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词篇的作文

【篇一:词婉倾城】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你低吟着凄婉款款而来,身着华袍却散发着暗淡的光。有什么羁绊着你,纳兰容若?故人去,杯已空,酒已尽,你挥挥手,独自离去,唯留下历世对你的叹惋。

你向往纯洁美好的感情,却两度遭重创,青梅竹马的表妹雪梅入了皇宫,而竟连卢氏也因病离你而去,造化弄人。你的爱情是被老天藏在了他的袖子里。因为他不愿让充满离别、充满悲剧的人间存有一段完美的爱情。“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那份缱绻,那份深情,那份无奈,渗透你噬骨的孤寂。

我要用生命的美好与丰富来吟诵你的词篇,愿此能舒缓积于这文字间的百年惆怅,漫步轻履上孤楼,面对皎洁的月光,轻出“一往深情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中饱含的凄美与隽永的悠远。

风,轻吹我的思绪,把我带入空中,直至你一生衷爱的渌水亭。我不禁惊叹,此处,只有茅亭孤立,难以与那些大绅们的万邸豪宅相比。而于此处,你却找到了灵魂的憩园,为何偏爱如此简陋茅亭的你,却写出了让无数词人望尘莫及的华丽文篇,或许在华丽的外表下,心灵的空虚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吧!于是你在这渌水亭中,寄托、深藏你的人间惆怅。

多少次午夜梦回,我都仿佛就在你的身旁,看着你在凉月的陪伴下,坐在凉亭里举着一小杯酒轻声地吟着你那些不朽的词篇。多少次,我都为你而落泪,多少次,我都希望我有着命运的主宰能力,让你不再受到这些痛楚。这样的你让我无法不留恋,这样的你让我无法不怜惜,这样的你是我今生的最爱

你,或许仍记得山间水间的欢乐,但却少有的用你的灵气将它们书于卷上。因为快乐终究是少数,仍有无尽的忧与思在拨乱你的心绪,“人生能几,总是不如休惹,情调恨叶,刚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别离时节。”你对愁有着天生的敏感。而词变成了你对于愁的最佳寄托。情到浓时,化作诗笔,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三百多年不知有多少人轻声默念着你的名字,然却终究抵不过那八个字——如鱼饮水,冷暖自如。一种莫名的感触涌上心头,也许是相知多年的故友,总有一种道不明的透明的哀伤。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细细的将你印在心田,刻满你一生的笑与泪。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读罢你的愁,不禁地遐想,词婉倾城。

【篇二:把相见欢改写成散文】

幽幽孤月,瑟瑟深秋,茫茫白雾,黯淡西楼。梧桐叶沙沙作响,一切,都太荒寂。

清清冷冷的一弯月亮,嵌在黑色的天幕中,洒下的月光,看上去如此冰凉。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再美的景物,再热闹的环境,也会显得不复存在。

你,默默地走向西楼,暗默的背影与冰冷的月光相交织,显得如此无助,落寞。真冷。一阵透心凉的风吹来,树上沙沙作响的梧桐叶,连同风一起,被吹向远方。

一念爱,一念恨,一念成空!这亡国之痛啊!冷了月,凉了风,似冬日的冰雪,覆盖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覆盖了一代君王对曾有的故国的期望!“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风,晚来风……”这一切,都太匆匆。

你在沉思。那天,那月,那些年,困在遥望的目光里,很久,很久。在空静的庭院之中,也许,只有凄凉的梧桐树可以陪伴你吧?

你,此时此刻,也许在思你的国家,也许在念你的妻儿。但是,即使你有千丝万缕的离愁,不可计数的苦痛,也只能一人承受。你想剪,剪不断,你想理,理不清。你望着如钩的月,吟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滴泪流了下来,你也许抑制不住你自己的情感,任泪水清洗你的脸庞,这是相思泪;漂亮的眉头渐渐紧锁,你也许控制不住自己的愁苦,长长叹息,这是亡国愁。

这飘落的梧桐叶,任你怎样去接,都从手心滑过,而千古的词篇,却涌上心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篇三:我说苏轼】

中华历史上下5000年源远流长,诞生了众多王朝:始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于晋,雄于隋,盛于唐,富于宋,蛮于元,刚于明,奴于清。而以文人立国的宋朝莫过于是文人墨客聚集最多的王朝,而其中就有一位千古少见的全才,他的《寒食帖》是天下三大行书之一;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诗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词乃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一;此外他还是一位画家。他是谁?他就是――苏轼。

苏轼的一生大致是这样的:苏轼的父亲苏洵因为醒悟较晚,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所以苏轼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很大,小时候就被称为天才而且自己也很勤奋,二十岁当官为政,二十六岁当时人说他是百年第一奇才,还有他父亲去世就回家守孝,回京城后因为政治主张与丞相王安石不和被排挤出京城,接下来一直被贬。

我认为苏轼的一生非常有戏剧性――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在我眼中苏轼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他在中秋佳节思念自己的弟弟苏辙,写下了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在一次夜晚思念自己已亡的妻子王弗,写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他体恤百姓,重情重义,每任一处的太守,当地的百姓都是安居乐业的。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他是一个立场坚定,有着坚贞气节的人,多次被贬,在逆境中依然不受挫。《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之笔气势如虹,指点江山风云人物;《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苏轼抗击西夏和辽的决心;《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一蓑烟雨任平生”,足以见得苏轼的豪迈。

在我眼中苏轼还是一位狂妄却又勤学的人,少年时,因为很有才华,被人们赞赏,所以写下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天下的汉字和书本那么多,根本是不可能读完的,和小小的苏轼,写出了这样的对联,足以见得他的狂妄,这时因为老者看了,看出了苏轼的傲气,便去拜访了苏轼,让苏轼出了丑。便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苏轼知道即使自己有才能也不能狂妄自大,于是他就发奋读书。

这就是苏轼――千古第一全才!

热门推荐
1女生看足球
2小仓鼠
3恐怖的一夜
4伤口
5第一次月考作文
6大海,你教会了我成长
7坚持
8家乡的景色作文
9我是书包
10创新,进步
11我的生活作文
12找到藏在身边的幸福
13小雏菊对不起
14挨饿的滋味
15曾经的我们
16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见
17你的好怎能忘记
18大自然的声音
19不一样的端午节
20为小城点赞
21我最喜欢奶奶
22课堂上的意外
23我喜欢家
24奋斗
25携手禁毒营造幸福
26大全
27家乡的美景
28游朱自清故居
29我最喜欢的花
30故乡如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