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筒状的作文

【篇一:童年的大冬瓜】

童年是如此的短暂,仿佛如一颗糖,知道了甜味却又不能永远保留;仿佛如一支箭,“嗖”的一下便穿过了我的视野;还仿佛如一个贮存罐,把各种酸甜苦辣都保存在了心里……

记得那是小时候去外婆家的时候,我跟着大人们一起去菜地里玩,秋意正浓,金黄的麦田被风吹着跳起了舞,远远望去,就好像是一片富有活力的海洋。深秋的田野极少有人来的,除了个别在地里工作的农夫,他们弯着腰工作的样子,也是这里最亮丽的风景。

走着走着,就到了我们自己的菜园里了。我独自往前跑着,一不留神,头便被撞出了一个包,差点疼出了眼泪,睁开眼一看,便发现一个墨绿色,筒状的大冬瓜垂在了我面前,因为刚才被我撞了一下,便在那里摇来摇去。更让我觉得惊奇的是,那样一根小小的藤,竟然可以支撑起这么大的冬瓜!我顿时对这个冬瓜爱不释手,连连央求爸妈帮我把冬瓜带回去,爸妈拗不过我,只好两人一起把这个冬瓜扛了回去。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冬瓜不见了!随后便想起中午吃的貌似是冬瓜,便跑去围着妈妈吵:“你把我的孩子吃掉了……你把我的孩子吃掉了……”

妈妈为了应付我,想了半天勉强想出一个理由:“现在它进了你的肚子不是更安全了吗?而且过不了几天你就可以把它生出来了呀!”我半信半疑,便没有再追究这件事了。

我多么希望我能回到童年,再次重温我当时的记忆,感受那种无真无邪的生活啊……

【篇二:做鞭炮】

过年,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放鞭炮了,据说鞭炮的声音可以赶走“年”这个怪兽,所以每当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可是我今天说的鞭炮可不是那种会响的鞭炮,是用纸做的、而且是我自己手工做的哦!

上午在萧山日报9楼。水晶老师就教我们用红色的卡纸、金色的胶带来做鞭炮。先把红色卡纸裁成名片的大小,再一端打上孔,这个孔是为了穿绳子用的。再在红纸正面的两条长边上贴上金色的胶带,反面的短边贴上双面胶,最后再把红色卡纸卷成筒状。一个小鞭炮就做成了。等把所有的小鞭炮做完,再用穗子把它们穿在一起,一串红红火火的鞭炮就做好了!

虽然大家听我介绍的时候,说的很容易,可是做起来,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剪纸的时候要剪的光,贴金边的时候要贴的平,就在卷的时候,要从中间两边拉平,才不会皱。我在刚开始做的时候,为了可以快一点,不小心剪斜了,在卷的时候就对不齐了,导致做好的鞭炮有点粗糙,我心里那个后悔啊!妈妈说:“要专心,细心,用心才能做出漂亮的鞭炮!”“嗯!”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篇三:传悄悄话游戏】

“啊,什么呀,听都没听清楚!”我抱怨道,“完了,这下肯定糟了……”

为了玩好这个游戏,我们可是伤了脑筋啊!我仔细地听着前面一个人在讲什么,耳朵说“我听见了!”但是大脑却在说:“不,我只听见了两个字。”传话游戏的第一轮以失败告终。当我们在相互指责对方,说对方有错时,第二轮又悄悄开始了。“化肥会挥发,化肥会挥发,化肥会挥发。嗯!记住了!”我转身凑到第二位同学的耳边,双手成筒状,小声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化,肥,会,挥,发。”他听完便皱着眉头,嘟囔着:“啥呀,你刚才说了什么,我什么都没见。”哎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于是我又凑到那同学的耳边说了一遍,见他又皱眉头,我就知道,他又没听清楚。但这位同学没多说什么,转身凑到第三位同学那儿,窃窃私语了一阵。这句话被传来传去,马上就要传到最后一位了。我不禁为她捏了一把汗。“这句话虽然短,但是特别绕口,也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我心想着,真替他们着急呀!预热的时候,我们把“妈妈赶马,马慢,妈妈骂马”这句话传的只剩下两个字。又把“一个老爷爷姓顾,上街买醋又买布”传成了“爷爷把酱油错买成醋。”这次看样子可能又要出笑话了。

最后一位关键人物磨磨蹭蹭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写上了“小花”二字。什么呀!好好的四个字,怎么成了两个字?我想不通,传成“化肥”这两个字很正常,可这次怎么会传成“小画”呀,这和原句毫无关系嘛!

后来我才发现,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比如我挖了一个洞,可能就会被传成我家被小偷挖了一个大大的洞。俗话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次游戏也算是验证了“耳听为虚”的正确性了。也许,我们在路上听到的一些传言,就是这样经过了几百个人的口,早已经“大变形”了。(公众号:芒果作文之家)

【篇四:不倒翁】

我在文具店看到了一个个非常可爱的不倒翁。他们都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像一棵棵小青松,只要我用手指轻轻地碰一碰他们,他们就左右摇摆,最后还是立在那儿纹丝不动。

他们这么神奇、有趣,我想立刻回家也做一个。说做就做,我一回到家就开工了。

我仔细地琢磨着,不倒翁之所以会不停地晃动,是因为他头轻脚重,想到了这儿,我立刻找了一个比较重的小球,再找来一个空盒子。我用剪刀从盒子上剪下了一小块儿,把覆盖在上面的膜撕掉,就露出了里面的瓦楞纸,我将瓦楞纸小心地卷成筒状,再用双面胶将卷筒粘牢,接下来又给不倒翁做了很结实的圆底座,同时将小球放到底座内,牢牢地固定住,最后我用矿泉水瓶盖子将口封住,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在我的手中诞生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他放在了桌子上,得意地欣赏起来。我用手轻轻地碰了一下,他倒了之后就没有再站起来,我纳闷了,是怎么回事呢?我仔细地观察着,他的底座不够重,怎么办?我又找来了一些厚纸板将底座又加工了一下,这下好多了。

不倒翁跌倒了,还能站起来,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学习,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要怕暂时的失败,只要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就一定会成功!

【篇五:外婆的棕子】

从小到大,我吃过的棕子很多,但唯有外婆包的棕子让我回味无穷。

每逢端午,我就会想起棕子,想起外婆。现在外婆去了千里之外的天津,虽然我没法吃到她包的棕子了,但外婆包棕子的样子,以及那棕子香喷喷的味道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抹去。

记得包棕子的前几天,外婆总会带上镰刀,去苇塘割下一片片翠绿的苇叶,带回家,细细地用刷子将它们洗净,再晾干,最后小心地收藏起来。等到包棕子时再取出来,浸在清水中,不多时,那些晾干了的苇叶便又变得嫩嫩绿绿的,像刚采下来的一般。外婆洗干净了手,准备包棕子了。只见外婆从水中轻轻取出一片苇叶,在手中灵巧地一绕,一个筒状的外形就出来了。接着,就往里面装米,再加上花生、红枣、肉等其它的配料。放肉的便成了肉棕子,放花生的便成了花生棕子,放火腿的便成了火腿棕子……各具风味。一片苇叶用完了,外婆便熟练地从水中又取出一片,接在一起,放好后再拿筷子向里捅捅、用手指按按,使它沉实些,最后,将棕子包了个结实,用细绳子将棕子包扎好。一系列动作,在外婆手里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包的棕子又结实又好看,然而在我看来却比登天还难。

包好后,外婆便将棕子下了锅,慢慢地煮,不多时,锅中就飘出了苇叶的清香,再过一会儿,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这淡淡的清香。终于煮熟了,我近不及待地捞起一个,剪开线,撕开苇叶,将棕子抖落盘中,对着苇叶和棕子的香味细细品尝,边吃边赞不绝口,那时,外婆总时慈详地站在旁边看着我笑。

杨柳青了又青,花儿谢了又开。溪水淙淙,布谷声声。一转眼,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外婆,今年你还包棕子么?

热门推荐
1加拿大留学之旅
2放风筝
3家乡的仙女湖
4那一刻,我真感动
5我是一只蚂蚁
6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7的童年作文
8记我们班的集体生日艺术会
9未来的地球村
10秋天的颜色
11祖国在我心中
12秋天的图画
13帅气的美男子
14唤醒葡萄树
15春天的景色
16给老师的一封信
17桃花满枝真好
18美丽的资江
19留住一池清水
20挤眉弄眼吃薯片
21机智勇敢的小狗
22我不想长大
23浮力的秘密
24温州游记
25爬北高峰
26学校的小花园
27游黄士陵公园
28我是“红楼迷”
29珍惜时间议论文
30文具的争吵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