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枢纽的作文

【篇一:人在,桥在】

“位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草。”这首诗中的桥便是黄河浮桥。所谓降龙锁蛟,这桥沟通了黄河两岸人们的往来,无愧于“天下黄河第一桥。”

有桥的地方便有人。

人们在黄河边,依河而居,这纵横黄河的船桥为人们提供了交通便利。桥在,人也傍水而居,连起了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之桥。

这桥在清朝时期进行了改建,变成了一座横贯两头的铁桥。“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板;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铁桥用自己钢铁的脊骨,重新担起了通达黄河的重任。

人在,桥在。由浮桥变成铁桥,人们也由盛唐安乐转为清朝国耻的境地,肩负着越来越重的职责。

辛亥革命的炮声打响,这座铁桥改名成了“中山桥”。解放战火燃到这里,换了名,人也冲破了思想的牢笼。桥见证了封建王朝的没落,目睹了封建思想的褪色。

到了抗战时期,中山桥成为了苏联援助中国物资的必经之地。更成了中国抗战物资后援队的支柱。它不再只是为了沟通两地而设的交通枢纽,更是抗战后备力量的集中营。

桥在,人在,桥为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人对抗战胜利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桥默默凝视着,威风凛凛,绚丽壮观,俨然东方的守卫,以其凝眸,征服东方大地。

桥在国共内战时期受到了重创。据安老先生回忆,一开始,敌人的子弹打在大桥的铁皮上,留下了千千万万的坑洼,桥依然挺立。在炮弹的轰炸下,桥最终难逃坍塌的命运,但他的脊梁依然屹立,残破而不颓唐,就像这解放区的人民,是炮火击不倒的。红旗插在白塔山顶,扶眉之战,兰州解放,桥注视着这红色的胜利。

桥在,人在。中山桥虽然塌败却不颓唐,就像这儿的人,虽有失策却能力挽狂潮。

俗语有云“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虽然解放后,中山桥能起到的交通枢纽作用没那么显著,但依旧有许多人希望可以重修铁桥。

人在,桥在。石勇鹏带领他的团队早早开启了重修铁桥的计划,兰州大学的学生们,同心协力,筑桥,也筑梦。

筑了桥,人便在,那抗日英雄的品质仍在,解放战士报效民众的决心仍在。如这桥,在筑梦的青年学生中也筑起了桥的梦。铁骨铮铮,重修的他倒像是个久病初愈但无所畏惧的战士。

桥与人。这桥是历史的见证,镌刻了兰州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也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的历史文化。它屹立于黄河之上,傲然正如兰州英雄,牵动了人民的喜怒哀乐,也牵动了兰州的盛衰兴落。

【篇二:选择】

我认为,选择很重要。在考试中,一次选择可能就是分数等级的差别;在《悲惨世界》中,让·瓦啊让的一个小小的选择性零件改变,大大改变了他的财富;在面试中,一次选择会改变工作的前途

这种重要性甚至关乎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一件事就发生在我身边。

一次,我刚上完课,坐一个亲戚开的车回家,是个新手。回家的路上要经过高架,但他不认识路,在高架上开车时,还不停地看看手机导航。正在这时,悲剧上演了——手机没电了!这个亲戚没法子,只好硬着头皮以“蜗牛”般的速度在高架上行驶,身后的汽车把喇叭按个没完没了,最后只有问我怎么走。其实我也不怎么认路,平常路过时也不过是往窗外多望几眼罢了。最糟糕的是,眼前竟是一个枢纽!从这里眺望远处,可以看到家的方向,但这里上上下下有三层,真不知道怎么走了。望着眼前一辆辆上下高架的车辆,我们两人显得惊慌失措,停也不是,走也不是,只见亲戚手中的方向盘仿佛一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先随意选择一条路吧,下了高架再说,眼见这个枢纽快被抛在脑后了,只见亲戚眼睛突然一亮,兴奋地说:“那不就是朝家走的方向吗”我定睛一看,好像是,可再仔细一看,发现稍前面的另一条路也像往家的方向。我心里暗想:“这其实就是一次选择啊!”稍后,我觉得两条路都有可能就近到家。于是,我就用所谓的“点兵点将”法,选择了亲戚一开始认定的方向。就这样,我们走了那条路,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开始觉得不对——怎么离家越来越远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更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车子在往高处走,离开地面了,最后的结果令我懊悔不已:走错了!我们竟然开到另外一条高架上了。绕来绕去,绕了好久才到家。

这就是选择引起的后果。不同选择的结果会有巨大差别。在人生方面,选对方向,前途无限;选错方向,后果难以预料。每次选择,都要选得有理由,要有自己的见解。每一次选择都需要充分重视。

热门推荐
1午后时光
2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3我的心爱之物小猫
4一朵开在心间的花
5我们班的奇葩
6我的绿色生态梦想
7被自己感动
8快乐的一天
9我们的群
10书刷新了我的生活
11校园流行风
12失去
13写事的作文
14黑板上的回忆
15身处美好
16相信自己坚强不息
17我与阳光同行
18挖井漫画的启示
19我仰慕的乡贤
20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21我的航天梦
22梦中的绿洲
23香樟树
24说善
25差距
2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7爱护水资源
28难忘的星期天
29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30有个地方我们曾经走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