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最近身体可还好?这段时间太过于繁忙,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多多问侯您的身体,虽说我们日日相见,可还是没有像以前那样亲昵了。每天,您起早贪黑的工作,我日日夜夜的沉浸在学习的氛围当中,您不论工作多么繁忙,可还是依旧照顾我的生活起居。
妈妈,非常感谢您给了我生命,感谢您让我从学校中领悟到了深刻而富有哲理的知识,感谢您陪伴我成长每一天,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孩童到懵懂无知的明礼少年,也同样感谢您对我多年以来无微不至的照顾。
妈妈,您就犹如那蔚蓝天空中的那颗太阳,在黎明的黑暗中带给我温暖,您就像一片汪洋大海,无论我是快乐;是生气;是烦恼;都愿意听我讲述,您的博大无私,您对我的关爱,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还记得在一年前的那个夜晚,一家人在一起谈笑风声,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不知是谁提起关于学习的事情,我对您说:“学校要办一个校讯通,我也需要办一个”你却不愿意给我办,就在那一刻,我的心想刀割了一样无比的疼痛,我认为您是理解我的,您会站在我的角度甚至是老师、学校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将心比心。于是,我们就打断了本属于安静祥和的夜晚,大吵了一架。第二天,您做饭给我吃,我依然傲娇的说“不”,中午,我还是没吃,可您却没有收碗筷,把饭盛好放在餐桌上,还嘱咐弟弟让我吃。妈妈,现在想想,我是多么后悔啊,多想在当时给您说一声“对不起”。妈妈,请您原谅我当时的傲娇,原谅我的无礼。
在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想尽一份孝心,想给您一份特殊的礼物,那就是女儿对母亲的爱。最后,祝您妇女节快乐~
母爱,是一份无私的爱,一份深沉的爱,一份伟大的爱。世界上有一个人支持着你,她的名字加母亲;世界上有一种爱温暖着你,那份爱是母爱。
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心,笑口常开,
开心快乐每一天,永远年轻漂亮~
您的女儿:胡姣
2018。3。6
【篇二:与您一起走过的日子】
与您一起走过的日子,是多么的温馨和幸福。我从小便失去了父亲,从小母亲便离开家乡在外地打拼,我甚至连爷爷奶奶的面都没见过。
每当在落日的余晖下,在美丽的夕阳和晚风升起的缕缕炊烟中,我便只能与年过七旬的外公外婆相依相随。每当在朝阳升起的时候,在壮观的日出和清晨缕缕清风中,我便紧紧的跟随在外公外婆那蹒跚的身影后,生怕自己把外公外婆跟丢了。这种日子虽然平淡无奇,但是也很幸福。
夏天的夜晚,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开始它的工作了,从人家窗户里透出来一点黄晕的光,衬托出一片安静而祥和的夜。您和我依偎在后院纳凉,我半躺在您身上,享受着偶尔吹过的死死凉风。满天的星星闪烁着圣洁的光,一轮明月高挂在空中,俯视着大地万物。偶尔两声从邻家别院中传来的哈哈大笑夹杂着几声犬吠,把整个夜晚衬托得如此的幽静。我看着外婆那满头白发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岁月无情地在她的脸上留下一道又一道的痕迹。
我喜欢听故事,所以外婆每天晚上都会给我讲故事,每当外婆津津有味地讲着时,我的思绪便会飘到很远很远,此时此刻,我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有一个慈祥的外婆,一个可以让我依偎的外婆,一个每天晚上会给我讲故事的外婆。
无数个夏夜就这么过去了,与您在一起的日子虽然简单平凡,但却也无比的充实与幸福。那从我指尖流逝的夏夜。还有您让我感受到在这悲苦的命运中,我还有一丝存在的价值,存在的意义;还有您让我感受到在这悲苦的命运中,还有一丝快乐,一丝幸福;是您让我感受到生命也有另一种美丽。
可是现在,连那一丝快乐,一丝幸福也即将离我而去了,母亲今年回来,不同于往年,和她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男人,妈妈要我喊他爸爸,并要我离开亲爱的外公外婆,离开这个生我养我的家,我心里是多么的不舍!
亲爱的外公外婆,与您一起走过的日子,我度过了快乐纯真的童年时光。在快乐的日子里,你们教会了我做一个诚实、孝顺、明礼的孩子。现在,我不能牵你们的手了,我会用心儿永远牵绊你们到老。
【篇三:读《赵氏孤儿》有感】
在一本历史书中,我有幸看到了这一则故事——《赵氏孤儿》,讲的是一个在奸臣残害的时候,两个无私的人——程婴和杵臼历尽千辛万苦,以自己和家人的宝贵生命为代价,信守诺言,为赵奢救娃,报父之仇,使我不禁感慨万千。
诚信、忠诚对于一个人来说尤为重要,是全人类共同崇尚的美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心诚万里无阻,无信寸步难行!”是程婴和杵臼不昔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他们曾答应过赵奢的话,多么令人感动。同时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反思,自己曾爽快答应过别人的事,却空口无实,从来没有实现,一味的借口使我惭愧不己呀!
我对文中的程婴和杵臼十分佩服,是他们使我反思过去,是他们用生命见证了历史的传奇。后来的赵氏孤儿为父报仇,一洗冤屈,为地下的父母出了一口气。那我们呢?我们能做到这样无私、这样守信吗?这样的事实难道还不能提醒大家吗?难道他们这种一诺千金、在灾难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出卖朋友的精神,还不能呼吁我们诚信乃人之本吗?用韩非子那句话说:“巧诈不如拙诚!”
《赵氏孤儿》这个故事,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路;像警钟,回荡于我心,让我踏上一条明礼诚信之路!
【篇四:诚信的】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华夏子孙,龙的传人,继承它,弘扬它,是民族的召唤,祖国的需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诚信故事摆在我们面前:古代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现代,又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周恩来,按时归还图书。这么多的事例,这么多的榜样。他们是历史长河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是人们心中永不泯灭的灯光。可是,时代进步到今天,又有多少人真真正正做到“诚信”?在社会上,小商小贩贪小便宜,缺斤少两;小偷小摸,不劳而获,偷取别人财物;虚假广告,谋财害命;有段时间,安徽的“劣质奶粉”就害了多少无辜的幼儿。在学校里,有些同学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以虚假成绩,蒙骗父母老师;同学之间不守诺言,答应人家却又随意改变。
诚信,这个字眼大家肯定很熟悉,但有人可能会觉得陌生,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个词所含的意义。诚信也就是讲信用。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品德,一个人如果缺少了诚信,那么他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有人和他合作。反之,诚信的人无论谁都愿和他做朋友。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我和诚信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篇五:读《中华美德颂》有感】
我们中国是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国家从古时候就开倡“仁、义、礼、智、信”等良好品质,以及现在所说的“八荣八耻”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但又有多少中小学生做到以上这些良好品质呢?可能现在有很多成年人连最基本的礼貌待人、明礼守法都遵守不到吧!
我看了《中华美德颂》后,让我想到了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遇到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和家人从南垭奶奶家乘车回来,路途中人并不多,但所有的座位都坐满了,因为有的人自己做一个位子,大包小包的东西占一个位子,让人看着特别不舒服。到大中坝的时候,上来了一位大约七十多岁的老爷爷,他看见有一个年轻人旁边有一个位子,但上面放了几小袋东西,他走到年青人身边,说:“你把东西拿了让我坐吧。”而那个年青人却不削一顾地说:“要坐自己拿!我没工夫拿这些东西!”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之后那位老人也挺不容易的走到我旁边来,靠在我坐的椅背上。我和家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因为竟没有一个人给他让座!毕竟那位老人也是这辆车中年纪最大的,所以我起身让那位老人坐下了。那位老人很谢谢我,还说我很懂事,我的家人也夸了我,而那位年青人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我真想不通,我们祖国远古流传的“仁”“义”“礼”“智”“信”都哪儿去了?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连最基本的尊老爱幼都不懂?现在外出旅游喜欢乱刻乱画的大都是我们中国人、聚餐最吵的大都还是我们中国人、综合素质差的大部分人仍是中国的。曾古时候我国有多少有良好品质的人啊!而现在,为何他们的素质这么差!
从现在做起,从我们中学生做起,我们要做个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明礼守法、礼貌待人、诚实守信、不抽烟不喝酒等良好品质的人。我们不能只是把这些好品质挂在嘴边,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们是一个文明优秀的中学生。
【篇六:诚信】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华夏子孙,龙的传人,继承它,弘扬它,是民族的召唤,祖国的需要。
诚信,这个字眼大家肯定很熟悉,但有人可能会觉得陌生,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个词所含的意义。诚信也就是讲信用。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品德,一个人如果缺少了诚信,那么他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有人和他合作。反之,诚信的人无论谁都愿和他做朋友。
暑假,我吃完午饭下楼去买钢笔。刚开门,一缕阳光照到我的脸上,让我睁不开眼睛,我只能眯着眼。我一边眯着眼走路,一边在心里埋怨,“太阳公公今天怎么了,这么开心……”
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到了文具店门口,我不得不停下埋怨,走进文具店买钢笔。刚走进文具店,一阵凉风向我扑了过来,无力的空调开得真足啊,让我觉得非常凉爽。
我走到钢笔区,认真地挑选着钢笔。我的旁边有一个小妹妹,她也来买钢笔,可她在拿钢笔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支钢笔弄坏了。我本以为她会装作如无其事地走出这家文具店,可她并没有。出乎我意料的是,她拿着那只坏了的钢笔,走到老板面前,对老板说:“老板,请问这只钢笔多少钱啊?”老板说:“14元”。小妹妹数了14元给老板,说“老板,这只钢笔我弄坏了,给你钱。”老板说:“好吧!”小妹妹拿着她弄坏的钢笔走出了文具店。这位小妹妹的举动令我目瞪口呆,令我非常敬佩。
虽然她年龄比我小,但今天的事情却让我印象深刻,她有着我没有的诚信,我要向她学习做人的诚信。
【篇七:国旗下的讲话】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二(5)班的李若冰,今天,我的讲话主题是《明礼知耻,崇德向善》。
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宏图展开,有一种道德,在大江大河中固砌基石,有一种元素在一颗颗心中生根发芽,有一种智慧在一双双眼中散发光芒,“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历览先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华夏长河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人们就在称颂一种美好而伟大的品质—明理知耻,崇德向善。
何谓“明礼知耻”,礼,是人们相互尊重,举止端庄,衣冠整洁,用语礼貌的一种行为规范。礼貌是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最有用的衣着打扮,它可以给人一个好的印象、好的心情以及好的态度,也可以体现自己的文化修养。孔子说过“知耻近乎勇”,知道羞耻并用于改过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时刻注意文明礼貌,也要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并加以改正。这样,我们就能不断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的修养。
那么,“崇德向善”又该如何做到呢?崇尚道德,向往善良这是华夏文化中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部分。自百家争鸣开始,儒家的“和为贵”,墨家的“兼爱非攻”都体现了古代先贤乃至中华文化对道德、善良、文明的向往,这是一个国家美好和谐的思想观念,也是文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捡起一片纸屑,关掉滴水的龙头,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维护好公共卫生,使我们的家园更加和谐美好。尊敬师长,帮助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这些都是“崇德向善”的点滴体现。
同学们,“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我们中华文化中固不可缺的美好传统。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把这样的品质继承发扬下去,把“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刻在我们心中,让祖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谢谢大家!
【篇八:诚信乃为人之本】
民无信不立。——题记
人们常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要选一个诚实孩子当他的继承人,于是他给全国的孩子发了花种。他说,谁种出来的花最漂亮谁就是他的继承人。有一个小男孩认真的培育花种,可是那花却迟迟不发芽。到国王规定的日子了,许多孩子捧着鲜花涌上街头。国王看到一盆盆鲜花,脸上却没有一丝高兴的神情。突然,国王发现了一个捧着空花盆的小男孩。小男孩把他种花过程告诉了国王。国王拉起小男孩的手,向大家宣布:“他就是我的继承人!”有人不解地问国王:“他都没有种出花!为什么让他当继承人呢?这不公平!”国王不紧不慢地说:“我发的花种都是煮熟的,这样的种子能种出花吗?”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许多道理:做人要诚实,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弄虚作假,做到明礼诚信,才能获取别人的信任。要知道,诚信才是最美的花朵。
谁都知道,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但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讲诚信;又有多少人能够站出来理直气壮的说一句:“我讲诚信!”我相信会这样做的人少之又少。在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不讲诚信的事数不胜数,有一些同学已经对此习以为常,视若无睹。在我们身边:抄作业、考试作弊等,是最常见不讲诚信的行为。这些同学未曾想过:谎话只可以骗人一时,可终究还是会被发现的,他们欺骗了许多人,到头来只是在欺骗自己!
一个没有了诚信的世界是非常可怕的,人与人之间将会笼罩在一片虚伪之中。正如孔子所说的“民无信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就会垮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要以诚待人才能获取他人的信任与支持。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它能使你的人生更加、辉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丽。让我们地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少年,让诚信之花伴随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