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唯心主义的作文

【篇一:好奇心】

我们的童年大概也就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度过的吧!碰到一切心奇的、感兴趣的事,我们都喜欢用手指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教导他要“敏而好学,上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他人的“好”,我们要览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总之“好”是事情的前提。有了“好”这个意识,才能去探索大千世界中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所谓“奇”?只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利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索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然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的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篇二:我们的时光】

一条只能向前走的路,叫时光……

我们在这条路上踽踽前行,我们有梦想,有激情,也曾失望、悲伤,泪水与笑靥交织,风雨与彩虹相伴。或许,这才是人生。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高二,不久即将迈向高三的殿堂。在这样一个人生必经的阶段,我或是我们,都有着喜忧参半的情绪。既对未来,对理想中的大学向往又期待;又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巨大的怀疑,以至于反反复复,莫名其妙的紧张起来。

其实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的我们产生这样一种情绪,简直不值一提,那是每个人必经的心理过程,那只是一块小的微不足道的人生碎片。其实我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的人,抑或两者皆是吧。我不相信整天上网打游戏的学生,考试名列前茅;我也不相信今天经过名师的点拨和指导,明天就会考上清华北大。唯有努力,唯有勤奋,唯有坚持,才有可能实现理想。

时光带着我们走,我们不得不走。在这条路上,我们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着怅然与不如意。其实很多时候,人生就像一个竞技场,我们都是运动员,我们只有以长跑者的毅力一步步坚实地跑向终点,才会找到那个属于我们的人生的焦点!

古人告诫我们什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东隅已逝,桑榆未晚”,其实我知道不管是追忆过去还是憧憬未来都是在浪费时间。现在我们只能奔跑,撇开过去和未来的束缚,含着泪,一边失去,一边寻找……

时光流逝,人的一生是如此短暂。有时候对于时光来说,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渺小的赶路的人。我不知道一辈子有多长,我只知道尽管我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一直跑向那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的地……

【篇三:系扣与选择】

人生的选择如同穿衣,最要紧的是系好第一颗纽扣。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如上面所说,穿衣时,你可以去把第一个扣子系到的二个空上,但这下面的又怎样系。这就是你在选择,一步错则步步错。直至满盘皆输,无力回天。但选择有时又是苛刻而又难以抉择的,而那时我们是否又会做出正确、完美,和满足我们自身以及所有受惠者的利益和尊严的选择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把这个问题拿到大街上去问过路的人,我预计没有几个人的回答是一样的,并全面顾及其他人。当然这不是现实的,但顾及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应该是可以办到的。但现在的人已经渐渐失去群体利益感,以自我为中心以辐射状将所给予的利益逐渐减弱,也就是所谓的“唯心主义”。在这种思维主义的驱使下,我们的下一代,不。应该是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我们就有了很强的个性和“唯心主义”,把父母的对我们的恩惠当成理所当然的,把自己当成“皇帝”、“太后”,像使唤“太监”一样指使,似乎只要有了那成绩单上的“名次”、高分就可以俯视别人,就可以对自己的父母颐指气使。

但父母似乎真的是把某些孩子当成了掌上明珠,只可捧着惯着,宁可他“十指不沾阳春水”,也不叫他“今来为君做羹汤”。一些家长在外孩子由家中老人代看,先不说隔代教育问题,但就是老人们照料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无非就是由着惯着孩子。这无疑会增长孩子们的“唯心主义”,以至使他放弃其对别人利益的思考和选择。

“为别人着想”。这句话一定有很多人听过,但面对选择时究竟我们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去选择,帮助他、亦或者选择自己。按照这个社会来说应有很多人选择前者,但他们没有经历过真正要选择的时刻,当你的朋友在生死之边,你会不会冒着死去的危险去营救他。当然很多人都会救他,但不愿去冒这个风险的人也不在多数。人的群体性让人类对于每一个同伴都十分看重,但出于对自己的生命的珍惜,把别人的生命置于“悬崖之边”的人也绝不在少数。

我们在做出选择的同时,也在影响着这个世界。如果比尔•盖茨不在当时创立微软。怎会有后来的影响世界的微软帝国。如果毛泽东不领导长征,不建立红军,哪来的新中国。

可见我们的行为影响了世界。当然不是伟人才可以影响世界。我举个例子:在西欧某个国家的大街小巷,树立着这样的一些宣传牌子“请勿随地大小便”、“请不要乱抛垃圾”、“请不要大声喧哗”、“这里禁止吸烟”。更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只用中文书写。 他们之所以用中文书写,是想警告某些没有环保意识的中国游客,让他们不要破坏环境。 可见不只是伟人的选择才可以影响世界。伟人也是人,在没有做出伟大的事前他和你我一样只是在浮世之中的沧海一粟。但我们一个微小的选择有可能影响整个世界。如果说1个人随手扔垃圾,按照1个人影响四个人的速度以几何倍下去,那将是可怕的。

所以在做决定时请三思而后行尤其是在做重大决定时。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务必在时间充沛的前提下做重大决定时三思而后行以免做出错误决定使你自己后悔。选择也是深奥的学问。

【篇四:改变论】

客观规律永远无法改变,唯有主观思想可以被改变。人类不运动,地球也仍然在自转。

人的意识无法让桃花在冬季开放,也无法让梅花在春季露面。万物有它的自然规律,是人类无法改变的。

客观与主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总会在生活中“上演”闹剧。

已知:一位同学上课不爱回答问题,其他同学总是积极、响亮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这位同学总觉得被这些声音吵得耳朵疼。

求证:这位同学向老师提议上课时点名回答,而不是集体回答,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证明:因为这位同学的想法是主观向我型的,而且他的提议不利于课堂的活跃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不合理;又因为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被看做客观环境,由于有个人的不适应而去改变环境是不现实的,逆于客观规律,所以,他的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我们常常要求别人去为我们改变,而很少去改变自己,若是每个人都存在这种想法,只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分歧与隔阂,因为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在生活中,没有无私的付出就没有温暖的收获,没有不断的改变就不能前进。所谓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过程。

如今,在网络上弥漫着一股“二次元狂热”,这股“二次元”风不是近年来才流行的,而是流行了十几年。“二次元”即虚拟世界,也称平行世界,指动漫世界。

已知:“二次元狂热”在现今非常盛行,但“二次元”却产生了十几年。

求证:“二次元狂热”现象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复杂,人们找到了精神寄托而盛行的。

证明:因为现实世界给人类太多压力,每个人都会为现实忧心,而且据统计,在中国,关注“二次元”的网民83%为20─30岁的成年人,所以可以判断出人们是在找精神寄托;又因为动漫世界符合人们对现实的想象,实现人们的唯心主义想法,近年来人口的增多,竞争的激烈,就业的不易,使年轻人为生活所忧。但他们却改变不了这客观的现实,所以“二次元狂热”近年来十分盛行。

虚拟世界只不过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那里没有条条框框,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名词;现实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它有它的客观规律,人们无法改变,它是客观唯物主义的代名词。

我们可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美好的想象,但要把握现实与虚拟的界线,人的主观意识要顺从客观规律,要因它而变,学会这种变通,会使人们更明白生活,更明白这个世界,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

热门推荐
1我的青春宣言
2难忘的“第一次”
3我的自画像
4学放风筝
5让灵魂在阳光下起舞
6我和一支歌的故事
7秋天的树叶
8迪拜游记作文
9初中生自传范文
10小蚂蚁的武功
11触动心灵的力量
12难忘的时光
13孜孜不倦
14我给自己写封信
15我的水乡
16瞬间与永恒议论文
17快乐的探秘之旅
18我们班那些事
19军训
20春天里那场雪
21校园的春天
22我想设个环保节
23感动那份真情
24那一刻,真难忘
25难忘的凤岭水世界欢乐游
26春天的校园
27读《无字图书馆》有感
28夏日清凉
29五彩的梦
30和水做游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