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婚俗的作文

【篇一:家乡婚俗】

在我们家乡最热闹的就是结婚了。

结婚之前,男方要给女方送聘礼,这聘礼中一定要有鹅和半头猪,“鹅”的意思是说女方像天鹅一样美丽;猪,两家人一人一半,意思是说,他们两个要和和美美,永不分离。当然女方也要给男方回礼。这礼中一定要有一个小桶和两床被。“小桶”的意思是永结同心。被子上一定要有两只鸳鸯它象征着男女两方百年好合。

在新娘出嫁前,一定要有其兄弟背上车。如果无兄弟,那新娘便要踩在桂花糕上,这是因为不能让新娘脚沾娘家泥土,带走娘家财气。等女儿走出十几米后就要向外泼一盆水,这就叫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祝愿女儿永远纯洁如一汪清水”。

在新婚之日,桌上一定要摆着花生,桂圆,枣子,莲子。来喝喜酒的人一般都会带这些东西,意思是祝新娘早生贵子,子孙兴旺。

男女新婚后第三天要回门看望父母。在吃饭时,如长辈给新姑爷夹菜,就一定要吃完,否则就是对长辈不敬。若新姑爷实在吃不下,就要按“吃不了,兜着走”的说法,将菜倒进新姑爷的衣袋中,这目的就是要看新姑爷失态的样子,以此逗乐。另外要将胭脂,口红等强抹在新姑爷的脸上,而且不许洗掉,这种玩笑不分长幼,新姑爷不许生气。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结婚习俗!

【篇二:我身边婚庆风俗】

中国是礼仪之邦,对礼仪和风俗都大有讲究,所以才会有许多民俗习惯,并且丰富多彩。尤其对人们一生中的大事更是十分认真。

婚姻是人一生中最大事情之一,所以人们办得十分隆重,为了庆祝这件喜庆的大事,所以一对新人和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共同庆贺,因此从古至今流传了很多的风俗习惯。

我的父母是做婚庆工作的,对婚姻的风俗了解不少,我从他们口中也了解了一些习俗,耳闻目睹是我对我国的传统婚俗很感兴趣,也曾跟随父母参加过几次婚礼,不同的地方婚礼风俗不同。

大红的喜字贴起来,大红的鞭炮放起来,以红色为主调,因为人们认为红色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好运,所以传统的婚礼综艺红色来烘托结婚的喜庆和热烈的气氛。结婚当天,所有东西上都贴满了喜字,红色的朝阳映着红色的地毯,十分喜气!

我们传统的婚礼莫过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这么简单,因为听奶奶说她们那时就找一位有学问的“明白人”来主持,程序特别简单,最好的就是迎娶的时候能坐上一辆马车。现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的婚俗受到了西方的文化化冲击,白色的婚纱逐步走进了新人们的婚礼中,在中国传统以红色为主调的婚礼中有了白色,但老人总不希望有白色出现。

听父亲说,在开业之初,有一位在大城市生活的一对新人穿了婚纱,结果新娘的奶奶看见后连连摆手,很是生气。父亲说那是第一次在农村出现了婚纱,后来穿婚纱的人逐年增加,一年比一年多,到现在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国与社会接轨,形成了中西文化的结合。这几年我跟随父母参加了不少场婚礼,发现全部的新娘都穿着婚纱,就连老人也都习惯了。

西方文化的渗入是现代的婚礼变得十分喜庆,但我们一些传统习俗还是保留的更多,当典礼结束后,新娘仍要换上大红的旗袍。

在婚礼中新人喝的交杯酒俗称合欢酒,新婚夫妻共饮交杯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为一,自此同结永好,而且也含有让新人同甘共苦的深意。

在婚礼中每每听到祝福声中,除了白头偕老之外,更多的就是早生贵子,有不少家庭会在新人床的四角放四个碗,用红纸封着,里面装有“枣、花生、桂圆、莲子”取谐音便为“枣生桂子”在床头贴着的一对金童玉女,也寓意着早生贵子。在窗户上也贴了红色的窗花,窗花是两条大鱼,也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我认为时代在变化,我们身边的人和事、风俗和习惯也在变化,现在婚庆更加体现了时尚、隆重、体面、喜庆、热闹,虽引进了西方的文化,但中国的传统不变,千变万变都是对新人的祝福不变,对人生这一重大事情的庆贺不变。中华文化民俗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共同去探求!

【篇三:家乡的婚俗】

腊月二十六是舅舅家二表哥结婚的日子,我亲眼目睹了镇雄人结婚的整个过程。

镇雄人把结婚的那天叫做正酒,正酒的头一天晚上,重要的客人就会陆续到来。这一天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挂红,二是记账。挂红就是把送给新郎家的东西挂起来,整个屋子被映得红红的。记账,就是把送礼人的礼金数和名字记在一本册子上。挂红这一仪式完毕后,主人在堂屋里摆上桌子,先请辈分大的人上座,新郎敬酒。这时候,喝酒的人必须说四言八句,不然就下不来台,若你不说而旁边的人说了,那么你就没有酒喝了。所谓的四言八句,就都是些吉利的话,比如:“左手开门生贵子,右手开门做高官。”“一个盘子花又花,里面装的是葵花,大家都来抓一把,明年生个胖娃娃。”

正酒当天,新郎家要邀请六个女的和若干个男的去新郎家接亲。新郎到达新娘家大门时,新娘的姐妹们会准备一条大凳子放在大门口,让新郎坐下,换上老岳母家为他准备的新衣服,进门后给新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一一磕头,然后人家就会说“发财发财”“事业顺利”之类的吉利话。在新娘家吃了早饭后才可以把新娘接走。只见接亲队伍在前,送亲队伍压后,一路的唢呐声和鞭炮声,好不热闹。

当接亲队伍返回到新郎家村口时,村口已经聚集了黑压压一大群人,他们个个眉开眼笑,喜气洋洋。村口到家门的这一段距离,新娘要由新郎背到自家门口,她的脚是不能落地。到了家门口,只见一位身着四开袋,头戴老者帽,叼个烟巴斗的老者站在院里。他的身后,有一张八仙桌,上面摆着一斗五谷料,嘴里含着猪尾巴的猪头,香烛供品等。老者手抓五谷,大嘴一张就喊:伏曦,马头三尺插红旗,炮响三声人尽知……喊完后将手中五谷向新人脸上砸去。老婆婆在旁连声称谢,老者连说:“谢毛,谢毛。”这就是最热闹的退车马仪式。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就被送入洞房,还会有一个小娃娃去给新人送茶,讨糖吃。主人家最后的工作是招待送亲的人吃饭,打发礼品。

在镇雄可以说除了过年外,最热闹的就数结婚了。因为不管哪一家的孩子结婚,基本上都是全村人参加。

热门推荐
1奇妙的汉语
2只是突然很想你
3难忘的寒假
4母爱如海
5这就是我
6优秀作文
7四季之美,陶醉你我
8快乐的运动会
9爱的细节
10精彩足球赛
11抢糖果游戏
12校园的西北角
13学会忘记
14这个故事让我明智
15过分的爱
16童年趣事
17生活给我的启示
18生活的味道
19家务的作文
20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21
22开满鲜花的路
23爷爷
24触动心灵的力量
25阳光下的温暖
26我这样上网课
27我读懂了你
28校园
29抢米饭风波
30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