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世界,我该与你如何相处】
生命,随着经历的增多会绽放出更多的色彩和韵味,而我们随之要面对的还有这个世界上并不完美的那一面。
校园暴力,这是一个牵动着多少孩子和父母心的行为,校园本是一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地方,而因为校园暴力的出现,一块阴霾将会一直附着在这块净土的上方无法散去,近年,这种暴力现象频繁出现,从小学,中学,甚至是在大学,不禁要问,这个世界怎么了,为什么这种痛苦的经历会发生在这些处于最美好年纪的学生身上。单纯的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暴力的施加者和受害者。但无论作为哪一方,他们都是深受折磨的,对于施加者而言,将自己的快乐置于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一种并不正常的心理,若是不制止而任其自由放纵的话,未来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祸端。而对于受害者而言更是可能会造成一生的伤痕,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创伤。他们本身就是内向胆小,而被受欺负会让他们产生恐惧,焦虑,还有更多的不安全感,更严峻的是有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可能。
网络暴力,由于网络的出现,让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而这份权利,却让一部分人有了不负责任的可能。网络造谣,是最不需要付出代价而可以最大化的伤害别人的行为。由于网络上很多行为都无法实名化,所以有了很多的不负责任的言语,很多发言都口无遮拦。而面对这一些不完整的,所谓的“真相”,很多的网民就开始将自己至于道德的制高点上,他们只顾按照自己所想的情节来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质”,而不顾真相是什么。其次很多的网友表达的一些观点是有一些从众的意味,而这种心理会被一些人所利用。而备受网络暴力压迫最严重的是娱乐圈,因为一些利益的驱使,会有一些“喷子”,甚至有的人可以靠这个获得收入。
面对着这么多的“黑暗”,在成长中的我们会产生许多的恐慌,我忍不住的想要去问“世界,我该与你如何相处”。成长的经验告诉我:面对看似不是那么美好的事情,更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面对校园暴力,我们不要恐慌,第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去寻求学校,家长等人的帮助。面对这种情况,切忌不发声,认为“老实”就可以解决问题,事实是他们会变本加厉。而在网络中,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当自己的权益受损时,要及时的寻求法律的帮助。再者,在没有认识到真相时,不要盲目的加以评论,这可能会给无辜者带去伤害,但这不意味这我们始终沉默,不发声。我们有发声的权利,社会需要我们发声,同时更需要我们理智的发声。
任何事物都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黑暗的那一面。面对“黑暗”,仍要保持一颗理智的心,我想,黑暗或许会转化成光明。最后,我想说:世界,我想和你好好相处,愿待你如初。
【篇二:校园暴力读后感】
今日,我们在校园观看了一则新闻报道,讲述了受害者小燕被群殴的校园暴力视频。这件事情的主使者是初中身为班干部的小雯,根据网上的那段视频,我们清楚地看到小燕穿着一件牛仔服跪在地上,旁边的人时不时用脚将她踢倒在地上,还一个接一个扇他耳光,这真是令人惊心触目!使人不觉联想,她们之间到底是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啊!
随着案件渐渐浮出水面,我们才得知:那是几年前的一些小矛盾,小燕到小雯的班级管纪律,小雯是班干部,却带头吵闹,小燕不经意说了她一句,多年以后她仍耿耿于怀,所以才有了那段震惊网友的报复性视频。
案件发生后,小燕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我想,即使身上的伤全愈了,留在她心灵的创伤却是永久的,参与这次殴打的孩子的家长纷纷来医院道歉,受害者家属情绪失控,换在谁身上谁能接受的了?
这不仅仅是一次暴力事件,据媒体报道,参加这次群殴的孩子,全部都是未满十八周岁,有的仅仅才十二岁,她们与小燕素不相识,却对她大打出手,这难道不是人性的扭曲吗?
看完这段报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故事令人深思,是什么导致校园暴力频繁发生?我想是有多种因素的,主要是父母和孩子沟通太少了,小雯最终没露面,但警方察明,小雯的父母离异,她是跟着爷爷一起生活的,爷爷耳朵几乎丧失听力,也许是这个原因使小雯渐渐走上歧路。
警方这回解决了这个校园暴力,还指不定会有多少类似的暴力事件发生呢?治标不治本,是没有用的,主要还是在于家长的教育发面,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差,需要家长们跟他们多沟通,多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言正道,做个社会文明人!
【篇三:告别不文明,拒绝校园暴力】
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在日常生活中,对长辈的尊称,对晚辈的爱称,与他人见面的礼仪,等等,这些都是文明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却发现,虽然科技在不断地发展,但是文明却没有在现代人的言行举止当中如科技进步得那样明显。尤其在90、00后之间表现突出。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有利控制了中国人口居多的问题,而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每家每户只有一个孩子,因此,这些集家长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们,在走出家门进入校门后,表现出自私、叛逆、目无尊长等等,一系列不文明行为尤为明显,这难道不是文明落后的一种表现吗?国外的一些旅游景区,为什么写着禁止中国人入内这样的中文字牌,很简单,因为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的文明素质太低,在人家的景区刻上“XXX到此一游”。我们觉得很光彩吗?不是。这是在给自己的国家丢脸。看!这些都是不文明行为,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详说了。
之所以校园暴力发生,除了孩子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理,除了自己的利益外没有他人,因为争执、自私,于是校园暴力就产生了。
不文明、校园暴力二者紧密相关。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就一定要纠正孩子们的不文明行为,家长们要让孩子的眼中看到的,不止是自己,还有他人,学会分享,学会宽容,才会彻底制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其实不只是孩子们,中国十三亿的人都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文明,心中有宽容和爱;当我们走出国门时,心中要有国家。只有小家的文明,才有大家的文明,只有小家强大,才有国家的强大。(指导教师:吴明月)
【篇四:人心之所在,思想之高度?】
都说人与机器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是有心,有思想的生物。正因为有思想,人才创造了机器,换句话而言,人类可以说是机器,人工智能的父母。但现如今有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会与自己一样有思想,学会去思考。对此,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比起人工智能会思考这一点他更害怕人类会像计算机一样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我想,人最可怕的莫过于忘了心之所在,忘了思考。
不难看出他的担心是有原因的,回看当今社会,人们的行为有很多都过于冷漠。问路时,别人的爱搭不理;窘迫时,别人的冷眼旁观;犯错时,别人的嬉笑嘲讽。试问,这些人的心在何处,同情心在何处,思想的高度又在哪里,看着街上的人一个个形僵就木,真的宛若一个个机器人在这滚滚红尘中奔波。更明显的就还如手机问题——“低头族”。
“低头族”们的眼中只有手机,饭桌上常常可以看到他们低头的身影。人与人本可面对面交流,却选择了手机。或许有人会反驳说手机也能拉近人心啊。远在他乡还可以与亲朋好友通信,同样,手机也能拉远彼此的距离。当别人想与你亲近时,你低头。这在别人眼中,你就想个机器,只做着玩手机这一件事,旁若无人,心无外物,感受一下自己的温度,与他人接触时是不是温暖的,再摸一下人工智能是不是冷冰冰的。本质上就是人心之所在,但现在它可能要打个问号了。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番景象:那是一个寒冬里,一个衣着单薄的老人在乞讨,在拾荒,来往匆忙的人没有一个停下来关心一下这位老人,用现在的话说,他那时内心的阴影面积已经不知几千平方米。库克的担心由此可见一斑。
再论思想层面,价值观层面。我们都很清楚的校园暴力和网络议论的风潮。“校园暴力”一词想必不会陌生。而罪犯是那不正确的观念,施暴者以暴力为乐趣,享受着施暴的快感。受害者没有意识去反抗,造就这些的莫不是正确的思想观念。思想层面上的高度及意识在哪里?除却校园,网络上也存在着这样的“思想缺乏患者”,他们喜欢一味地跟风而缺少自己的思考,看到别人去批判某某,他们也去批判,他们没有自主判断的能力,他们的思想高度在哪?
此类种种,皆在指出人极有可能成为“计算机”般的存在,正如库克所担心的一样,人类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该当如何?我不由得想问人心之所在呢?思想之高度呢?然而,要想改变这一切,我们是不是要从自身开始,自查一下,避免成为像库克口中那样的“人工智能”呢?
【篇五: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
“燕子再渴,也不会喝地上的脏水,体面的人就算断了手脚也不会去要饭的。”“你生活在光里,你就觉得整个时间都是光亮的!”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印象最深的一句对话。
本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高中的女学生易遥因为家里条件并不好,总是受到同学们的轻视。而易遥本身又性格内向,这也成为了因校园欺凌事件而转学的唐小米的校园暴力。后来又因为其他原因使易遥患上了疾病,这使整个学校的同学都嫌弃,欺凌她,泼她墨水,还当面称她为病原体,甚至将易遥拿去治病的钱拿来买蛋糕吃。有一个名叫谷丹的女孩,她想帮助易遥,可却被身边的同学拦了下来,她也只好就此作罢。可就再易遥身处无助之时,同校的顾森西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顾森西这个人十分有趣,他的自我介绍也总是千奇百怪,从刚开始的“你好我是顾森西,西是影视歌三栖去掉木字旁的西。”再易遥绝望时又变成了太阳从西边升起的西,当易遥悲伤的说他终究不是希望的希时,他笑着说“其实,我也可以是希望的希。”这么一个阳光的人来到了易遥的身边,告诉她不要一昧的胆小怕事,要学会反击。这导致易遥的生命中就像出现了一道光,她变得逐渐开朗起来,可又因为一封短信,导致易遥被大家误认为是杀害顾森西姐姐顾森湘的凶手。她努力辩解,可没有一个人相信她,就连从小青梅竹马的齐鸣也认定了她是凶手。这些种种压力导致易遥投河自尽,她跳河的后,同校的学生想的不是易遥的安危,而是自己与易遥的死有没有直接关系。谷丹终于受不了这样的同学了,狠狠的甩了一巴掌到那个阻拦自己帮助易遥的女生身上,然后跑开了。谷丹的这一巴掌不止打在了那位女孩脸上,也深深的打到了每一位冷眼旁观,看热闹心态的人脸上。影片的女主角易遥的扮演者任敏,也因为这次的拍摄,患上了三个月抑郁症,这足以见得校园暴力的负面影响之大。
这部影片以校园暴力为主题,使的许多观众产生共鸣,所以我也不例外。易遥的遭遇使我不禁想起小学的一位同学。她因为天生骨质就比较脆弱,身体比一般人差,长的也不是很好看,这使得我们班的同学总是变着法儿的捉弄欺负她。可能当时的同学都认为这只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没有什么过分之处。但是现在想来当时冷眼旁观的自己与影片中那些看热闹心态的人不是一样的吗?我想对那位女生说一声对不起。因为就像影片中易遥说的“你们会说我不过是和她开了个玩笑,可你们却不知道你们的行为有多恶毒,你们根本不知道那对她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谷丹的那一掌,就像打在了我的脸上,打醒了和我一样再面对他人受到校园暴力时冷眼旁观的人。最后,我只想说一句,我们不愿成为受欺凌者,但同时,我们也不可成为施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