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狐装的作文

【篇一:童话中的狐狸】

童话中狐狸往往都是人们用来讽刺或衬托主角的对象,它们的恶早就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

早期的童话故事中他们被赋予了与正派角色截然不同的性格:阴险狡猾、狡诈贪婪、无恶不作……总之就是个实打实的反派。在《狐狸和葡萄》中刻画的是一个惯于自我安慰的形象,从而有了后来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在《狐狸和乌鸦》中狐狸给我们所呈现的是一个为了自身利益,愿意对他人阿谀奉承的形象,也就形成了之后的一段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在《列那狐的故事》中狐狸更是狡猾的代表。

如今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对狐狸更多表达出的是一种喜爱:智慧、优雅、衷情……在著名作家沈石头溪写的小说《再被狐狸骗一次》中的狐狸让人又爱又恨。故事中的公狐狸与母狐狸碰巧遇见了被它们骗了一只鸡的“我”,为了掩护自己的妻子,不惜撕掉自己身上的一块皮以此来吸引我的注意力,之后为了能让母狐狸把小狐狸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甚至重施“苦肉计”,狠心的咬断了自己的爪子,“我”虽然看穿了狐狸的“诡计”却仍甘愿被骗,公狐狸最后失血过度而死。读到这或许你不会因而彻底改变对狐狸的看法,但最起码是有想法的,有多少仍会做的像这只狐狸一般的重情重义呢!

其实你只要用心去看那些把狐狸作为反派角色出场的童话,你就会发现狐狸在做坏事前都是有理由的,《狐狸和乌鸦》中狐狸行骗是是饥肠辘辘,在看到乌鸦叼着一块肉时,对乌鸦各种讨好,这是它行骗成功的原因,但是乌鸦的虚荣心更是关键;《列那狐的故事》中有一幕是列那狐偷鱼。为了不让妻子挨饿,出去找吃的,在闻到鱼腥味后,列那狐装死来骗鱼贩,见到“死”了的列那狐,鱼贩便起了贪念,打算事后扒皮卖个好价钱,于是把它扔在了放鱼的车上,这也弄巧成拙的给了列那狐一个有机可乘的机会。

当你换个角度再去看童话中你认为十恶不赦的狐狸时,你会发现它是让你又爱又恨。

热门推荐
1我家的“新”电视
2我们的新校园
3长大真好
4姥姥·花园·我
5故乡的食物读后感
6我和猫的故事
7温暖的旅程
8梨花树
9小鸟的自述
10作文
11我的奇思妙想——睡眠机器人
12欣梅
13一次春游
14胆小如鼠的老鹰童话故事
15大家都夸他
16一场篮球赛
17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18祖国在我心中
19三年级做手工作文
20又是一年春来到
21星空下的遐想
22暑假游威海作文
23记忆中的他
24重视对手
25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26中秋夜,许一个心愿
27路灯的自述
28难忘的拔河比赛
29春节的作文
30在挫折中成长作文800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