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充满诗意的作文

【篇一:别令生活失去诗意】

当今人们追求生活的诗与远方是那样艰难,殊不知在过去,早有那么一些人,把它过得淋漓尽致。潇洒浪漫的李白,豪放爱国的辛弃疾,以及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我们追寻的远方里。

唐宋以来,诗词成了日常。生活如此自然的充满诗意,相遇是“胜却人间无数”的欣喜,分别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挂念,儿女私情更是数不胜数“山有木兮木有枝”的真情告白、沈园“错错错”的无奈叹惋,加上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的抒情寄意,似乎整个生活全然在诗意中生长着。

今年初,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武亦姝、陈更、彭敏等人成为新一代“偶像”。中国传统文化又一次进入大众焦点,诗歌作为传统文化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发挥出了它应有的能力。用那些或是平实或是绚丽的词藻唤醒着中国人的诗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激情,让灵魂得到洗礼。

在这个喧哗与骚动的时代,娱乐至死,人们把生活都过得快捷机械化,不再有过去的优雅、随性,一切变得枯燥无味,充满猜忌伤害。过去连贬谪也是无所畏惧乐观面对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不开心不满足呢?为权力金钱不择手段,阿谀奉承。李白说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过去人们鄙弃的反而成了现在都追求。为何?

有个笑话提到,现在人们伤心会说“蓝瘦香菇”,吃惊会说“厉害了WORD哥”,不会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进步还是退步?你为什么要用这些不明不白的词替代那些真切的感情?

我很向往李清照夫妇的生活,清贫却又充满诗意和幸福,尽管聚少离多,生活兵荒马乱,暂的爱情却创造了无数凄美动人的诗篇。李清照的一生大多是愁苦与悲伤,但她仍努力把生活过得充满诗意,为怀念那个深爱的人,和他赌书泼茶的不寻常时光。

【篇二:走进诗意生活】

在书本里,在诗词中,古人用一首首诗词诠释了充满诗意的生活,或幸福,或悲伤,或豪迈,或决绝,无不令人回味无穷。

走进诗词,也就走进了他们情比金坚的亲情。走进陶渊明的亲情,那里有懊悔:“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长辈的唠叨,小时候觉得厌烦,长大才知其可亲。读懂了辛弃疾“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一家人在一起的悠闲喜乐。明白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天中,一封家书穿越战火,何其珍贵!

走进古诗词,我欣赏古人兄弟间的情谊。“朋友,以义合者。”让我明白朋友不是嘴上说说,是一同并肩,大步向前。在朋友落难时,有“锦襜突骑渡江初”的热血,兄弟的肝胆相照!在友人离去后,也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乐观祝愿。

走进古诗词,我体会到诗人们无论思家、爱国都充满诗意。陆游即使退隐,一样拥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迈。而退隐后的辛弃疾仍有“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报国之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屈的民族气节更令我钦佩!

战乱是中国历史的伤痛,但战乱中,诗人们依然用诗意之笔书写痛苦。我读懂了“卖衣得钱都纳税,病骨虽寒聊免缚”的无奈。体会着“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惊天地、泣鬼神,哀哀欲绝,难以名状。在逃亡中,“遗民泪尽胡尘里”,依然“南望王师又一年”,对国家统一、安定是多么渴望。

走进古诗词,品读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在,“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幽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希望与信念……仿佛自己也走进了诗意生活,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无论悲喜,学会用诗意表达与化解。生活充满诗意,人生更有意义!

热门推荐
1一路花香读后感
2我最熟悉的人
3杨梅
4雾中的乡村
5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有感
6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
7愧疚
8幸福与吃相伴而行
9忆家乡
10握住我的手
11我的碎片化生活
12安全放首位
13寻菇记
14吉吉的回家路读后感
15笑容的鼓励
16一封书信表孝心
17听雨
18一节神秘的课
19童年趣事
20我的那只钢笔
21我看见
22花样年华,永不散场
23太空想象作文
24皮艇冲浪记
25助人是一种快乐
26《雷锋》读后感
27忘不了那个人
28嘉陵江的日出
29我最熟悉的人
30与阳光的两邂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