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乡话的作文

【篇一:童年趣事】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愉快的童年,因为长大后童年将会成为自己的回忆,也很怀念往日的场景。因此,不让我的童年有遗憾,我打算记载一件最有趣的事情。

在我3、4岁时,有一件特别好笑的事情。假如你问我,我为什么会记得3、4岁时的事情,那么我的妈妈就是特大功臣了。听我的妈妈说,我只有3、4岁时,我生活在我的外婆家里,并且和我的表弟打打闹闹。有一次,我和我的表弟一起玩着小玩具,并且一边玩还一边朝舅妈的房间里走。其实,我想应该是我的表弟想找妈妈了,就把我引到舅妈的房间里去了。因为我的表弟一进到舅妈的房间就开始在那里蹦来蹦去的,原本我觉得我还是玩自己的小玩具好了,但是出于小孩子的好动心和好奇心,也跟着他一起从房间门口蹦到窗户边,又从窗户边蹦回房间门口。也许感觉不太好玩,我和我的表弟甚至爬到床上,开始跳跃模式。而且床上有弹簧,跳起来比较高,也比较刺激,导致我们在那里大声地喊叫。

但是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因为我们大声地喊叫,使舅妈无法工作,就想办法来让我们离开,原先是哄我们出去的,可是我们无法自拔,没有听清楚。结果,舅妈想到了一个歪点子,因为她露出了“狡诈”的笑容,我们当然是不知道的,舅妈便出其不意地喊了一声:“蟑螂来了,快跑啊!”我停止了跳跃模式,愣了一会儿,看见表弟拔腿就跑,我也赶紧跟着他一直冲到我的妈妈身边,嚎啕大哭起来,表弟看见我哭他也跟着我一起哭起来,我们两个就像唱二人转似的。可当我看见舅妈和我的妈妈哈哈大笑时,我停止了哭泣,回想起舅妈刚才说的话,有一处地方不理解,便问妈妈:“妈妈,妈妈!蟑螂是什么呀!”妈妈听到我的问题,便忍住笑声跟我说:“蟑螂就是我们家乡话的‘曱甴’(gatzat)啊!”大家听到这句话后都哄堂大笑,我只能跟着他们一起傻笑。

这件事情告诉我时的第一感觉是我那时好傻啊!不过,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度过的吗?因为童年是天真、有趣的时期,回忆起来会感叹道:“童年的我可真快乐呀!”

【篇二:我的故乡】

诗圣杜甫曾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席慕容女士也曾写过:“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从古至今描写故乡的人数不胜数,到底故乡有一种怎样的魔力,让这么多人魂牵梦萦。使我也不由想起了我那小小、小小的故乡——醴陵。

记得上小学时,语文课本上有写到一篇描写客家人的文章,那个温柔的女老师就告诉我们:“老师猜测啊,客家人和我们家乡话的语调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也许我们曾拥有同一个祖先,住在同一片土地上呢。”从那时起,我就觉得我的故乡有了一层神秘面纱。兴许在很久很久以前,林林总总的游牧先民,一茬一茬地把这里认作故乡,走马灯一样,得到又失去,融合或消亡,才有了现在的我的故乡。在我心里,像我这般大的小孩,看待故乡可能没有那么明了,那么深刻。可却也对这座城有个更多更加新鲜的描述,不似北京这等地方,从古至今的历史都千篇一律映在所有人的脑海中。

故乡所拥有的东西,其他地方也普遍都有。伴着桂花的清风,抚过青葱的山头,又吹绿了那条母亲河,最后落在了一盏一盏带着点温情的橘灯上,让人也能产生归属感。可我也羡慕过在深夜能听到海浪浮上沙滩、海风灌入小树丛的声音的孩子;也羡慕过那打小周围就坐拥名胜古迹,每到放假家乡就沸反盈天的孩子;更羡慕过那种你一说家乡,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有优越感的孩子。后来我因为读书离开家乡,才发现那些我曾羡慕的,可能依然还在羡慕,可也仅仅是羡慕,未曾想过离开那座温情小城。

每每到了大年夜,小城的习俗会更加庄重,我们都会去供奉先祖、烧香磕头,按着繁琐的礼节去做。我竟也不觉得有多烦,反而每次都会企盼。这些带着小城记忆逝去的先人和我们一直共存在这片土地上。让这座小城拥有着永存的记忆以及鲜活的血液,使小城的心脏才得以跳动,为那些未归家的人们,一直留着盏灯,告诉你,在这里你不用急着赶路;也不用拖着疲惫的身体还得去参加需要强颜欢笑的应酬;更不用把自己用一层一层的盔甲保护住。

我的故乡,很小也很大,就像生态鱼缸里的珊瑚,安放在箱底,做安静的陪衬,谁也不会在意渺小但同样惊心动魄的死亡和传承。可也总有一群小丑鱼,把它当作家,觉得这里同样是一个温暖而又坚厚的避风港。

【篇三:我最尊敬的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像春蚕,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老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

在我的成长道路中,有许多伴我长大的好老师,我最尊敬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胡映文老师。胡老师中等个子,身材比较苗条,浓浓的眉毛下面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面有着一张“爱唠叨”的嘴。相处六年,她对工作的负责、对学生的关爱让我终身难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印象中,胡老师的语文课是我听课最认真、收获最多的课堂。每次上语文课我都充满期待,她备课认真,设计精巧,语言风趣,无论是分析课文还是讲解词语都绘声绘色,旁征博引,有时为了让词语解释通俗化,她不时穿插着讲上一两句湘乡话,逗得我们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刚开始写作文,大家都不知道如何下笔,生搬硬套凑上几百字连自己都不满意,很多时候是“赶鸭子上架”,马虎应付了事。胡老师发现大家的异常和苦恼后,她并没有批评我们,而是耐心细致地引导大家慢慢来,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写作技巧:写景的作文要细心观察,写人的外貌应该有顺序……她经常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在课堂上念给我们听,告诉我们如何组词造句,对同学中写得好的文章进行范读,鼓励我们向报刊投稿。一段时间之后,同学们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好多同学的作文越来越精彩,越来越生动。《湘潭晚报》、学校《小荷博客》到处是我们班上的大作,这与胡老师的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胡老师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她对工作的敬业让我们感动。记得有一天,胡老师的右手不知怎么受伤了,绑上了护腕。上语文课时,她仍然带着手伤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她的手可以看出来很痛,手只要稍微一弯,脸上便立刻流露出痛苦的表情。可是,胡老师却依旧站在讲台上,坚持给同学们上课。看着胡老师那微微颤抖的手,我当时就流出了眼泪。

有人说师恩如山,山高巍巍,使人敬佩;有人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我们或许会遇到更多的老师,老师的恩情一定不能忘记。

小学即将毕业,在离开母校前,我想对我最尊敬的胡老师说一声:“胡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的栽培!无论时过境迁,无论天涯海角,我都会把您铭记在心!”

【篇四:蒲葵扇里的童年】

又是一个初夏的夜晚,一如既往的闷热,耳边,却少了那阵阵蒲扇扇动的风声。

小的时候,我在外公家长大,家门前有一大块空地,每到夏夜,街坊邻里们便摆上几张小桌,小椅,盛上一些瓜果,摇着手中的蒲葵扇,操着一口流利的金乡话,互相聊着近来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儿,我的童年是在这蒲葵扇中度过。

夏夜,无风,偶尔路过的风,迎面也是热的。夏夜的街道上并不像白日那样车水马龙,有的只是悠悠漫步的行人,有的只是细碎而极具节奏的脚步声。

外婆总爱搬张椅子,围坐在桌边,抱起我放在她的膝上,摇起那面大蒲扇,送来阵阵清凉。

那些大人们说的事儿我总听得云里雾里,唯有满天繁星的陪伴,和那摇动的大蒲扇。蒲扇摇动的声音是极好听的,“呼呼”一下两下,迎面便是阵阵清凉,在凉风中,夹着丝丝缕缕蒲葵叶的清香,淡淡的,便萦绕在我心中,我便使劲地嗅着,嗅着,并且乐此不疲。

在蒲葵扇中,我常举起肉肉的小手,点着一颗颗亮晶晶的星星,“1颗,2颗,4颗……”数着数着,就混了,那就从头再来……

习习凉风中,缕缕清香里,在数星的嘀咕里,幼小的我困了,也倦了,不由自主地,沉沉地睡了,梦里,是摇动着的蒲葵扇,是淡淡的蒲葵香。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我的童年一不小心从蒲葵扇中溜去了,夏夜的聊天声依在,可大蒲扇,却不在了;门前的那块空地不变,可我却离我蒲葵扇里的童年,远了……

谁说,回忆就是回不去的记忆。

我说,回忆是回不去却能记起的记忆。

可我又何曾没有期待过走进记忆呢?又何曾没有希望回到我那蒲葵扇里的童年呵!

蒲扇轻摇,清香缕缕,记忆中的,是那老人搂着坐在膝上的小孩,轻摇蒲扇,是那孩子伸长脖子,嗅那清香……

热门推荐
1父爱如山
2军训的滋味
3十七岁的风
4一本好书
5二十年后回故乡
6老鼠的自述
7她给了我温暖
8感悟自然
9夏季美景
10诚信是立身之本读——读《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有感
11学生的优秀作文
12你时常令我想起
13蒲公英
14一个好玩的地方作文
15游长沙生态动物园
16有趣的小狗
17快乐的游戏
18永恒的美丽
19我的科学老师
20神奇的科学实验
21走在上学的路上
22关于家
23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24我喜欢的一本书
25看图写话哪个更聪明
26欺骗也是一种爱
27我心目中的诸葛亮
28十八年的美丽风景
29难忘的生日贺卡
30爱你,感觉真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