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象形的作文

【篇一:数字中的象形故事】

“1”像一根纹丝不动的、长长的木棍子,还像一根金黄金黄的薯条,但最像一根长长的、直直的电线。

“2”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或黑天鹅,“它”倒过来还像一个弯弯的汤勺,但最像一把长长的锅铲。

“3”像一个弯弯的小耳朵,“它”还像一幅让人产生幻觉的画,这幅画非常的奇妙。“3”还像一个能变化的鼻涕虫,“它”能变成“m”,也能变成两个大大的、圆圆的山洞。

“4”像我们的国旗,正在风中飘扬;它还像个正在切菜的大刀,正在切着新鲜的蔬菜呢!

“5”像一把弯弯的、锋利的大镰刀,又像起重机上的一把大钩,可以拉起重物。

“6”像一个没了绳子的口哨,要用手拿着,但仍然可以吹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7”像个锄头,能锄掉乱乱的杂草,“7”还像弟弟玩的冲锋枪。

“8”还像个双重蒸笼,很快就能煮熟所有饭菜,又像两个大小不同的“O”,互相拥抱着,非常有趣。

“9”像“1”上面放了一个“O”,又像一根木棍上绑了1个大皮球。

“0”像一个炎热的太阳,又像一个冰冷的月亮,又像一个好玩的皮球。

啊,这些数字可真有趣呀!

【篇二:当老规矩遇上新时代】

在这个事事都发达的时代,我们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的规矩,却似乎逐渐忘记了从古至今传承的老规矩。那么在这个时间中,当老规矩遇上新时代,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在中国,汉字就是完美永远不会消失的“老规矩“。汉子的演变过程时极其复杂的。从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一步一步地演变成现在这种简便易懂的汉字,但是没有完全消失的,恰恰是它从一开始就有的老规矩“象形”。这也就导致了识记汉字的困难之处,但是也因为这种象形,汉字才保留了图画般的美感。

有时候,老规矩,确实不能丢。

当汉字这种“老规矩”遇上了新时代,也出现了一大难题,汉字的输入不比英文,26个字母便解决一切问题,然而中国人怎么可能抛弃自己的“老规矩“呢?于是聪明的人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拼音联想输入法等诸多方法,拼了命也要把汉字这个老规矩请到电脑这个新事物中,在网络这个新时代发挥它一贯的作用。现在有些电脑的输入速度,甚至比过了书写,所以,当汉字遇上了新时代,碰撞出了更新的火花。

当然,中国的老规矩不止汉字这一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果说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那么筷子,便是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赖以活命的“老规矩”了。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筷子,筷子在中国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也因此,“用筷子”的规矩数不胜数。例如吃饭时,筷子不能对着他人,不能把筷子立在碗里,直到现在老人都会讲给孩子们听。

可是当筷子这个似乎永远不会变的老规矩,遇上了洋快餐大举进入的新时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正确使用筷子,用筷子的规矩也在逐渐消失,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担忧。可喜的是,央视等媒体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其公益广告中,专门展示了筷子与中国人的深厚联系,筷子不仅是一种吃饭的工具,更代表了中华美食文化和浓浓的乡情。

所以,老规矩在新时代确实不能丢,它是一种维系,一种怀念,一种传承。而新时代,它也会被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散发更多的魅力。

老规矩还有很多,比如尊老爱幼,诚信守法,待人和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很多老规矩的民族,这些老规矩遇上了新时代,有些被抛弃,更多的,则被传承,也应该被传承,让老规矩在新时代发挥作用,会结合出更好的新社会,让这个世界拥有更加醇厚的美丽。

【篇三:叹字】

轻轻翻开那一本尘封已久的字典,抚过那一个个形态各异、变幻莫测的汉字,似有一种触电的感觉,一下子穿透心脏。

汉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含义,更在象形。你看家,给我们温暖的地方,一片瓦一根梁,上顶天,下立于地,而我们在中间,吸取着天地间最好的精华。而家中有一个对我呵护备至,给我依靠的人,因为我的依附融为一体,于是成就这生命中意义深重的文字—爸爸。又因为家中有爱有欢乐,所以开口大笑,便有了喜与嘻。看着这翩然的汉字,我情不自禁,笑容满溢。

再翻下去,忽然间发现,汉字不也是传达感情的方式吗?你看,那怨念由心生,怒怼从心出,但如果愿意换位思考,那恕便不愁何处来。简简单单的方块却道出人生的哲理,即使它不会说话,也静静的散发人生的芬芳,可谓“一笔一故事,一字一世界”。

然拿起笔,想要把心中的赞叹写出,却怎么也落不下笔,只有嘴唇微张微合。这些从儿时就熟悉的汉字,如今写起来却如此困难,不禁苦笑,一阵自嘲。但我却不愿,不愿将笔放下,不愿辜负这无与伦比的智慧结晶。或许是笔尖对我的可怜,轻轻地写下‘承’。感觉那么扎眼,又讽刺不已。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汉字似是存在,但又好像退出了时代的舞台,被我们所谓的文明所埋没。人们愿意在键盘上敲打出各种汉字,却不再在宣纸上写那最纯质、最赋有本性的文字。而为了拯救这五千年的传承竟只能靠如今的科技和各种节目。停下笔,停止翻阅,一阵感叹。

合上字典,不知听到的是我的赞叹唏嘘,还是汉字的叹息……

【篇四:数字中的象形故事】

“1”像什么

“1”像老师手中的粉笔,像我手中的铅笔,也像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可以消灭怪兽。

“2”像什么

“2”像一只有洁白羽毛的天鹅,它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把它翻过来就变成了“乙”,“飞”等字都用到它。

“3”像什么

“3”像一只耳朵,也像波浪一样。把它翻倒就变成了“m”,“慢”等字的声母都是它。

“4”像什么

“4”像光头强伐木用的斧头,但是最后总是被熊大收走,所以我想熊大家里肯定有很多斧头。“4”也像菜刀,妈妈切菜的时候会用到它。

“5”像什么

“5”像农民伯伯的手推车,像一把带刺刀的枪,也像钓鱼用的鱼钩,可以用它钓上来肥美的大鱼。

“6”像什么

“6”像哨子,体育老师经常用。它也像一个铁环上面搭上一个木棍,大家知道这就是滚铁环了吧!

“7”像什么

“7”像一把镰刀,农民伯伯家里准有它。它也像一根拐杖,一些残疾人和老人都有它。

“8”像什么

“8”像从上面向下看的滑板,也像警察用的手铐,坏人被警察捉到的时候,手上都会拷上它。

“9”像什么

“9”像一把扇子,夏天会用到它。它也像一根“头”大的火柴,肯定能烧很长一段时间。

“0”像什么

“0”像一个鸡蛋、炮弹、足球、篮球,也像一颗珍珠。假如它很大很大,那么它就像太阳、地球、火星、木星,和圆圆的月亮。

【篇五:戏说汉字】

前几天在书上看到一则趣味小故事。有个人去朋友家作客,敲了几下门,不见朋友来迎接。这人很奇怪,大声叫喊了一阵,朋友才听到,忙开门让他进来。他一打听,嗬!朋友正打算把院子里一棵长势良好的古树砍掉。他大为不解。朋友解释:“院子方方正正像口字,树就是木,口中加木便为困,太不吉利。”这人听后想了想,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比划起来:“其实我觉得,砍掉了树后反倒更不吉利了。”朋友不解。“你看,砍了树,院子里只剩下人,口中有人,不就变成了囚了吗?”

仔细思索,中华文化中的汉字确实博大精深。自从秦朝统一汉字以来,两千多年过去,字的笔划越来越少,其中深意却丝毫不减,比起英语中的26个字母组成的各种单词,汉字更加简便且变化多端。怪不得有些初识汉字的外国人会大呼“中国字就像画一样”呢。

古人有“六书”的说法,即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汉字的构造方法。象形字是用一个图表示一个字,比如“日”“月”“山”“目”等。指事字是指一些不是实在的东西用象形加指点的符号来表示,比如“上”“下”“左”“右”等。会意字是用几个象形符号拼成一个字,如“从”“众”“苗”等。形声字则是合体字,用一部分表示字义,另一部分表示字音,如“符”“指”“故”等,我们现在用的汉字,一大部分属于形声字。假借和转注通常被认为是字的使用问题而不是构造,在此不多做交代。综上所述,汉字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很多时候它出自于我们的生活,浅显易懂。

虽说如此,其间包涵的深意依然值得我们深思。“盲”字由和“目”“亡”组成,因为眼睛死亡所以“盲”。“氓”由“亡”和“民”组成,为非作歹的亡命之徒即为“氓”。由此类推,“忙”和“忘”不就是没心或心死了吗?现代社会,人们每天为了钱而忙碌奔波,匆匆的脚步中人与人的隔阂逐渐拉大,猜疑与嫉妒油然而生,以至于忘记了内心深处的那一份纯真善良——这和心死又有什么区别?

我们当下使用的简化汉字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目前港台地区仍使用汉朝简化而来的汉字,我们俗称繁体字。前一阵有人叫嚣还要再简化汉字,个人认为当前简化汉字书写方便快捷,而且基本能秉承传统,不宜再进一步简化。也省去手机微博笑话上说的:“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兒无首,飛单翼,湧无力,有雲无雨,開関无门,鄉里无郎……”中的尴尬!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文化底蕴的一环,老祖宗将他们的智慧暗藏其中,那是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加以思考,展现其中的熠熠光辉!

【篇六:数字中的象形故事】

“1”像什么

说起“1”呀,它就像一根油条,一粉笔,一支铅笔,它还像一根火柴,还像直直的电线杆,像一个准备回家的人。

“2”像什么

“2”不像“1”那样,“2”脑袋弯弯、长着短尾巴,身体是长长的,有人觉得像一只在吃草的长颈鹿,可我觉得像一只正在游水的鸭子。

“3”像什么

“3”像两个小朋友说了几句悄悄话,然后拉勾,拉完勾后,又发了誓,要做永远的好朋友。

“4”像什么

“4”非常爱数字国里的任何一个朋友,见到谁都敬礼,尤其是星期一的时候,“4”就变成了一面国旗,来到了我们的校园。

“5”像什么

“5”像什么呢?“5”就像一个挂钩,上面可以挂许多东西,比如可以挂衣服,可以挂袜子,还可以挂书包等等。

“6”像什么

“6”就像一个有着啤酒肚的人,肯定平时光喝酒,说不定,“6”的家里有许多箱啤酒。“6”还像企鹅,一个挺着啤酒肚的企鹅。

“7”像什么

“7”像一把镰刀,用这像镰刀的“7”割草,肯定会很快,还像一把斧子,光头强拿着它砍树,不过,最后还是被熊大和熊二收拾了。

“8”像什么

“8”就像一只葫芦,说不定我就能看到葫芦娃了呢!不过,别幻想了。

“0”像什么

“0”就像一个鸡蛋,像爸爸的大嘴巴,还像一个大山洞,里面住着许多乐于助人的“小精灵”。

【篇七:数字中的象形故事】

“1”像什么

“1”的样子,像老师手里那根粉笔,还像我们手里那根铅笔,像一根绳子,像一根铅笔芯,还像一根油条。

“2”像什么

“2”的样子也很奇特,像一个人跪下磕头,还像一只小蝌蚪,还像一个吊钩,还像一只白天鹅。

“3”像什么

弯弯曲曲的数字“3”,像汉字“了”,像两个钩子挂在一起,还像我们人类的耳朵。

“4”像什么

“4”可是最有礼貌的数字,它的样子不像在敬礼吗?它的样子还像光头强的斧头,还像一面小旗。

“5”像什么

“5”呢,像一只大大的钩子,上面可以挂许多衣服。

“6”像什么

大大的啤酒肚就是“6”,它一定是吃饭时喝了太多的啤酒。它的样子还像一只企鹅。

“7”像什么

“7”的样子,像农民的锄头,还像斧头。

“8”像什么

“8”的样子像一个小葫芦,还像两个“o”拥抱在一起。

“9”像什么

“9”呢,“9”像一把勺子,它还会翻跟头,翻过来就是“6”。

“0”像什么

“0”像一颗鸡蛋,还像皮球,像篮球,像足球,像弹力球。

【篇八:汉字的魅力】

它们是中华民族的代表,它们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它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就是汉字。

汉字通常有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四种结构。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例如: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形声文字是指“一个由两个或多个部首组成的字,他的读音与他部首里的完整子读音相似”例如:躯与驱就是一组形声字。

会意字指的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例如:婚,古代入洞房在黄昏时期,是女儿出嫁。这个字就可以根据意思来写。

汉字跟世界各国文字比起来,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隶书到楷书,没有哪一个演变过程不该去细细品味。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仿佛天生就有诗的灵性,这些有感情,有声音,有气味的小精灵,怎能不诱发你写诗的兴致啊!

这几年,我国明显加大了对汉字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的时代,锻炼了几根手指,却让人们忘记汉字的写法。所以,为了不让汉字在互联网的时代流失,在各种频道都有《汉字听写大赛》,《汉字英雄》等等,在北京高考语文提升到一百八十分等等够可以体现出国家对汉字的重视。

现在我国有大多数人在学英语,报各种各样的英语补习班,因为人们总觉得我们是中国人,说的汉语已经很熟悉了,绝导致现在有大多数人已经开始淡忘我们的汉字,出现提笔就忘得现象。可那二十六个英语字母并不具有感情,声音,气味。我并不是盲目的维护汉字,而是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深深打动了我,在我学习了一些西方文字后,我是越来越惊叹中国汉字的无与伦比和盖世无双了。曾经有一个外国的小朋友,看到“明”这个字后,就能立马说出“太阳和月亮在一起了。”是啊!“明”就是代表亮的意思。就可以更加体现出汉字的魅力了和形象了。

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趣妙横生的歇后语令我开怀大笑;妙语连珠的诗句使我心旷神怡;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我成长;铿锵有力的语句激励着我的斗志……只要我们多了解汉字,用心去体现,就能得到它的知识与财富!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热门推荐
1那份逝去的友谊
2难以割舍的父女情怀
3我记得 ,好像有一场停了的雪
4走过桃源
5碎片化生活的利与弊
6今天我下厨作文300字
7鼓励——力量的源泉
8荆轲
9记忆中的味道
10快乐的运动会
11化被动为主动
12为天使竖起大拇指
135·4演讲比赛演讲稿
14不一样的刚柔
15读《冰心百岁》有感
16百花园
17有趣的一日游
18荆轲刺秦王
19蓝花楹的孤独
20站在十字路口作文
21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
22我的烦恼
23遇上碎片化生活
24我们班的同学
25佳宁,我想对你说
26猜猜他是谁作文
27阳台上的玫瑰
28我心中的桃花源
29白色逆行者
30校园的早晨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