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赠汪伦》改写】
李白才高八斗,喜欢饮酒作诗,被人称为“诗仙”,汪伦羡慕他的才华,想邀请李白来做客。
他给李白写了一封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楼也。”李白看完信后,憧憬那里的美酒仙境,心中充满好奇,于是就收拾行李,马不停蹄赶到汪伦的家。见到汪伦就说:“鄙人李白,我来赏十里桃花,品万家美酒,游山玩水的。”汪伦听后笑了笑:“桃花潭,一潭知名也;万家酒,十里飘香也;先生您,久闻大名也。”李白被汪伦幽默的话语逗笑了:“你说有万家酒楼,可为什么只有一家酒楼?你说有十里桃花,可在哪呢?”汪伦听后,哈哈大笑:“万家酒楼老板姓万;十里桃花在十里之外。先生你疑惑什么?”李白一听,情知上了当,也不生气,和汪伦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汪伦拿出自己珍藏的好酒接待李白,又和李白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两人皆有相见恨晚之感。
过了一些时日,李白要回家了,他和汪伦依依不舍地分开了。李白到了船上,站在甲板上,拱手作揖。他说:“汪伦兄呀,吾将归去,十分不舍难忘与你赏月那份迁移;更难忘与你一起饮酒的那份畅快豪放”汪伦也拱手说道:“与兄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逢,望兄珍重。”
李白强忍着离别时的泪水,朝汪伦挥挥手,“汪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我就此别过,只要心中有彼此足以。”这时船夫开船了;李白忽然听到岸上汪伦与村民挽着手唱着凄婉的送别歌,李白心头一热,脱口吟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是伴着李白难得柔情,穿越千年,回荡在每一位挚友耳畔。
【篇二:来自母亲的关怀】
读了一篇《妈妈爱吃鱼头》的文章,“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的,”“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明明是一件让人失望的事,作者却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关怀。
作者听到过三次这样的话:“妈妈最喜欢吃鱼头。”从这略有些关怀的话语中,听出鱼肚子最好吃,鱼头谁都不要。是母亲才会把美食拱手相让;是母亲,才会从美景悄悄退出;是母亲,才会心甘情愿让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把自己拥有的全给孩子。在文章中,作者,从妈妈、外婆、孩子都感受到了那种心甘情愿的拱手相让的情意。
我也感受过母亲的关怀。一上小学,就有了课外班,有了课外班,就有了打瞌睡的黑夜。从学而思回家,就是强迫睡觉的九点,我差点一边用火柴棍撑着眼皮一边写作业。此时,我的神经几乎要崩溃了。妈妈一催我,我就委曲极了。妈妈顾不上我们两位的年龄,紧紧抱着我哄:“小蒋也很累的呀,我小时候也受不了。加油,给你充了电,赶紧做完睡觉,要好好睡哦。”
母爱像丝绸一样柔和,柔得似乎感受不到它,却又抚摸的清清楚楚,就是这样的关怀,伴了我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