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快乐的秋游】
因为天气不作美,这次秋游的时间整整推迟了两周,这两周真象是两个世纪!还好,11月27日,天终于放晴了,我背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行囊,跟随大队人员开始了久违的“秋游进行曲”。
第一站:鞋厂
走进工厂,只见一块块皮革布料有序的摆放在一角,空气中散发出一股股浓浓的味道,有些让人反胃。瞧!工人叔叔们已经开始做鞋了。第一步,选料,量尺寸,套模具。这道工序很有意思,分成两组在PK,一组是机器组,只见工人们把套好皮料的模具往机器上一搁,“啪”,鞋子固定好了;那边人工组也不分上下,工人们麻利的将模具放在楦子上,用锤子一锤,瞬间鞋样成形了。第二步,制作皮鞋的带子。第三步,拆除模具并进行外观装饰。第四步,整理,垫鞋垫。在工人叔叔们神奇的“魔法”下,一双鞋子从开始选料到最后完工,不过半个小时,做的时间短,穿的时间长。现代科技可真发达!
第二站:玩具厂
比起刚到的鞋厂,在我们眼中,这个地方顿时妙趣横生。一排排玩具整齐划一,而且很鲜明的被分成了两类: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先看看合格品吧,这些玩具的做工简直无可挑剔,那小熊就像是真的一样,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让我们这些来访者目不转睛,赞不绝口。再看看那不合格的,看起来和合格品差不多,但放气部分明显长了些,而且边放气边发出刺耳的声音。这只小羊很可爱呀,怎么会不合格呢?我看了看旁边的标牌,原来是鼻子太扁了呀!这儿的规矩可真严!
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秋游,既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见识!
【篇二:写物作文】
古诗有曰:形似玉,白似壁,薄如蝉翼甜如蜜。难的世上一佳品,传与后世莫走移。
在家乡怀宁,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吃一种很特别的糕点。这种糕点,切片的、白白的、甜甜的。每逢佳节喜庆走亲访友贡糕是必不可少的一样礼品,大家互相馈赠,以示糕(高)为糕(高)去之吉祥寓意。后来年纪大了一点,才知道原来这糕是当年进贡给皇帝吃的糕点——顶雪贡糕。
怀宁贡糕是安徽省怀宁县传统名优产品,怀宁贡糕生产厂家众多,其中品质最为上乘的是怀宁县食品厂生产的顶雪贡糕,因其色如高山之巅白雪,故名“顶雪糕”。顶雪贡糕选料讲究,做工精细,主要原料采用本地出产的优质糯米,佐以精细白糖、麻油、橘饼、核桃仁、红绿丝,经过精炒、细磨、润潮、清蒸、切片等多道工序精制成。该产品外观洁白,质地柔软,香甜适度,酥松可口,营养丰富。当地群众将顶雪贡糕视为吉庆的象征,每逢佳节喜庆,互相馈赠,以示糕(高)为糕(高)去之吉祥寓意。顶雪贡糕是“安徽省旅游指定产品”。
顶雪贡糕的历史比较久远。相传此糕在大明永乐年间曾作为贡品上贡给皇帝朱棣品尝,因此得名为"贡糕"。至今已有500多年生产历史。另传清朝光绪年间,石牌一家糕坊为与同行竞争,从江苏丹阳请来名师尹维炳,在原配料的基础上加工精制。尹师傅做的糕,色如白雪,所以称“顶雪糕”。1904年,顶雪糕参加南京地方产品竞赛,名居前列,因而贡奉朝廷,又受到慈禧太后的赞赏。这样,顶雪糕的名称上又多个“贡”字。从此,凡是石牌所产的糕,都标上“进呈贡糕”的字样。顶雪贡糕以选料讲究,做工精细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