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阿房宫的作文

【篇一:我是一块砖】

我是一块砖,曾经也是阿房宫的一小部分。

当我被安置在墙上的时候,我本该高兴,但却不知不觉掉下泪来……

一声声惨叫接连响起;一个个生命轰然倒下;一滴滴鲜血落到地上;一条条鞭子抽在身上。监工们的手沾满鲜血,他们已然成了杀人犯!没有人去怪监工,只是匆匆地把农民尸体像垃圾一样丢进臭水沟中。

昔日何时,秦始皇踏平六国统一中原,那是何等威风!

昔日何时,秦始皇麻木不仁、大兴土木,那是何等残暴!

昔日何时,秦始皇下令修建阿房宫,无数个民工劳累而死,无数滴鲜血洒在我身上……

时间的长河啊,说不完的辛酸!历史的车轮啊,抹不尽的痛苦!我的一滴泪混着鲜血滴在城墙下。

项羽的一把大火,烧毁了正在修建的阿房宫,烧疼了无数人民的心,同时也粉碎了我的身体。我,成了一粒沙子,很小的沙子。

一路走来,我听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听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吟,听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语。一路悲伤,一路歌唱……直到一颗颗子弹无情地射入中国人的胸膛,一个个日本士兵残暴地进行“三光”。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国农民?

为什么他们总是得不到休息?

为什么他们总是得不到安宁?

现在,天下已然太平,我成了铺路的沙,成了脚下的泥。无数人踏在我身上,匆匆地走过。我多想让他们停一停,听听我走过的历史和辛酸。

愿天下永远如此太平!

【篇二:笔墨刷新着我的生活】

若以生活为纸,墨色也变得熠熠生辉。

——题记

雨点有节奏地在窗户上,雨声混着屋子里正在播放的古典音乐,一种安静而又有些茫然的情绪散布在每一个角落里。

屋子里摆着一排排桌子,地上滴着星星点点乌黑的墨渍。我身边只有寥寥几人,他们都拿着毛笔,认认真真地写着什么。我放下握了两个多小时的毛笔,双眼无神地盯着宣纸上的字,心里嘀咕着,这美妙的雨声,千万不要戛然而止啊。

直到眼前突然出现一个身影,我才回过神来,思绪也戛然而止。

书法老师站在我面前,拿起我面前的纸看了看,眉头紧锁,忽地将那宣纸揉作一团,丢进了垃圾桶。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转过头来对我说道:“你是学写字还是学画画?写成这个样子,你早点回家算了!”说完瞪了我一眼,便转身走开。鞋跟重重地踩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突如其来的责备,压断了我心中最后一道苦苦绷着的防线,眼泪顺着脸颊倾泻下来。我想要抬手去擦,可手指已酸痛得无力弯曲。

不知过了多久,冷风已将眼泪吹得没了踪影。沉闷的皮鞋声由远及近,书法老师的身影又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将一本青色的字帖放在我面前,用不容商量的口吻说:“再给你一次机会,重写一遍。”我抬头看了看,字帖上赫然写着《阿房宫赋》四个大字,用飘逸的行书。翻开,里面是《阿房宫赋》的全文。看着这篇几乎占了大半页的古文,我的脸色瞬间垮下来,像墨。

无奈之下拿起了笔,指节处又传来了隐隐的酸痛。窗外的雨声渐小。“也该换个心情了。”我心里默念着,笔在墨盘中轻蘸了两下,便在宣纸上飞舞起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短短一句用行书写了出来,字形正倚交错,开开合合,粗细有致。淡墨氤氲,眼前的字,似是在我脑中变成了一幅画,变成了秦王扫六合时激烈的战场,变成了宏伟壮丽的阿房宫。我顿感惊奇,继续写了下去。“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散开的墨,那纸上似又出现了那隔离天日的宫墙,绸带般萦回的走廊,钩心斗角的楼阁俨然排列,那富丽堂皇的阿房宫跃然纸上,美仑美奂。

信手几笔收了尾,回过头来,方才那脑海中的阿房宫早已不见,眼前的只是一张行云流水般的《阿房宫赋》。看着这张半人高的宣纸,看着这熠熠生辉的墨色,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忽得感觉,练字,并不只是将字写在纸上,它能带着你在文学与历史的长河中遨游,看那文字背后的故事。写着这样震撼人心的文字,不也是一种快乐吗?

笔墨,时时刻刻刷新着我对文化传统的认知,也刷新着我的生活。

【篇三:探秘古都之秦始皇兵马俑】

“咸阳宫阙郁,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地醉,不关秦地有山河。”--你们知道这首诗指现在的哪里吗?这首诗指的是我们的古都陕西。陕西地处中国腹地、黄河中游。这里山川壮美、四塞险固、物产丰饶、人文荟萃,兼有黄土高原苍莽豪迈、关中平原的广阔坦荡和秦巴山区的巍峨雄奇;陕西也是曾经长期的历史中心舞台。“秦中自古帝州,”先后有14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余年;陕西也曾经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地,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一直想一览这片古都的璀璨文明与悠久的历史。今年暑假,妈妈带着我来到了古都西安,参观了“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欣赏了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等,一睹了古城的历史文化,但是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请大家跟紧我的脚步,好好的欣赏一下这道世界奇观。

秦兵马俑“出世”的时候,就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分为三个坑,走进一号坑,所有人都张口结舌、目瞪口呆,我甚至大声惊呼:“我的天啊!这么大!”一列列昂首挺胸的兵马俑整齐地排成纵队,就像即将出征的、活生生的秦军。瞧!那些千里马,体型健壮、肌肉匀称地露在马的身上,马蹄坚硬。我的目光被如此壮观的场面吸引了,到处搜索着,突然发现兵马俑的俑坑上面有一层黑黑的焦土,通过讲解员我了解到:因为当时项羽推翻了秦二世,然后一把火烧了规模浩大的阿房宫,火烧完阿房宫,项羽又发现了秦始皇嬴政的“地下王宫”——兵马俑。于是又命人摧毁兵马俑。讲解员还向我们解说道这些完整的兵马俑都是考古专家花了许多年一块一块拼上去的。

现在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站在最前面的是中级军吏俑,他身高1。8米,身披战袍,高高地挺立在秦兵兵队的正前方,炯炯有神的目光直视前方,好像在等着敌人的“光临”,他的身后是已按耐不住的秦兵俑,秦兵俑的发簪微微向右。有的微微抬着头,注视前方,好像在等着将军的一声应下,就冲锋在前奋勇杀敌;有的紧握双拳,我甚至能感到这双手的力量足以把石头碾碎;有的头微微低下,好像在思索怎样战胜敌人。这些兵马俑千姿百态、千面千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接着我们来到二、三号坑,我们发现这两个坑的兵马俑比一号坑少多了,听讲解员说,因为我们的开发技术还不成熟,所以还一直没有挖掘。

当我走出兵马俑时,我还意犹未尽,我还在想:当时的工匠到底花了多少心血和时间来铸成这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他们如何用自己的双手把看似没用的泥土做成了巧夺天工的兵马俑?

兵马俑不但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也是艺术界的瑰宝。它的形象让世界文物为之汗颜,它的出现让中国这气势山河、昂首挺胸的金鸡添了一份独特的神秘色彩。

【篇四:《阿房宫赋》新编】

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由许许多多的楼台、亭阁、长廊构成。这些建筑形态各异,千姿百态。长廊状如腰带曲折环绕;楼阁上有如鸟嘴向高处啄食一般;亭阁各式各样如一个个彩色的灯笼……说阿房宫是一件大艺术品并不为过。它比人们想象中的天堂更神奇、美丽;他比人们想象中的皇宫更敦煌、古老;它比人们想象中的酒店更豪华、时尚。

如此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却因为战争而毁于一炬。

当时,楚王项羽只知道将函谷关占为己有,毁坏这里的一切,重新建造自己喜欢的建筑,但他永远也不知道真正的财富是什么!

从此,阿房宫只能成为一个传说,人们只能借助书籍,从书中的文字里体会阿房宫的富丽堂皇。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万物都在变。其中,变得最明显的是人们的心。

常言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民族文化,古代建筑等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色,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我们对于具有历史文化的东西,珍惜都来不及,为何要拆除它,毁了它呢?是因为金钱迷惑了双眼,还是你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名人故居被拆,在我眼中像是猴子捡芝麻丢西瓜。着重眼前的利益,丢弃真正值钱的东西。

名人故居被拆,简直是埋没了自己的本性,建立了一颗虚荣的心。正如“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商人视之,亦不甚惜。”

历史文化是属于我们大家的,并不属于你们任何中的一个,在拆除名人故居之前,请征求一下我们的意见,不要在一意孤行了,否则会被视为像楚王项羽一样的糊涂王了。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我们不仅要满足物质上的要求,更要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那么,这些享受来源于哪呢?我觉得来源于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细细品味古代文化,会给人带来别具一格的感觉。名人故居是凝聚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建筑,人们要是拆毁它,那人们岂不是在自我摧残吗!

名人故居是无价之宝。因为这是祖先遗留下来,用钱是买不起的。或许我根本就不能用它和金钱相比,因为这是一种文化,它是有意义的。

对于这么有意义的东西,要拆毁它实在是太不应该。特别是搞房地产的,不要打着造福后代的口号来坑蒙百姓了。说着是拆除旧建筑,盖新房给百姓住,但真正买得起房的没几个。所以“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说不定哪天“秦人不暇自哀,而后入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悲剧会再次上演。

这些名人故居一旦毁了就会永逝,所以珍惜它吧!让名人故居永存,留香于后世。

【篇五:美丽的联峰山公园】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游览了北戴河的联峰山公园。那里的绿树鲜花至今还在我的眼前隐隐浮现,那里的声声鸟鸣,淙淙的流水至今还在我耳边回荡……

联峰山公园虽没有“五岳”那样的挺拔;虽没有北海公园那样的秀丽;虽没有大兴安岭的连绵起伏,但却给人以一种闲适,宁静,淡泊的感觉。

刚入景区,一座高大的门楼便呈现在眼前,使你不由地想到《阿房宫》中阿房宫的那种气势。

再往里走,许多奇花异草便映入眼帘,石头弟弟也在路边跟你打招呼。整个园子都被薄雾笼罩着。这时游人穿梭其间,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和蝉的笑声。树上偶尔会有一两只松鼠来采摘松果。偶尔还会好奇地看看你。使人仿佛沉醉在《桃花源记》中的神秘闲适的仙境。

不知过了多久,猛然回头,咦?我怎么这么高啊?原来这是因为这里的山怕它太陡峭你会害怕,便让你从它的背后上去,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领略这里独特的风光以及它们的“热情好客”。

景区深处,古木茂盛的枝叶把太阳光挡住了,几棵“老者”还拦在半路上,排成“左右左右”的顺序,像犬牙一样交错着,给游人以惊险刺激而又自然的感觉。

登上了峰顶,北戴河的大好风光尽收眼底:远处马路上,蚂蚁似的汽车疾驰着;高大的楼房也不甘示弱,挺直了腰板儿,像守卫边疆的战士。这些不都是祖国迅速发展努力建设的体现吗?此时此刻,我真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那天,我们玩得真痛快!我想:如果下次再有机会,我一定还会来这里再睹联峰山公园的风采。

【篇六:简与繁之美】

有人说,日子如莲,无言即大美,过于繁杂则未免缭乱;有人说,生活如酒,醇厚即有味,过于简朴则未免无韵。其实,对于简单与复杂,我们需要灵活把握,该繁则繁,当简则简,不应一概而论。

简单,是马致远笔下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无需雕琢加工,自有一番韵味;复杂,是温庭筠笔下的“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言辞华美,富丽堂皇,宛若牡丹。我们无法评定孰优孰劣,简单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浑然天成;复杂者妙手得佳句,遗世而独立,巧夺天工。简单与复杂,实是高下相近,难分伯仲。

简单,是老北京的四合院,茅檐低小,却饱含四九城的百年沧桑;复杂,是咸阳城的阿房宫,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是秦时匠人的智慧结晶。我们无法说四合院比阿房宫更抗的住风吹雨打,无法说阿房宫比四合院更赏心悦目。二者本就是不同风格,你简单的质朴大方,我复杂的精妙绝伦,各有千秋。

牛顿曾说:“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简单让人轻松,复杂让人充实。我们在《小苹果》的音乐下跳着广场舞,却也喜爱《卷珠帘》的古风古韵。我们整日看低龄剧看的不亦乐乎,却也收看《琅琊榜》,《甄嬛传》这类烧脑之作。我们享受简单,我们品味复杂。

但是,简单不是笼而统之,马马虎虎;复杂也不是故作高深,故弄玄虚。切记月满则亏,过犹不及。

我们应在简单与复杂中寻找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如朗月当空,普照万里,世间的一切都被调和,都在清冷的月色下协调共生,浑然一体。这种平衡,既有白开水的简单实用,又有拉菲红酒的复杂充实。

简单与复杂,各有妙处,关键是寻找平衡,于平衡中收获简与繁之美。

热门推荐
1春天的声音
2背书
3碎片化的生活
4一次有趣的游戏
5牵动心灵的声音
6致灯的一封信
7被冤枉的滋味
8四年级我的心儿怦怦跳作文
9为外婆祈祷
10别让感恩沦为表演
11我和孙悟空过一天作文400字
12大运河导游词
13母爱
14幸福的时光
15变形记
16在没有父爱的日子里
17以吃苦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18五一劳动节作文
19爱是没有界限的
20妈妈我爱你
21酒鬼爷爷
22写给时光的感谢信
23上册优秀作文
24可爱的乌龟
25身边的感动
26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27田园风光
28快乐之旅
29森林历险记
30年的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