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解说词的作文

【篇一:虚惊一场】

参赛作品,完成!我正激动万分,一个声音却把这份喜悦驱赶得无影无踪。

“放学去比赛!”李老师告诉我。不是吧?那么快?我刚刚提交了作品,解说词还没准备好呢!我的腿一下子软了,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下挪,能多走一会儿是一会儿吧。可是,心越跳越快,慌得我喘不过气来。终于,我鼓起胆子问了句:“这不是比赛吧?不然大人怎么不帮我们准备呢?”李泽楷却一直说是因为我上次生病请假了,所以不知道老师的安排。那些话像冷水般把我刚燃起来的一点点希望浇灭了。

我的步子越来越沉重,心跳也越来越快,完成作品时的快乐像凋零的花朵一般落到一个谁也看不见的地方去了。可进门后,我的眼珠子都要跳出来了,同学们手中都抱着模型作品,忙着搬运呢。郭宗承说今天不比赛,都当搬运工,催我和李泽楷也快点干。老师啊,您为什么偏说是比赛,把我们骗到这里干苦力呢?害得我虚惊一场!不过,我狂跳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呼吸也均匀了。

好像好久没有这么舒服地呼吸了,我二话不说,立刻去干。吭哧吭哧把一个航模作品搬到了四楼。上面的老师纷纷对我笑,夸我个子小小的力气还不小,听得我的心都长了翅膀,所有的喜悦都像阳光一样洒到了我身上。哈哈,有了这份快乐,刚才的那场虚惊,还算得了什么呢?

【篇二:芦荟】

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是爸爸。我一手接过他手中的袋子,里面既不是玩具,也不是零食,而是一盆芦荟!

平时只有在电视里、公园里才能看到芦荟的身影,少了精彩的解说词,少了阳光的照耀,这盆芦荟似乎更加抚媚,更加动人了。

我不禁上下打量着它:一片片带锯齿的长条叶子,一片包着一片的根部,一簇挤在一簇身上。好像叶子的每一根刺都包含着绿油油的汁液,饱满极了。又好像在告诉别人,他有着仙人掌似的生命力,他要在这松软的泥土里长得更加美丽。就这样,这位“朋友”就在我家里“安家落户”了。

也许是不习惯这里的环境,也许是浇水不足。开始,这位“公主”还是长得挺好,而后来“脾气”越来越大。要么是浇多了水就烂根烂叶,要么就是施多了肥就枯黄坏死。半个月下来,它几乎一点儿也没长,由一个“少女”变成了一个全身是病的“老太婆”。终于,它被我给淡忘了,被搁置在一边。

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我惊喜地发现一个小芽从原先坏死的部分中长了出来,那翠绿欲滴的颜色,马上让我想起一大片茂盛的芦荟丛。我对这位“小婴儿”又开始了精心护养。不久,原先的小芽成了一个“巨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又一个个“小婴儿”出生了,开始了新的生活,新的循环。

如今,芦荟已长成了一大簇,每一片叶子,每一个嫩芽无不显示着它旺盛的生命力,它以它的顽强造就了生命的辉煌。

【篇三:给学生一片蔚蓝的天空】

还记得在一次教研活动上,大家讨论的主题是“课堂上如何让学生配合,上出成功的课”。与会发言的老师各抒己见,慷慨陈词,无不流露出对成功课堂的渴望,同时也道出了对“学生不配合”的无奈。搁笔沉思,回想起我自己的课堂,不也出现过这种现象吗?

那天,我上的是《桥之美》的新授课,在布置预习时我只是要求学生读熟课文,解决生字词。课前,我绞尽脑汁搜集了许多桥的图片,我想,通过让学生朗读品味课文的优美语句,再结合观察这些与之匹配的图片,学生都会感兴趣,课堂气氛一定活跃,甚至是不好收场。可事与愿违,任凭我如何声情并茂地分析语言的美点,如何引导学生如醉如痴地欣赏精美的图片,寂静的课堂、呆滞的眼神还是让我些许失望。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并没有真正走进这篇美文,并没有用心去领会我的良苦用心,与我与课文作者产生共鸣,而整个课堂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上完这节课,我的心情降到了冰点,抱怨学生“一点儿也不知道配合”、“激而不发”、“对牛弹琴”……所有能想到的词语几乎占据了我的整个脑海。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不知道从何处爬起。我重新整理散乱的思绪,改变了俗套的教学常规。上课前,我让学生预习时自己搜集桥的图片,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为每幅图片配上解说词,学生们成了小小解说家,而默不作声的我只是陪伴孩子一起欣赏与聆听。在这节课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有许多同学的解说词都是背诵下来的,还有一些同学搜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提到的,但在他们看来同样具有美感且是难以割舍的桥的图片,为之配上了非同凡响的解说词。学生们酣畅淋漓地讲解着自己独特的见解,陶醉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他们是那样地无拘无束,他们是那样地自由自在,竟完全忽视了我的存在。这堂课,既让我出乎意料也让我深刻反思,一节课成功与否难道只取决于学生配合不配合吗?我若有所思,曾经的抱怨不再拥有,反而对学生是刮目相看。

原来,课堂上,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唯美世界里,完全“目中无人”,没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我终于找到了导致自己课堂没有生机与活力的原因。就学生而言,他们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鲜明个性的人,绝不是学习认知的工具。当把认知性任务当做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时,我的眼中就缺少了“人”,学生就变成了一个个没有血肉、没有差异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自然不会出现智慧与灵性的配合。

我要给学生一片蔚蓝的天空,借给他们一双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展翅高飞。曾经的失败与成功的例子带给我深深的思考,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何不卸下沉重的包袱,陪伴孩子轻装前进,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篇四:运动会赛事解说词】

大家好!我是京信中学第17届运动会赛事解说员,现在,为你解说812班今天的精彩赛事。

男子4×350米接力赛

现在操场上即将进行的是八年级男子4×350米接力赛,我班派出的运动员是王宏宇、宋俊宇、吕志睿、向东。遗憾的是,在此之前我班在团体项目上还没取得什么成就,男女拔河、乒乓球都没有取得名次,男女4×100米接力赛都只取得第二名。这一次,我班能否在男子4×350米接力赛上拔得头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看,12名运动员已经在跑道上就位。发令枪响了!蓄势待发的运动员们如同冲出枪口的子弹,飞速向前。

等等!我们班的运动员在弯道上怎么跑外道去了?你这是要“弯道超车”吗?还好,现在他已经回到内道上,目前暂居第四位。虽然在弯道上增加了许多路程,但现在就说拿不到第一可能为时过早,让我们看看其他人的表现吧。

第二棒交接一气呵成,运动员已飞跑到北边的直道上。他甩开臂膀,健步如飞,很快超越了前一名对手,处于第三的位置了。

第三棒交接也非常顺利,他速度更快,旋风般飞速向前。在东边弯道上,他又成功地超越了一名对手,跻身到第二名的位置。

第三棒运动员开跑了,只见他脚快如马达,在西头弯道上成功超越了最后一名对手,进入直道时,已经处于第一名的位置,漂亮!他现在已经把第二名甩开十多米的距离,第一名的位置已经稳了,就看第四棒能否保持这种优势了。

好!第四棒交接顺利!接力赛中接棒真是个技术活,接棒不准不稳,都会导致前功尽废。运动员已经飞速奔跑至北边的直道上,虽然后面的对手追得很紧,但他依然保持着高速,与第二名始终有十几米的距离。只剩最后50米冲刺了,他与第二名有近30米的距离。此时我班观众席上一片沸腾,现在已经可以宣告获胜了!

果然,他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观众席上欢呼声、喝彩声连成一片。我班取得了团体项目第一个冠军,真是意义非凡。

男子乒乓球赛

这里是乒乓球赛场,正在进行的是八年级男子乒乓球比赛。我方选手先发球。只见宋瑜喆将球高高抛起,迅速击球。小小的乒乓球“呼喇”的飞向对方桌面,对方稳稳的接住了球,球弹了回来。双方你推我挡,那个白色的圆形的小精灵在球桌上来来去去。最终,我方选手率先拿下一分。

现在,场上比分是五比四。

可惜!我方发球失误,为对手送上了一分。

八比六。我方势头不错,这回应该能赢。

十比九。只差最后一分了,我方暂时领先,加油!

赢了!我方拿下第一回合,现在看他第二回合的表现了。

第二回合对手似乎有些焦虑,几次发球失误。比分很快来到了十比二,我方大比分领先。在这种情况下,获胜似乎已成定局。

这时由对方发球。我方接住来球,球弹了回去。只见乒乓球在桌面上跳来跳去,双方僵持不下。看来对方的心态调整得不错,发挥出了正常水平。

抽球啊!对啦!我方选手把握住机会,一把将球抽了过去。这个抽球速度很快,落点很刁,对方来不及反应,没接住。

赢了!我班在男子乒乓球预赛中以二比一战胜对手。

在这次运动会中,我班全体运动员勇于拼搏,团结奋进,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竞技水平,取得了八年级组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成绩来之不易,希望我们把在体育赛事中表现出来的创优争先精神发扬在学习生活中,推动我班的学习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篇五:金鱼观察日记】

听说金鱼非常可爱,而且颜色繁多,我也想亲自观察观察。

清晨,窗外的鸟儿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蝴蝶在花瓣上舞蹈。我家的金鱼缸就放在我的卧房的窗台上,暖暖的阳光透过厚厚的鱼缸玻璃,洒在水面上,使得水面波光粼粼。

鱼缸里有两条金鱼,一条红色,另一条黄白相间,都甚是可爱。

每天,她们在水中无忧无虑的游来游去,好像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在嬉戏,在捉迷藏。一天中午我把鱼食倒进鱼缸,只见红金鱼如一支离弦的箭非快得游过来,大概是想多吃些食物吧;黄白相间的金鱼也不甘示弱,奋力赶上,两条金鱼你争我抢,互不相让,似乎好长时间没吃过一顿饱饭了。看着看着,我突然发现,金鱼的腮总是一张一合的,“爸爸,金鱼的腮为什么会动?”我奇怪的问。爸爸微笑着说,“金鱼是靠腮来呼吸的。”哦,我明白了,人是靠肺来呼吸的,而金鱼在水中,是靠腮来吸收水中的氧气的。爸爸还说,人和动物在很多生命特征中都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使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而已。我似懂非懂。

经过几个星期的喂养和观察,我对金鱼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我还会多观察动物,多了解动物,就像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栏目的解说词中说到的,好好对待动物,这,对大家都好。

【篇六:科技为梦想插上翅膀】

科技节是11月里我们校园生活的最高潮,同学们都早早准备自己的科技作品,人人是创客,班班有创意。我们班的主题是航空航天,十多位同学一起设计制作了太空人的海报。

我连夜拼装了一个太阳能机器人,它是我的生日礼物,像个装了两个大轮子的ET,太阳能板下面的大眼睛萌萌的。我还跟姥爷借来长城运载火箭的按比例缩小的模型,能拆开主要部件,它可太酷了,还非常符合我们班的主题,于是我上网查了资料,写了解说词。

科技节马上开始了,有的同学试穿奇形怪状的环保服装,有的煞有其事地戴着麦克风背解说词,有的摆手忙脚乱地摆展品。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教室像个小超市,每个摊位都满满地摆放着各种科技模型和手工艺品,旁边站着解说员。我们组做了详细分工,我第一拨看摊儿,朱鸿铭第二拨,周健和招揽顾客,我们紧张地等待来参观的同学。

可是尽管周健和喊破了嗓子,也没吸引来几位参观者,于是我们就给大家出抢答题,答对的有奖品,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同学围过来,我趁机展示栩栩如生的机器人,解说词也练得引人入胜了,我跟周健和都应接不暇了。这时,朱鸿铭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联盛馆里的科技作品特别炫,我和周健和赶紧跟他换班,急急忙忙地赶去联盛馆。一进入礼堂,我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有智能马路、生态墙、悬浮花盆、VR体验。等我意犹未尽地回到教室,惊喜地发现海报上贴满了大拇指,看来全校同学们很欣赏我们的展品,真为我们7班骄傲,更开心的是这里面也有我们小组的共同努力!

在这次活动中,我学会了坚持不懈,不断提高。回想我参观的科技作品,都是大家互相配合才完成的,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实现目标。

【篇七:善待自己】

生活中,“天才”与“笨蛋”两个词只是人们为了掩盖自身能力而作出的虚伪的解说词,很多人因为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使“笨蛋”的一词占据了整个心灵……

上述评论,是我偶然间在一本书上“认识”的,因为这种大智若愚,大音若稀的语言,让我记住了它,经过一番细心体会,突然间觉得自己好像从深谷中走了出来,呼吸了清新的空气一样。

勇敢的接受自己,正确的看待自己,虽短短的十几字却不知令多少人感触而悲。生活中很多人埋怨自己不够天姿国色,很多人痛恨自己一无是处,照着镜子里自我,幻想有个完美的形象,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只能是长期挂在脑子里的一个铁钩,不到熔化的一天,是不会断的。

我是一个曾经被这个铁钩挂过的人,因为在生活中自己的无能,愚笨而一直担心今后的生活,因为学习上自己的愚昧,无知而一直郁郁寡欢,很多时候,别人说“是”,没主见的我不敢说“不是”。尽管在很多事情上,自己有一些新的想法,却怎么也不能够去实践,只能被满脑子的自卑哗啦啦的冲得一干二净。直至后来,思想上的成熟,友人的一些帮助,才让我体会到顺其自然,正视自我的快感,虽然生活中我很渺小,但我有我的独特,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惟一的一个我!

若你回顾一下自己,回首以前不堪的自己,是不是又笨又自私,因不能正视自我,而遗失了美好的童年,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统统没关系,从现在开始,重新寻找到人生的起点,开始正确看待自己,接受自己也为时不晚,让我们坚信“人是可以创造业绩的”。看到生活中,自己成功的点滴。

当然,别人的开导与抚慰只能安慰自己;别人的议论与建议只能帮助认识自己。只有心知肚明的自己才是人生旅途中那块真正的魔镜。

正确的看待自己,用的不是双眼,而平凡心,勇敢的接纳自己,用的不是双手,而是广阔的胸襟,让我们敞开胸怀,迎接新的自我。

热门推荐
1秋天来了作文
2漫画老师
3尝试挺好
4我们班的运动健将
5奈良公园游记
6包粽子
7我的发现
8我想我应该是一只孤单的浮游
9我的同桌
10越野赛感想
11不会说话的朋友
12我三岁了
13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14心灵捕手观后感
15童年读书乐
16含羞草
17与东坡对话
18国庆记事
19一粒米的自述
20我学会了欣赏自然
21关于雪的作文
22一件难忘的事
23寒假趣事
24假如明天是最后一天
25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26喊春
27暑假故事
28植树节作文
29家乡的四季
30我最喜欢吃的水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