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离愁】
奏一曲回忆,演绎着如烟的思念;吟一首思念,体会着执着的等待;掬一缕相思,缭绕着黯然的离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仿佛看到王维对元二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和对他的担忧;“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我仿佛看到柳永在与友人饯别时的黯淡的神情,听见那失落的喃喃低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我仿佛感觉到了昭君的怨思之情和杜甫的离乡之思。离别,如发丝般缠绕在心间,如冰泉般凝结在脑海。
倚窗而立,细雨拂面,不知是夜感知了秋的离去,还是秋感知了夜的不舍,天微微的抽泣,风轻轻的呢喃,一切都仿佛在为秋的离别哀伤。天微亮,它不再哭泣了,风也不再呢喃了,一抹火红从山的那边缓缓露出,秋即将离去,含着泪水挥手告别。在品味等待中再一次相逢。因此,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代表着另一个美好的延续。
时间悄然消逝,年华匆匆走过,时光无限荏苒,光阴不再重复,记忆永远成了昨天。然而,真正的友谊不会因为离别而断隔,而是会因离别加倍珍惜。离别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因为它能将曾经错失的温暖一一重现,朋友的离去,可以使我们更加珍惜剩余的时间,或许会在某一天共同想起那些美好的回忆。
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们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蓝天上缕缕白云,那是心头丝丝离别的轻愁,然而胸怀和长空一样晴朗,因为有意想不到的重逢。
离别,能使薄弱的感情削弱,却使真挚的感情更加深厚,就像风能吹灭烛火,却也能将火扇的更旺。
离别,一个简单的词汇,但却没有人能真正懂的它;
离别,一个多情的词汇,但却没有人能真正演绎它;
离别,一个孤寂的词汇,但却没有人能真正远离它。
扬帆起航,和离别相见,直到下次我们再次相聚。
【篇二:结果因方法而异】
俗话说“方法因人而异”,但结果因方法而异。
三个星期的加班终于结束,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背着沉重的书包,迈着铁一般的脚步走回家,到家后,我感觉泠了些,但妈妈正在洗头,于是我拿了把大铁揪,有火钳夹了两三块大的焦煤炭,往火盆一倒,然后目标锁定奶奶家,我又拿着铁揪,带着火钳来到奶奶家,奶奶家的火炉正烧着熊熊大火,我刚一进去,身体好像轻松了很多,我一看那么多的红火炭,就像闪闪发光的的金子向我微笑,我赶紧把它们拥入我的铲子中,然后倒入我家的火盆中,我又赶紧打开电视,看得入了迷。但是好像感觉手像十根冰棍,我一看,妈呀!火盆中只有一两个着炭,而那两三个大块焦煤炭依然顽固得像铁一般,像几个小老头傻傻的蹲在火炉不起身。害怕妈妈骂我,我赶紧拿来一张硬纸板用力地扇呀扇,边扇边吹。但是它们好像故意和我作对,我愈用力,它们依然不着。好像在对我说,我就是不着,就是不着。我更生气了,我拼命的扇,不停的扇,左手扇扇,右手扇扇,左边吹吹,右边吹吹,终于在最后,我把火扇灭了。我失望地坐在沙发上,刚好妈妈进来,妈一看:“你做什么了,弄得满屋子的灰?你看,箱子上、床上、衣服上都是灰,而你满头都是灰,就像从灶中钻出来的小老婆。我委屈地说:“火灭了,我扇火!”妈妈笑着说:“你呀!真笨,你奶奶家烧火那么大,铲到她家火炉去不就得了吗?只见妈妈麻利地到奶奶家,不久,一盆火红的似太阳般的火来了。
唉!的确呀,结果因方法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