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的游记作文】
在桂林的最后一天,我们坐着大巴车在十八弯的山路上一路颠簸着向龙脊梯田出发。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从高处望去,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显示了动人心魄的曲线美。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宏。
龙脊梯田,像天与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当我看到这幅巨大的画面,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梯田整齐有序,线条丰富多彩,线条形状以曲线为主,那些长长的曲线和波浪线,使人联想到这些梯田好像是天上飘落的彩带。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这种景象称得上是人间一大奇观。那里的壮族导游说,在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里,最大的一块田不过一亩,大多数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碎田块,因此有“蓑衣盖过田”的说法。
龙脊寨中的一个木屋里,两三个壮族人在那里悠闲的唱歌,他们有时唱着壮族山歌,有时即兴唱歌,女声嘹亮而又动听,男声浑厚而又洪亮。在他们的农家饭庄里,喝着他们用自己养的鸡炖的汤,吃着他们自己做的腊肠满嘴流油,品着他们特有的龙脊茶,真是妙不可言。寨中最古老的是龙泉水,从石雕龙嘴里涌出的泉水清澈,入口甘甜。导游说,他们这里的人,世世代代保护着这个泉水不被污染,每逢过年都要喝一杯泉水,当作对新的一年的祝福。最神奇的地方是,这个龙泉水冬暖夏凉,不管什么时候饮用,都一样的好喝。寨中的房屋是清一色的吊角楼,错落有序的山寨与大山融为一体,古朴清雅,画意十足,来到那里大有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之感。
来到景色秀丽、如诗如画的龙脊梯田,真正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美丽,感受到了壮族人的朴素热情。
【篇二:站在龙脊梯田上】
入秋了,秋的主色调——金黄,开始染遍乡间田野。我来到桂林龙胜平安村龙脊山,看那依山而造、一层层从山脚盘绕到山顶的梯田,宛如一条条金色的龙盘旋在山上,又如一层层金色的波涛在群山之间连绵起伏。这天地间劳动的产物,是那么的壮观,那么的秀美。
龙脊梯田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间,山势陡峭,最宽处不过十米,窄处尺余。由于气候关系,一年只耕种一次水稻,春天,农民开始往梯田灌水育苗,梯田波光粼粼;夏天,梯田翻滚着一道道绿波;秋天,金黄的稻田层叠而上,宛如一座座金塔。每一个季节,龙脊梯田呈现不同的色彩和景致。
我站在金色的稻浪中,躬下身子,捧起一小撮颗粒饱满的稻穗,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飘散着特有的芬芳。不远处,另一片晚稻田洋溢着碧绿,与足下的金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俯视山脚下,一条小河清澈碧绿如玉,不急不缓地流淌,蜿蜒伸向远方。微风拂过,水面上漾起层层涟漪,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闪烁,满河生辉。沿岸是翠生生的竹林,一座别具一格的小竹亭点缀其中,充满了大自然清新活泼的气息。
更远处,星星点点、古色古香的木寨楼是一户户人家,已是黄昏,袅袅的炊烟在屋舍盘旋,这人间的烟火传递着生活浓郁芬芳的气息,漂泊在外的游子,如果看见这炊烟,定会思念故土和亲人。天际远处,是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傲然挺立,似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一切世俗的纷扰。淡蓝的天空浮着朵朵白云,让我感到释然的自由和无限舒畅,乡间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啊!
世界是那么大,乡间风光无限,还是这安宁质朴、美丽和谐的乡间,最能给予人心灵的自由和慰藉。
【篇三:桂林真美】
桂林的美使我常常痴迷,它萦绕在我心间,成为难以忘怀的一处美景。
那年春天,我和爸妈一起去了桂林。在山脚下,我们一边爬山,一边细细观赏着美景。远远望去,一座座山紧紧依偎着。大山穿上了嫩绿的大衣,风缓缓地拂过,大衣摇曳起来,如同飘动的裙摆,另一番风情。好一会儿,我才收回了视线,踏上爬山的路程。在一片毫无缝隙的植物中,一条窄窄的小路蜿蜒在其中,小路旁的植物多得让人数不过来。野草肆意地生长,慵懒地伸着懒腰。野花别有一番姿色,淡淡的清香夹杂在空气中。蝴蝶成了它的陪衬,蜜蜂也成了它的舞伴,我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
我们顺着小路走进一片竹林,竹子长得很高,抬起头才能看见叶子。阳光调皮地穿过竹叶间的缝隙,细碎地洒在地上。竹子沙沙的声音仿佛成了阳光的脚步声。竹林的阴凉使我贪恋,但我却不得不继续向前。一出竹林,面前的景色惊艳了我,梯田一层层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流畅,磅礴壮观,就像是一条长长的大楼梯。农民正在辛勤地劳作,与整个龙脊梯田融为一体,成了一幅质朴的田园风景画。
我们到了旅馆,太阳渐渐西斜,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天空被染成金黄色。不知不觉到了晚上,桂林的夜晚格外宁静,月亮仿佛一个白玉盘,皎洁的月光洒在静谧的大地上。星星是如此渺小,似一颗颗小白钻。不知何时,天亮了,虫鸣了,它也许是在唱着为我们送别的曲子吧。
险峻的大山,淡雅清新的野花,清新脱俗的竹林……这些景物无不吸引着我,它们出自谁手?是桂林!每当我回忆起,就是一次惊叹,桂林真美! (指导老师:余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