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随逝流年】
岁月悠悠,时境默然,一程山水一华年,一世浮生一刹那,发黄的照片,泛凉的普洱,旧时的紫丁香弥漫空中,不及欣赏的一抹暗红,枯黄的树叶夹在书中,都随着背影辗转了流年。
静谧的夜,独坐窗前,在记忆中找寻往昔的足迹。阡陌流年,惊鸿一瞥,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过往。黯然神伤,不想长大,不想离别,不想失去每一个生命中的独特存在,但也许我们早已习惯,用微笑掩饰痛苦,用淡然慰藉伤痕。
回首流年,时光匆匆,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人,陌生的你是否同样数着流年,数着花开花落的日子。喧闹的城市,拥挤的人群,我们努力再努力,但总觉得自己不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星。记忆的烟总抵不过那充满色彩的文字,用纯净的心滴落那纯净的雨,陌落的擦肩,倾心的邂逅,瞬间的相聚,不管多么短暂,记住已然足够,失去便是永远。
明知道有些事情无法实现,有些问题没有答案,有些故事没有结局,有些人永远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还是会苦苦地追求着,等待着,幻想着,也许简单的复杂了,复杂的反而易了。
茫茫大海,谁可争流,微笑的面容,磨光的棱角,倾城早已成了模样,淡看流年烟火,细品岁月静好,静心养性,让心灵的花香弥漫过往,低音的片刻,镜花水月,不过昙花一现罢了。
【篇二:干净做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作为花中君子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它在众多鲜花中独守自己的一片幽处,清净自然这也犹同插秧时“六根清净方为道”的道理如出一辙。做人也一样宁可孤身自傲,也不愿同流合污。
历史是一卷白书轻轻翻开它,我们便能从那一片刺眼的“白”中回味无穷。做人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推翻帝制的孙中山不和乱党苟全于乱世,奋笔疾书的鲁迅在艰难的时代中仍坚守自己不为亡国奴的信念,深谋远虑的林则徐从毒品的边缘将国人拉回来,宁愿死也不愿从狗洞爬出来的叶挺。难道他们不是让人敬仰的伟人吗?历史一页页地被翻过,那“千古江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英勇与干净利落仍长存于亘古不变的历史长河中!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干净民族气节。是朱自清正气宁死不吃救济粮的贞洁品质事情。是钱学森无视国外功名利禄诱惑却毅然不止回国献力的步伐。干净做人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高尚情操。做人干净清澈如同一潭清泉一样,这样便会使自己得到充实和无尽的源泉。
干净做人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追随那美丽的单车去我往那孤烟大漠,比起尔你我诈舒适得多。东阳马生“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是将欲望抛至一边,只有静心养性之人才能将内心的干净之意抒发的淋漓尽致。官场的黑暗也能阻挡他们向往自然的脚步,道家的老子和庄子虽主张出仕,但这其中也是对官场的避讳。只有内心清静的人才能方得始终,有朝一日厚积薄发!
干净做人是“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叹,因为追随高官俸禄而使自己的内心忧郁郁闷,这是让人不得不寻花问柳的开头。干净做人是不被纸醉金迷和花灯绿酒所蒙的双眼。六根清净方能使内心清净,这是有正气的修养和浩然之气。干净做人是遵循内心的一片神圣之地,那里永远洁白无污,像是坠入凡间的仙子让人飘飘然。内心似一块明镜的人能从本质看到内心。他们被赋予了神圣的美丽――心灵美!
干净做人的人始终能初心依旧,因为人们喜欢的人是那些不被灵魂玷污的人。把自己当作莲花一样生活,在清静的幽处寻找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