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妈妈二三事】
我的妈妈长得很漂亮!个头高高的,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妈妈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头乌黑的长发。凡是见到她的人,除了称赞妈妈的漂亮之外,无不羡慕她那飘逸的头发。
妈妈是一个讲究形象的人。她每天早早地起床,仔细地梳妆打扮,穿着也很有品味。妈妈总是说:“穿戴整齐了再出门,一是增加自信,二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妈妈打扮完后,穿上高跟鞋,挎上手包,总是利利索索、漂漂亮亮地踏出门去。
妈妈是一个对待工作特别认真负责的人。妈妈在单位上是负责政工人事工作的,这项工作头绪多,非常繁琐,可妈妈总能把复杂的事情条理化、清晰化,把它们处理得非常好。她常常因为一件棘手的事就加班加点,并毫无怨言。在单位,妈妈很受人尊敬!
妈妈当然更还是一位好母亲。妈妈狠爱我,这表现在方方面面。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妈妈发现我脸蛋红红的,抓紧给我量体温,意想不到——38。5℃,妈妈吓了一跳,赶忙送我去医院。天,黑漆漆的,刮着大风。爸爸不在家,妈妈独自背我下楼,来到大院门口要打车去医院。好几辆出租车过去了,没有空车,妈妈焦急地等待着,时不时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好不容易打到车,到了医院,一下车妈妈就背着我飞奔进急诊室,看病、拿药、交钱……一直到医生给我打上了点滴,妈妈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打点滴的过程是漫长的,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等一觉醒来,我发现妈妈竟然没有睡,原来她怕护士换点滴不及时,竟一夜未合眼!妈妈的眼睛红红的,一看像哭过的样子。我歉疚地摸摸妈妈的脸,妈妈见我醒来,高兴极了,赶紧摸摸我的额头,发现高烧也退了,心情顿时好了许多。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我记忆犹新,常常想起。
这就是我的妈妈,漂亮、自信、能干!我爱我的妈妈,就像妈妈也爱我一样!
【篇二:清晰化未来】
什么是清晰化未来?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的未来清晰化。
面对未来,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未来清晰化?毫无疑问,施乐公司对图形用户界面的发现便是那个使电脑未来清晰化的存在。他们之所以能发现图形界面,最伟大的原因莫过于他们追随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诚然,每一个人都可以使自己的未来清晰化,只要你能智慧地问自己:“我需要什么?”歌德说:“我人生全部的目标,就是使我对德国文学有用。”
难道,歌德从小就知道自己将来就一定会对德国文学有用吗?虽然我无法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我认为这是靠歌德后来的不断努力所确认的、实现的。
小提琴,之所以能被称为乐器皇后,是因为它被发明出来时就被赐予这极高贵的称呼的吗?不是的,因为它对自己的每一个方面都异常清晰:它不仅在形态上略胜一筹,十分优美,而且它还在声音这一方面极具穿透力。
相声演员为了登上属于自己的闪耀舞台,摸清与未来隔着的那层玻璃,每一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相声表演。他们不仅要花许多时间来背稿,还要在表演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努力?不正是他们询问了自己的内心“我要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我是什么”吗?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像老师课上所说的,其实我们与自己的未来相隔的只不过是一层玻璃罢了,只要我们想要让自己的未来清晰化,就拿着抹布去把它擦一擦,并不断地询问自己的内心,我们就能发现自己的未来。
在音乐素养课上,我有幸了解了一位美国著名残疾人Nick。他没有双臂也没有双腿,但他同样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着。有人曾问过他,是否有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却坚定地回答道:“我从来没有想过,但我一直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努力着。”他在亲人朋友的歧视下,摸清那块玻璃,使自己的未来清晰化,逐渐学会了正常人都会甚至都不会的一些运动,如游泳、跳水、篮球、冲浪……。
未来的一切事物都与我们相连,只要我们不断地追问自己的内心,去明确自己的需要,我们就可以把本来模糊的未来清晰地放在自己的眼前。
【篇三:向自由出发】
新的一年开启了新的景象。每到新年伊始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制定新年的目标和希望。想在新的年岁里克服自身的不足,取得工作和学业的进步,拥有健康的体魄,挣到理想的薪水,遇见心仪的人等等。生命是由时间来衡量的,面对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本能的产生危机感。时不我待的恐惧会随风袭来。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隐性风险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因素环绕左右的环境下,人心极易波动、浮躁、焦虑,甚至陷入迷茫和空虚。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今年的我与去年的我应该是不一样的。古人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最不该丢掉的就是希望。无论当下处在何种处境,只要有希望,有一缕阳光照进自己的心房,一切都显得没那么糟。
展望新的一年,制定各种各样的计划,满怀憧憬,应该是件好事。的确,不难发现,当大家摊开去年的计划时,往往不由自主地发出四个字的感慨:“一地鸡毛”。没有任何一项是按照设想顺利完成的。既然这样,是不是意味着对新的一年做好规划就没有价值呢?其实,写在纸上的,终究不如刻在心里的。有计划的生活才更有方向感,更有安全感,更有质量。就算最后呈现出来的没有原来预想的那么好,至少努力的线路是对的。很多付出没有立即见效,也许已经隐约在影响自己的习惯和行为,在为未来储蓄能量。
换一种思考的维度,或许时间问题会成为全社会最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今天的大数据时代,网络化面前,每天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人们并非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正在做什么,然而在具体实践中经常顾此失彼。选择和平衡两大难题就摆在面前。如何过上有品位的生活,演绎出自己的精彩。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握、利用好时间几乎成为一个摆在首位的答案。一天仅24小时,一年只有365天,人一辈子也就是几十年至上百年的光景。有人提出把时间当成价值的衡量标准,让它清晰化、可视化,进入人们的关注区,是有一定道理的。还有人在探讨国民总时间(即GDT)的问题,像GDP作为指标衡量经济发展一样,国民总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尊重时间、珍惜时间,不耽误他人的时间,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无疑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2017年已经将我们拥入怀中,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这一年。过好这一年既是心愿又是责任和义务。朝阳夕露,鸟飞虫鸣,高山流水,树繁草荣,面对美好,让我们与时间携手,向自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