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王宝钗的作文

【篇一:风采】

天边淡淡的夕阳沉浸在光影交织的金粉里,时光藤蔓依旧攀爬着光阴的故事,所谓风采,便是最耀眼的那一枝。

记得我小时,绸缎通袖顺搭在木雕椅上如瀑般倾泄,您临台梳妆画眉,艳冶红唇多了几分耀眼,两腮脂粉别具风味。那时村里有个大红戏台,您便是主角,当厚重的红帷往两厢隐去,您便开始进入戏的角色。披垂金黄流苏,脚踩青色缎鞋,身子袅娜如水,朱唇轻启,浅吟低唱,余音绕梁。我好奇地奔到戏台前方,托着腮,目睹了您婀娜多姿的风采。

您最喜欢演唱王宝钗,一个多么让人怜惜的女子,十年寒窑终于拨云见日,改换素衣回中原。星河欲转千帆舞,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大红戏台仿佛就是天上宫阙,一悲一喜一抖袖,一跪一拜一叩首,有板有眼的唱念作打演绎着另一个世界的悲欢离合。如云的水袖与您的娇艳容颜交相掩映,我看得如痴如醉,镌刻在记忆里。

时隔多年后,秋风秋叶时,我携当年戏台上的主角阿婆重返老家。从前旖旎着云袖的大红戏台,如今杂草丛生吞噬了戏台,不远处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轻轻推开昔日存放道具的屋子,看着眼前仅有几张木椅,我有些愕然。抽身掩退,我不敢再回头,我怕惊扰了戏台,更怕惊碎了阿婆的梦。阿婆看着这杂草丛生的旧地,大约是触目伤怀,也静静的呆了半晌。曾经,我可用记忆的碎片将戏台上的风采一一还原,而今,我再也无法听到那魂牵梦萦的声腔。——那天上人间,已被高楼淹没!

故乡的戏,是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地方想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挥手别离。相隔多年,阿婆最爱的大红戏台,远远的望去,如一位曾经炙热而今已记忆模糊的老友。窗外弦月已然清瘦,记得儿时它又大又圆,散发着暖意,辉煌了戏台与我的梦。

天边淹沉在一片金粉里,目光游离在若张若翕的记忆中,我隐隐看到一位老人描着红妆,云袖旖旎在耀眼的天上宫阙,唱着王宝钗,一展风采……

【篇二:一路书香一路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生中最好的伴侣。

从小我就爱看书,对书中的故事如痴如醉。在我六岁时,每天晚上我妈妈就会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事,那时我觉得妈妈的话语就像一本悠远醇厚的书,引人入胜,也让我对书有了一种向往。

十岁时,我读四年级,接触了第一本童话故事书——《格林童话》,里面的故事生动有趣又不乏哲理,从此,我从向往读书到痴迷读书。每次读书,里面的故事都会让我如痴如醉,便久久不愿放下。当我知道灰姑娘不能去参加舞会而要被留在家里打扫,不禁潸然泪下;当她在别人的帮助下如愿参加了舞会时,我便会破涕为笑。当我又得知小人鱼为爱而不惜牺牲生命时,我更会对她钦佩不已。书,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轻易地拨动了我的心弦,演奏着一首首纯真之歌。

稍大些,读书便有了选择,除了童话故事,更偏爱那些文笔清新且内容细腻的书,《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以我当时的水平,读起来当然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正是这种似懂非懂的朦胧感,使我读起来倒也别有一番风味,也让我对它更加爱不释手。每天晚上睡觉时就希望天能够早点亮,这样我就能继续读书了。

妈妈看到我手不释卷的模样,都嗔笑我是“走火入魔”了。谁说不是呢?林黛玉娇喘滴滴,弱柳扶风的样子真让人怜爱,那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任何人模仿都只能是东施效颦;探春的博学多才,落落大方,似男儿般的气概令人好生佩服;王宝钗的美丽大度,也让人赞叹不已;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智慧与滑稽,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只可惜那些欢声笑语之后藏着的却是悲凉,书中描述的种种繁华在最后都化为乌有,不由得增添了几分伤感,令人唏嘘不已!我时而被书中人物感动,时而替他们感到惋惜,时而分享着他们的快乐;而这些书也似我的闺中密友,时时分享着我的心情,陪我唱着成长之歌。

读书,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细细品味,更觉乐趣无穷。读一本好书,就像唱着一支动人心弦,青春激昂的歌,给人以力量。一路书香一路歌,在书的陪伴下,我慢慢成长。

热门推荐
1体育老师
2多彩人生
3寻找生活中的7
4师之目光
5我的教师梦
6成长的蜕变
7阅读最长情的陪伴
8梅花
9做饼干
10我是一颗石头
11我的家乡
12中国梦·我的梦
13发光的瞬间
14写发糕的作文
15那一刻我感到了温暖
16那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17童年趣事
18家乡的小河
19我有一个梦想
20中秋赏月
21展望新学期作文
22人在旅途
23秋之歌
24萤火虫身上的一点微光
25爱打扮的妈妈
26最吸引我的香涛公园
27我的妈妈是侦探
28享受过程,也是一种成功
29微风吹进我家
30我的季节我做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