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发奋的作文

【篇一:我的心事】

“为什么不让我进篮球队?为什么!”我对着妈妈喊道。

“因为你学习本来就不好,学篮球更会影响了学习。”妈妈有些生气地说。

“不行,我就要进篮球队,你不能拦着我!”我不顾一切地说道。这时爸爸也走过来说:“让他去吧!”“不行。”妈妈拒绝道。“他这样子学习会越来越差的。”

爸爸叹了口气走了,我也跑到房间里哭了起来,这时姐姐走进来说:“妈妈也是为了你好,你要是成绩好的话,说不定妈妈就让你进篮球队了。”

我沉思了一会儿,便跑到学校那。看着那训练的人员,我跟老师说:“我妈妈不让我学篮球。”“那你下次争取进来吧。”

回到家我就开始发奋学习。听着外面同学玩耍的笑声,心中不免有点想去,但又被想进篮球队的愿望压了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试拿了第一,回到家时,终于如愿以尝地进了篮球队。

高兴与伤心总会让人懂得许多。

【篇二:我说苏轼】

中华历史上下5000年源远流长,诞生了众多王朝:始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于晋,雄于隋,盛于唐,富于宋,蛮于元,刚于明,奴于清。而以文人立国的宋朝莫过于是文人墨客聚集最多的王朝,而其中就有一位千古少见的全才,他的《寒食帖》是天下三大行书之一;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诗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词乃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一;此外他还是一位画家。他是谁?他就是――苏轼。

苏轼的一生大致是这样的:苏轼的父亲苏洵因为醒悟较晚,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所以苏轼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很大,小时候就被称为天才而且自己也很勤奋,二十岁当官为政,二十六岁当时人说他是百年第一奇才,还有他父亲去世就回家守孝,回京城后因为政治主张与丞相王安石不和被排挤出京城,接下来一直被贬。

我认为苏轼的一生非常有戏剧性――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在我眼中苏轼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他在中秋佳节思念自己的弟弟苏辙,写下了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在一次夜晚思念自己已亡的妻子王弗,写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他体恤百姓,重情重义,每任一处的太守,当地的百姓都是安居乐业的。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他是一个立场坚定,有着坚贞气节的人,多次被贬,在逆境中依然不受挫。《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之笔气势如虹,指点江山风云人物;《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苏轼抗击西夏和辽的决心;《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一蓑烟雨任平生”,足以见得苏轼的豪迈。

在我眼中苏轼还是一位狂妄却又勤学的人,少年时,因为很有才华,被人们赞赏,所以写下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天下的汉字和书本那么多,根本是不可能读完的,和小小的苏轼,写出了这样的对联,足以见得他的狂妄,这时因为老者看了,看出了苏轼的傲气,便去拜访了苏轼,让苏轼出了丑。便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苏轼知道即使自己有才能也不能狂妄自大,于是他就发奋读书。

这就是苏轼――千古第一全才!

【篇三:读书是成才之基】

有人说,人才源于困境,也有人认为,人才出于顺境。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其自身是否勤奋刻苦地读书,能否在读书成才之路上,勇敢地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无论顺境逆境,如果一个人不努力读书,不用知识丰富自己,顺境中只会沾沾自喜,逆境中也只能垂头丧气、自叹不如。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发奋读书,无论处在何种境地,都会最终取得成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中国是一个崇尚读书的国度,自古以来,因读书而成才者不计其数。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文学家韩愈,自幼家境惨淡,但他喜好读书,发奋读书,终于在花甲之年成就了功名,从此在唐代文学、思想史上划上了重重的一笔。除此之外,“凿壁偷光”“悬梁刺股”不也正是发奋读书的真实写照吗?新中国的领导者、奠基者毛泽东青年时期刻苦读书,到了中年时代亦是如此,他在行军打仗时总是要带上一大箱书籍,平时忙里偷闲总要取书认真阅读,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总之,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无一不是刻苦读书而成才的。

有人还说,人才出于天赋,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聪明的人的确要比愚钝的人成才更容易,但有一句古话叫作“笨鸟先飞”。愚钝之人只要克服困难、意志坚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伤仲永》的故事想必是众所周知的:仲永五岁便能诵诗吟赋,天赋惊人,然而仲永之父却不注重其后天的读书教育,最终沦为平庸;伯乐是广识千里马的才人,为了使儿子能够辨识千里马,送了一本《相马经》给儿子,而他的儿子却不注重勤奋学习,最终弄出了“以蛙为马”的笑话,怡笑天下。即使一个人拥有超人的禀赋,不勤奋读书者,最终也会沦为平庸。

总而言之,勤奋读书是成功的基石,天赋的高贵离不开读书的努力,读书才是成才之基。

正在发奋学习的学子们,让我们一同踏上博大精深的书的境地,领略书的幽芳气息吧!

【篇四:功成名就靠发奋】

很多人羡慕事业上的成功者,认为成功者是靠较高的天资而获得成功的。其实不然,成功者能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是“发奋”。

发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勤奋。发奋而成才的人在古今中外屡见不鲜。

明朝的医学家李时珍,经过长期的搜集,不断的研究,发奋写出了一本造福后世的药书——《本草纲目》。

当代在逆境中不断发奋的人也有的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只有小学毕业文凭,但他发奋学习,别人学一个小时,他却学了两个小时,他就是这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发奋,最终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有人曾经把鲁迅称为天才,鲁迅却说:“其实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天才也是要靠自己去发奋的,时间观念紧,我就把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法国的布兰尔,由于贫穷,他对昆虫的研究不能有很好的环境,但他却在这种环境不断发奋,最终写成一卷的《昆虫记》。这些事实都证明了成功是需要发奋,发奋,再发奋培养出来的。

刚好相反,若你不去发奋,即使你具备良好的天资,那也不会取得成功的。在古时候,有一户非常富裕的人家,儿子的天资良好,但是他却不发奋,最终一事无成。

只有勤发奋,才会有辉煌灿烂的成就。天资不可能人人具备,但发奋却是人人可以争取,所以成功的获取,取决于自己发奋的程度,并不是靠天资。

在学习上,事业上固然要发奋,那在国家建设中以何尝不需要发奋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远不及先进的国家,这是我们不足之处,也就是“逆境”的问题,所以我们年轻一代要发奋起来。只有这样,也只能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国家。

【篇五:写给2021年自己的一封信】

亲爱的17岁的XX:

你好!

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动手写了这封信,此时此刻,我对2021年的你充满了好奇!

还记得刚刚开学的时候吗?那天,我连跑带跳,就像一只小鸟一样“飞”进了学校。看着教室里的新同学,我是多么得开心。然而,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记得那一次数学考了89分时,我的心情吗?记得爸爸是这样教诲我的:老师讲解的时候没有听,到做的时候就做错了吧。这句话不光爸爸经常说,妈妈也是,而且一直说到了2021年。

2021年的你该长高了,懂事了,不会再烦爸爸妈妈的“唠叨”了吧!。2021年的你,应该不再挑食了吧!2021年的你,17岁了,考上了重点高中,不会再辜负爸爸妈妈和老师的期望了吧。

其实,上重点大学学习,一直是我最大的愿望,为了达成理想,现在才上二年级的我,已经在发奋学习了,而你也要发奋学习哦,为着我们共同的理想而努力。

愿你学习进步,多多加油!

9岁的XX

热门推荐
1种花生
2花儿努力开
3村居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4我的自画像400字女生
5我领悟了
6人生
7假如动物会说话
8蚂蚁历险记
9别说不
10发现写字中的乐趣
11美丽的亮月湖
12谢谢你,老师
13生活中的发现
14书也是一种养料
15怀旧
16知识就是力量
17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18作文下册
19痛苦也美丽
20三只小老鼠
21傲视挫折笑迎失败
22孝顺的我
23关于风的作文
24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25关于廉洁修身教育的思考
26那无法忘怀的一幕
27春色
28秋天
29在感恩中邂逅成长
30让生命开始绽放精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