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颂圣的作文

【篇一:予生活以书韵】

古人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之于当下,这句箴言似乎已黯然失色。那么,在物质繁荣精神空虚的时代浪潮下,那一抔书韵情思又该如何安放呢?

当物质的繁荣掩盖了精神的光芒之时,人们眼前剩下的或许只有一种富足的荒芜。“读书无用论”“知识无力感”的背后掩藏的是人们对于阅读的质疑与无奈。就连上海大学一位博士的返乡笔记中也充斥着“知识无力”这样感伤忧虑的论调。而这只能披露出我们对读书、对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即“读书不够”而非“读书无用”。

置身于社会环境下,不难发觉如今中国在经济上日益富裕,而文化却苍白贫乏。一方面是商业大潮和拜金主义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对思想言论的禁锢。充斥媒体的不是颂圣就是娱乐文化,知识分子犬儒化,阅读视野功利化,读书方式速成化……如白岩松所说,“走进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整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当今电子阅读发展迅速,实体书店更是无人问津,我们何时才能寻回泱泱大国的沉香书韵呢?

余秋雨曾如此感叹:“走进书房,就像走进了漫长的历史,鸟瞰着辽阔的世界,游弋于无数闪闪烁烁的智能星座之间,我突然变得琐小,又突然变得宏大,书房成了一个典仪,操持着生命的盈亏缩胀。”读书助人思索,使人自见渺小而心怀敬畏;读书使人质疑,使人心有所恃而体察省悟;读书使人积淀,使人凝练修行而厚积薄发。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些遍览古籍博通古今之人必然是经得起沧桑砥砺而别有风骨的。

毋言其他,阅读是人与人沟通的纽带。历史的残缺与完美,显示的动荡与平静,世界的纷繁与精彩,生活的苦涩与甘美,无一不在阅读中相互融合又相互分离。阅读更是一种体悟与遐思。无论是家存诗书还是窖藏老酒,无论是古韵京腔还是草隶篆楷,无论是轩辕古藤还是华夏新枝,无论是百家经典还是大众俗语,没有阅读便没有刻骨深邃的笔力,没有长袖阔带的文气,没有洒脱倜傥的风韵。

“读书到最后,是让我们更宽容地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梁文道如是说。就让我们摒弃“读书无用论”,抛却“知识无力感”,予思维以灵魂,予生活以书韵。

热门推荐
1学游泳
2伴我一起长大的声音
3留与丢
4第一次滑雪
5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6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7我学会了洗衣服
8人马之间
9中秋节,做月饼
10恒常之恋
11照片里的故事
12妈妈,我爱你
13忙与闲
14我的第一次尝试
15读书伴我成长
16礼物
17晚霞
18分别
19种鸡蛋
20书香伴我成长
21原来茶似人生
22马卡龙
23春天的美景
24诚信与我们同在
25唾手可得的小欢乐
26我真想对妈妈说
27放学路上
28我的爱好
29暑假经历作文
30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