的阅读让我尝到了甜头,我会保持这样的一种阅读方式,同时也需要我们能有控制力,适当上网、健康阅读、要有节制、不能沉迷,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篇七:说萌】

如果提到萌,我首先想到的是三个词:“萌翻天”,“萌萌哒”,和“卡哇伊”。另外我会想到我的妹妹。

我的妹妹还很小,还不会说话,却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欢乐。我现在才上预初,但仍觉得学习明显比小学繁重多了。在周五,我信誓旦旦地对爸妈说,要在今天把周末作业写完。说完,我就兴高采烈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奋笔疾书。到了吃水果的时间了,可我仍沉浸在题目中久久不能自拔。这时,我的小妹妹萌萌地冲我莞尔一笑,拿了吃了一口的一小块梨,屁颠屁颠地给我送来,好像故意逗我似的,她刚把梨放到我手里就抢走了,跑出了我的房间以后还探头探脑地瞧了瞧我。我假装生气了,不理她。她就又从小盘子里拿了一块梨来笑眯眯地讨好我。我不得不说,我的妹妹太萌了。“萌”具有娇嫩、幼小之义,形容我那憨态可掬的妹妹真是再好不过了。

可现在,“萌”这个词炒的火爆。“萌”这个词早已变成可爱,扮嫩与新潮的代名词。我不记得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一个比我妈妈大的算不上年轻的阿姨在网上炒得很火,她用了整容、染发、烫发等近乎病态的方式把自己变成了青春逼人的妙龄女孩。希望自己变美变萌变年轻变漂亮,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刻意地去表现出一种可爱的动作或者说一些诸如“人家不喜欢这样凶巴巴的东西啦”,“唉!那个好卡哇伊哪!真可爱啊!”“这只猫好卡哇伊哪!真是q啊!”“哇,好萌好耀眼!”的话来达到“卖萌”的行为。为的是使别人看到她们“美”的一面,却都不知道这已经成了一种病态。明明早已是“太平公主”,却靠着“萌话”支撑着自己;明明早已是“豆腐西施”,却靠着“萌行为”来装嫩;明明早已是大龄剩女,却靠着“萌”以妙龄少女自居——实是可悲可叹!

如果说“萌”是一种美,那么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美---比如小宝宝是天真的美,小女孩是可爱的美,少女是青春的美,已经可以当妈妈的阿姨可以是优雅的美,中年妇女可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甚至老年妇女可以是属于那种有气质,雍容华贵的美。

其实,萌属于美,但不同年龄各有其美,不是说“最美不过夕阳红”吗?更何况在这个文明美、内在美、精神美的时代。

总而言之,卖萌,扮萌是不会也不能达成“萌”之美的效果的。

热门推荐
1一个“脏脏包”的自述
2妈妈的手作文
3生命因你而美丽
4读《我不》有感
5美丽的汾河公园
6珍贵的书
7父女情
8猫咪记
9难忘的决定
10一段梦的旅程
11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12难忘那张坚强的脸
13与阳光一起走过的日子
14一次难忘的球赛
15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6烛光
17荆刺里的花
18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9忘不了的那一件事
20我心中的那片海
21为师爱喝彩
22唐俊杰真有趣
23读书的议论文
24中国精神
25我与书的故事
26参观荣昌安陶博物馆
27年轻的我们走在幸福之路上
28我眼中的世界
29下雪了
30微笑开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