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驾驭碎片化的生活】
木心曾经写过这样的词“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过去的时光,由于科技未发展的那样快,而显得日有余晖,而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显得零碎不堪,影响着我们的认识与心态。
碎片化的生活有益处。在纷繁的生活节奏中,碎片化的生活使我们不用浪费过多的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曾经,我们需靠自带的“11路公交车”一家一家地走访比较我们所需要的商品,更是不厌其烦的挑选,现在我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买到心仪的商品,不用过度在意,它自己就会整好衣装送至你的家门,方便快捷,价格也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碎片化的生活,对我们毫无影响吗?非也。现在的人们,谈情说爱,太过于轻易。在网络上结识到一个还不错的人,便交往了起来,并不需要太过于走心,这是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作出的社交。渴望被爱,渴望安全感,忙碌到忘记认识自己,用闲暇时间发发消息,就成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爱,这不是爱。早些时候,人们喜欢写信,其实信很漂亮。在信封上贴上不同样式的邮票,再盖上邮戳,见字如见人,不用多说人家便懂了,写信人用了心,不轻易写错一个字。从前的人很远,心却近;现在的人近了,心却远了。
碎片化的生活使我们原本的生活被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利用碎片化成为自己有利的方式,就是利大于弊的,人们与书是挚友,无论过去多少亘古年夕,都不会变。有人认为,书就应该完整地读,不可断续,否则你将忘记前有的情节。而我不全这样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而书在我眼里应该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读。当读一整本书的时候,开始你会饶有兴致,读到后来越显疲倦,后面精彩的部分,被你囫囵吞枣,一笔带过,显得毫无收获了。其次,每每读完一个篇章,就会有自己切实的想法,第二天,带着对故事情节的期待续读,又何来忘记之说。有的书以多个小故事为合集,每日一读,岂非趣味?翻开时,与一张精美的书签相遇,美哉,美哉!
随着生活节奏的快速前进,我们已不可能逃避,我们应当正视所拥有的碎片化生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它成为生活的助力剂,而非牵制。
【篇二:互联网的碎片化,这个小众又大众的时代】
互联网,于1969年诞生以来,如同划破天际的一道闪电般,从星星之火燎原蔓延至全球各地。如今,地球便像是在网络与网络之间所紧密串联的庞大网络的笼罩之下,高速运转起来了。我们将信息输入网络的同时,大量信息也从世界各地传输回馈给我们形成了某种“信息链”。我们便可以通过互联网,从中获取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资源,这无疑就是信息碎片化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证明,无法逃避、不可避免的。
随着互联网的大为发展,利弊也渐渐从中显露出来。人们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而丰富多彩的互联网大大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滔滔不竭的段子新闻如潮水般涌进我们的大脑,人们开始无目的地大肆搜寻新鲜事物,所谓新鲜,也不过是博人眼球的文章罢了。有些媒体就借助这个机会撰写过于精简的文章,使文章与大众产生共鸣,吸引更多的人们,增加点击率,殊不知这给人们带来多大的危害。新闻中整个事件的经过不是通过一言两语就能够表达清楚的,从中有太多的误导性,即便可能新闻中的内容可能与事实完全不符,颠倒黑白也无人知晓,断章取义造成了阅读的碎片化。人们翻阅碎片化的文章往往也就是翻番阅览了之,也不去深究事实,就此作罢。以为自己掌握了许多,却不知其中有多少的真真假假,又有多少真正映入脑海中了呢?本意是为了扩充知识面,却因种种不良因素导致刷手机成瘾,机械化地一刷再刷,并无任何目的,自然也就收获不到其中真正蕴含着的精华。阅读方式渐渐低层面化,“速读”成为了普遍阅读方式。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的心境逐渐浮躁,无法静心读书的原因。阅读方式发生改变,即使强迫自己放下手机,换回纸质书,也是读不进的。专注力下降,往往会觉得烦躁无味,时不时想拿起手机看看。许多人认为手机导致了生活的碎片化,其实不然,如果真正投入专注思考学习,我相信手机以及其他任何诱惑是完全无法打扰到本身的。为了抵制这个恶性循环,我建议大家应有目的地“刷屏”,融入这个时代,让无目的地翻阅集中凝聚,按照理想的结果方向前行,针对需求,细化目标,达成结果。这样或许可以增强我们的自控力。
对于抓紧一切时间刷屏的人们,这个建议也应该能够帮助大家重新利用碎片化时间。在这个碎片化时代,人们开始注重起碎片化时间的利用,鼓吹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比如,一天抓紧十分钟翻阅书中的一个片段,一年就能多看好几本书等等。可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书是有整体性的,每一个小片段或许都不止表面文字那么简单,有可能是承接了前文的某点,又可能是为后文的某处做了一个小铺垫。将完整的内容拆开碎片化便是缺少了原本的韵味与乐趣了。而如今,人们更是抓紧所有碎片化时间疯狂学习——穿衣洗漱、饭前饭后、上下班甚至过马路时。我们不断挑战自己,好似成为了一个杂技演员,使大脑的思维在一件又一件事情中来回穿梭,很刺激没错,但科学研究表明目前人类的大脑并没有进化到能够一心二用的程度,我们以为自己是专业的,事实只不过是业余杂技罢了,随时有可能失误。这种一心二用的疯狂学习的后果就是没有很大的收获。经常是“废寝忘食”的学习,实际掌握的知识却寥寥无几。可见,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尝试巩固以前收藏过,阅读过的内容重新阅览或听过,在已有的笔记与印象上加深思考与记忆。也许在特殊情况下无法集中思想也无妨,收集发现一些好文章是更棒的选择。
如今,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开始注重碎片化的生活,小众的生活。从古时的集市到现代化商铺,再到如今的淘宝,可谓是大众到小众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历程。如今的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会带来更多不良的影响吗?有很多人质疑,碎片化生活只不过是让碎片化碎片生活罢了。人们因为科技的变迁而转变成为低头族,减少手机的使用并不忘初心才是正策。科技本身无罪,却要为人类的自控力不足来背锅。而所谓初心,何尝不是传统。这不就是呼吁大家守旧并不接受新时代吗?很多传统文化在流逝的同时又何尝不以一种新的方式凝聚起来了呢?比如戏剧,过去的人们热衷于聚在一起观赏戏曲,随[着时代碎片化小众化,人们不再相聚一堂,但来自全球各地的戏剧爱好者仍可以在网络上探讨、议论,如同碎片凝聚在了一起似的,这又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大众。即便戏剧爱好者的人数大不如从前,不再广为人知,只要加强宣传,让戏剧重新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去,把戏剧当作精神层面的文化去学习、去热爱,那么文化本身的内涵仍在,精华仍不改。
传统大势已去,我们如今生活在的这个时代也许有种种不良因素,但我们不应因为互联网的碎片化生活中的带来的副作用而逃避,减少使用手机,而是要去思考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这是社会发展必然要度过的难关。一味地躲避退缩才会使我们真正的退化,只有适应并紧随时代的发展才不会被历史淘汰。
写到这里心中释然,互联网的碎片化时代看似散乱无章,实则通过每个细小碎片有序串联成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