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戏团的作文

【篇一:淮剧博物馆参观记】

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那儿是丹顶鹤高歌的地方;那儿是麋鹿赛跑的跑道;那儿更是淮剧的故乡。

沿着小道漫步,偶然间走到了那古色古香,带有明清风格的院子。从门口那醒目的两个巨大的脸谱,我便知道,那就是盐城著名的淮剧博物馆。

在院子中心,一个有镂花雕刻的舞台,伫立在那儿。那蒙蒙薄薄的细雨中的戏台,不由地让我想起了,明清时代的淮剧。那时,还没有淮剧这个说法。当时人们在祭鬼神时哼的一首歌,无意间,播下了淮剧的种子。那时候的人们都觉得这歌曲十分地美妙、动听,便把淮剧推上了舞台。许多富有的人家,自家还搭起了戏台。明清时的大街小巷,到处能听到阵阵优美的淮剧,整个时代侵润在淮剧的气氛里。

正当淮剧走向鼎盛高峰时,文革时期的淮剧在政府一些腐败官员的调察下,解散了一个又一个戏团。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给他们贴上了不合要求的标签。我看到这儿,不禁恨起那些官员们,他们不是在骨头里面挑刺吗?可演员们并非束手以待,而是通过戏曲中不同的唱腔来表达自己对当时法律的不满,对淮剧由衷的热爱!

我和妈妈星期天来到戏台下,那淮剧曲——《牙痕记》中那个个字正腔圆的歌声让我回味无穷。后台那个个有着演奏经验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正互相对视着,十分有默契。但这都是他们付出应有的努力,才换来的成就。台上的演员他的神情有如钢铁般坚定,动作连贯自如。与后面的琴声想成了一唱一合的对方,十分有趣。

俗话说,台下十分钟,台上十年功。就是因为我们盐城人的勤学苦练,盐城长成为淮剧的故乡,我为盐城感到骄傲和自豪!

【篇二:家乡的越剧】

它不如黄梅戏一般唱腔明快,不如豫剧一样铿锵大气,不如川剧那般幽默大方,但是它表演优美、细腻、纯朴,儒雅,既表达了人物生活的真实美,又体现出了戏曲的形式美,这就是我家乡的越剧。江南水乡的人们欣赏喜爱它,就如同饮用芳香醇厚的美酒,陶醉其中。

我家在钱塘江边,小时候经常在江边玩耍,耳边都会时不时地传来婉转动听的曲调,在爸爸妈妈的介绍下,那个时候的我就这样认识了越剧,也逐渐感受到了它的魅力。越剧诞生于1906年,那时的越剧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时称“小歌班”,后来“小歌班”到达上海,吸收了京剧的长处,又慢慢变成大部分由女演组成的戏团,经过一次次发展改革,最终成为了今天的越剧。

因为越剧唯美、清新,所以服装也是力求简洁、淡雅,这在许多京剧迷眼中是一朵“奇葩”。上衣分为圆领、斜领、对开领,袖子也分水袖和放长衣袖,越剧服装不用有强烈反光的缎子,而是用绸、纱、尼龙等制作而成,这也为演绎动人的故事增添了重要一笔。

我的外婆是一个越剧迷,做家务时,总会听到她轻轻哼着一些越剧曲段。有一次,我缠着外婆,非要她好好地唱段给我听,外婆笑着答应着。于是,动听的音符由外婆唱响,优美的旋律在我耳边回旋,我仿佛从外婆那一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想到了贾宝玉那欣喜若狂的样子;从“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佛柳”看到了林黛玉那秀丽的身姿;从“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感受到了黛玉和宝玉之间的情投意合……

越剧丰富了外婆那一代人的生活,给了她们许多快乐,在当今时代依然影响我们,遍及全国。我相信,越剧的魅力会让它走向世界,在国际上享誉盛名。这就是我家乡独一无二的越剧。

热门推荐
1不一样的数学课
2美丽的校园
3和仙人掌握手
4家乡的河埠头
5我的妈妈是老师
6给你的一封信
7与书为友
8我家的小狗
9秋天的果园作文
10感谢您
11我们班的牛人
12我的动画情结
13声音
14沟通
15放学路上
16军训的日记
17照片背后的故事
18读《绿野仙踪》有感
19我的梦
20梦想成就新时代
21我给自己的一封信
22点亮心灯
23心至低而无敌
24藏试卷
25关于老家
26我爱十字绣
27童年趣事
28我的小表弟
29创编童话
30一双胶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