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梁俊的作文

【篇一:苔作文】

苔,没有玫瑰娇艳欲滴的热来,没有牡丹国色天香的姿容,但她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不但没有自暴自弃,却像牡丹一样生机勃勃地绽放着生命的色彩。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也学牡丹开。”那是山顶上传来的稚嫩童真的歌声,飘飘扬扬那整齐的歌声承载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希望与梦想;那悠扬的歌声引领着他们每一个人从黑暗走向光明:那纯净的歌声让他们每一个人开心与快乐……

2013年,梁俊带着妻子,来到乌蒙山石门坎小学支教,那里寒冷,潮湿,闭塞,令人无法想象这些孩子们是如何度过那一个个春夏秋冬,眼神中的无助与迷茫,甚至背上一阵阵寒风吹起他们破旧不堪的衣衫时,他们的心也一次次的跌入了谷……

一把吉他让他们眼前的迷雾被一层层的掀开,将他们拉回到了光明。春日他们一同唱:“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夏日他们一同高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日他们一同吟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日大雪纷飞,他们一起唱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两年下来古诗词给予他们力量,古诗词引领他们走向光明,他们的笑容终于绽放开来,他们的眼角终于弯了起来,他们的眼里重新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诗词仿佛一剂良药,让他们再一次呈现出孩童该有的清纯与稚嫩。

“上课时唱,下课时也唱,清晨唱,日落唱,悲伤时唱,欢乐时也唱,一群人唱,一个人也唱唱到孩子们长大唱到孩子们被爱。”他们被诗词一次又一次的洗礼,诗词在潜移默化中帮助着孩子们。古诗是画与文字的结合,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陶冶着孩子们的情操,给孩子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让他们沉迷于其中。

两年的岁月可以去换一份高薪工作,两年的岁月可以去很多地方旅游,两年的岁月可以去做许多事,但梁俊带着一把吉他在那个贫穷的学校带着孩子们唱诗,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又一个外面的故事。用两年的岁月让他们成了一个个小诗人;用两年的岁月让他们有了精神慰藉;用两年的岁月让孩子们的眼中又有了希望与梦想!

天山顶上传来此起彼伏清脆的童声,那是纯净的,洁白的是最美的天籁,唱走了薄雾,之帽走了迷茫,唱走了悲……看石头后的青苔,也绽放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魅力。

【篇二:乌蒙山里桃花源读后感】

青翠的山峰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洁白的云雾在山间弥漫,轻轻的盖上这座座山峰。

新婚之后的蜜月便在这儿开始了。

看到这泥泞的道路和四面透风的教室,以及各种简陋的生活用品,让梁俊不免生起了退缩之意。但当他看到一张张可爱却自卑的孩子的脸时,他咬下牙来决心改变孩子们,将自卑占据的心重新天真起来。

夜深了,宁静的山林里偶尔有几声鸟鸣和树叶的歌声。四周的黑暗包 裹着这座山谷中的小村,一切都十分柔和,只有一间破旧的小屋里,还有看微弱的烛光,那正是梁俊在床前思考着,究竟怎样改变这些孩子,第二天,嘹亮的公鸡将这片黑暗驱散了,天渐渐破晓,梁俊高兴的跑出了屋子,跑到山头上大声的唱着,因为他找到了改变孩子们的方法,用歌,用诗歌!就这样,孩子们也慢慢学会了诗,每当夏天燥热难忍时,孩子们就聚在一起高歌“脱襟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而当山林里寂静被一只蝉或鸟儿打破时,一曲“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也在山谷间回荡。

孩子们个个都爱上了歌,爱上了诗歌,秋天满便红,层层叠叠的金黄色为这乌蒙山披上一幅诗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山头上盖满了白雪,轻柔的羽被也在山峰间营造了几分绵柔朦胧,孩子们整齐的歌声充斥着对雪的赞赏,“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慢慢的,两年时日在这山谷中消散,梁俊不舍的与这一个个小诗人分别——每个孩子都有了一百多首诗的储备量,个个都出口成诗。但梁俊认为,他成功了,因为这些孩子不再自卑,而是天真,因为他们心中还有梁俊留下的爱与光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论如今身在何处,将来身在何方。”不是每一朵花都叫牡丹,但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是王。这也是梁俊那心中的信念和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篇三:阳光】

天气初肃,云破雨来,那沉沉的雾霾笼罩着乌蒙山,群山草木仿佛都衰尽了,碧树飞花也都凋零了,树枝刺破了那高远的天空,竟不见一丝阳光透进…

那一年,背西风,残照依旧,一位手握吉他的年轻人来到了这里,可谁曾想,正是这位名叫梁俊的年轻人,让这里的乌云散尽。初到此处,他看到的便是满面尘埃的孩子,他们眼神迷茫,潇潇暮雨常掩住了他们的心,一如石阶旁那微小的苔花,渺小而没有光泽,不见天日。秋风原上,他暗暗思忖,手拨琴弦,一首阳光之诗,就此写就。

唐风汉韵,在梁俊的琴下,描摹的甘甜美好,一曲乐章,一声天籁之音响起,乌蒙山的乌云要散了。乍暖轻冷之时,他们在那旷野之上高歌,冉冉草木凝绿,草熏风暖是他们最好的伴侣。青芜小桥,音韵从指尖流淌,追逐着孩子们的笑声。竹敲秋风,柔陌小径之间,闻得十里桂香一丝丝,入心入肺,竟是甘甜怡人,不知是否被远方孩子的歌声所浸染。

阳光终在乌蒙山之中撒下,使每一朵花都似水晶雕成,每一株草都是翡翠繁生。躺在草色烟光里,从山巅吹来的风带着些许的凉意,孩子们同梁俊一起抱着膝,草丛中流溢着阳光的味道,从他们的发梢,眼眸里浓厚着,心域泛着春天般柔和的气息,丝丝落下不是隐隐的烫,而是静静地暖。

苍苍之天,阳光融化了心灵,折射出了乌蒙山本真的颜色,回眸顾盼,无人菊在空中飞舞,星星点点载着他们的歌声,阳光正好落了一地。

【篇四:阳光】

初升的太阳,映着朦胧的水雾,满山遍野的小黄花也逐渐清晰了起来,山角下的一座破烂的小学门口,一群孩子们光着脚丫,穿着带补丁的衣服,用黑黑的小手摸摸沾着灰土的小脸,围着一个同样脏兮兮的男人,那男人一边抱着吉他,一边在唱着什么,孩子们也丫丫学语起来。明媚阳光衬着他们的笑容格外灿烂。

2013年,新婚的梁俊兴致勃勃的跟他的妻子计划着蜜月,不是巴黎也不是纽约,而是贵州——贵州乌蒙山石门坎的新中小学。他们怀着一腔热血想去这里中国最贫穷的地方干点儿什么,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未来有什么。

学校已不能叫作学校了,那里十分破旧,跳蚤肆无忌惮的玩耍,苍蝇、蚊子也接连加入了狂欢。梁俊走入教室,他一身朴素,穿着运动鞋,戴着黑框眼镜,背后是一把大吉他,裤兜里小心露出手机的一角,“大家好,我是梁俊,以后你们的语文老师,”台下一片沉默,昏暗的光从窗口溜进来,看不清孩子们的脸,他们躲在黑暗里。几个前排的孩子一脸疑惑,但更多的是恐惧,也拼命想往黑暗里逃。梁俊顿时眼睛就红了,眼泪“哗啦啦”的往下掉,黑暗中的孩子和泪流满面的老师,便是他们第一次相见。

往后的日子里,梁俊夫妇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孩子们身上,他们拼尽全力把最好的都给孩子们,日复一日,孩子们也把他们当成了亲人。

梁俊知道,骨子里的自卑是这群孩子们成功路上的拌脚石,必须根除,仅仅是授课肯定改变不了什么,要从心灵出发。似乎有种魔力,山里孩子的歌声天生清澈,没有一点杂志,梁俊猛地起身,冲向大包小包中翻找着吉他,擦了擦灰,拿出了纸笔。第二天清晨,他抱着吉他,兴奋地叫着孩子们,所有人搬着小凳子,坐在校门口,阳光洒下来,孩子们的小脸微微红润了起来。吉他声响起,这首不被问津的小诗《苔》也缓缓出现在人们面前,孩子们眼里放着光,也迫不及待的跟着唱起来,纯真的歌声荡漾在整个山谷之中。

这一唱,就是两年。孩子们在学校唱,在家唱,上学唱,放羊唱,上课唱,下课也唱……除了吃饭睡觉,孩子们都在唱,笑容永远散不位了。

梁俊如阳光,照亮了整片山林。

【篇五:阳光】

乌蒙的乌蒙山,终年被大雾笼罩。这天,大雾却一反常态地散去,阳光撒在山中曲折的小路上,撒在一个个孩子的身上。突然,山里传来清脆的歌声,在山谷中不断的飘荡,空灵而悠远。

2013年,一位吉他手梁俊和他的妻子去度蜜月,他们没有去欧洲而去了贵州的乌蒙山——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那里高寒阴冷,山高谷深,并且那些留守儿童大部分不会讲汉语,梁俊十分苦恼,很久都没找到解决方法。突然有天他发现山里的孩子爱唱歌,于是他灵机一动打算教会孩子们唱古诗词,他打算上课唱,下课唱,清晨唱,日落唱,悲伤时唱,欢乐时唱,一群人唱,一个人也唱,想法很美好,可在网上却不到歌词,他一手托住腮帮子,一手在桌上敲打着,思考着,心里十分矛盾,是放弃这群孩子呢,还是……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想起了山里透风的教室,遍地的虫子,下雨便需要用盆接水的宿舍,他无比怀念城市的灯红酒绿,是那么诱人……苦苦思索后,他决定自己给孩子谱曲,教孩子们一周唱一曲。一学期下来,孩子们个个都成为了小诗人。

春天,孩子们欢快地向学校走去,时不时停下,看见路边发芽的青草,便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祝看近却无”;听到树上的杜娟啼叫,便唱“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秋天,孩子们望见枫叶红了,便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看见空中飞过一排鸿雁,便唱“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梁俊便是那阳光,照光了孩子们的心田,驱走了他们的自卑,他用了两年了时间,改变了孩子的命运。

【篇六:苔的自述】

嗨!大家好!我是苔,我的生命非常卑微,我从小就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比如,背阴的小路上和山坡上,还有树干上、小溪旁的石头上、屋檐的瓦缝里,总之,是在那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田野里阳光明媚,鲜花盛开,人们欣赏、赞叹,我躲在没有人来的角落里,我是一种低等的植物,没有人会把我看在眼里。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自己,因为清代的袁枚写了一首诗《苔》,这首诗中有两句是我最喜爱和受鼓舞的,那就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说出了我的心声,我感谢他的知遇之恩。没想到我300年后,又遇到一位叫梁俊的老师,他把我送给那些山里的孩子们,那些孩子们也学会了开花,而且在电视上又送给了亿万中国人,为此让很多人感动,原来平凡也是一种伟大。

虽然没有人在乎我,虽然没有人赞美我,但是我只为生命开放,我不辜负时光,不辜负这美丽的四季,我没有阳光的照耀,但风在吹我,雨在滋润我,土壤在孕育我,我的生命依然可以灿烂,依然可以花开。

平凡的生命也是美丽的!

【篇七:苔】

无论现在身在何处,将来身在何处,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题记

凛冽寒风扑面,裹挟着泥沙划刻在这位青年的脸上,似刀锋般质问着那颗炽热的心。夕阳渐起,黄昏把天涯染得通红,与这凄凄迷迷的山雾一道,给整个乌蒙山都蒙上了一层褐色的霓裳。

又是一阵劲风,还携着几许淡淡的幽香,阵阵袭击着他的鼻腔。那青年一振,弯下腰去,只见片片湿土上零零散散地冒出几朵细小如米的黄花,纤细的腰条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如巉岩上的枯枝败柳摇摇欲坠。这世间无人知道他们从何而来,仿佛一个被上帝遗忘了的角落。他缓缓站起身,挺了挺胸膛。他犹豫过,徘徊过,失落过,甚至想要放弃这一切。可他眼中依旧眸光熠熠,仿佛看见了心中那片最美的理想。

他叫梁俊,一位普通的吉他手。2013年秋,他携新婚妻子周晓丹决定来一场特别的蜜月之旅。他们翻山越岭排除万难来到贵州乌蒙山新中小学支教。尽管山路崎岖,梁俊依然没有忘记带上他的吉他。青石板上,絮柳灯旁,他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唱着古诗词。手指如欢快的舞女在琴弦间蛊动,明亮的歌喉与细碎的春风此消彼长,一幅写尽晞翼的画卷。两年的时光,日复一日的高唱。唱过了春夏秋冬,唱淡了悲欢离合,歌声随日出而激昂高亢,随月满而婉转低沉,明媚的歌喉洒满了整片山谷,前村后宅,仿佛一旦响起就永远不会停下。

当两年支教期满,再度回首这段荏苒时光,他惊奇发现,孩子们各个都能出口成诗,提笔成文。梁俊还在社会上众筹十五万,一本名为《乌蒙山的桃花源》便应运而生。这些歌让乌蒙蒙的乌蒙山亮了起来,骄傲的熊熊烈火将孩子们的心灵照的通透。

即使默默无闻不为人知,即使千夫所指众所纷云,即使大好的青春年华只能在这片鲜无人知的土地里埋葬也心甘情愿,无困无悔。也许唯有舍弃那蓝天白云振翅高翔的鹰,在戈壁为理想撒下一片希望的种,抛下了名与利的网,每颗渺小如苔的心灵都能开出玫瑰般的艳丽与火热。

山花烂漫,随歌而舞的燕子为这万家烟火添上几抹来自天堂的宁静与空灵,天地万物似化作缕缕歌吟飘荡,惊动了四野的昏黄。诗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热门推荐
1我家的“不速之客”
2用微笑叙述属于自己的语言
3中国八大诗人
4给自己的一封信
5芳华观后感
6清明节扫墓
7愿与你同行
8八年级作文
9我家的多肉
10体育老师
11我的同学
12狐狸和乌鸦续编
13春节优秀作文
14我喜欢唐诗宋词
15钢笔的自述
16疫情宅家须惜时
17描写植物的作文
18课程表上的争吵
19友谊之花常开
20我进步了
21就这样慢慢长大
22制作桂花糖
23又到薰衣飘香时
24温情温哥华
25幽默的她
26幸福的味道
27一分钟的仰望
28《狐狸和乌鸦》故事新编
29记叙文作文
30一场大暴雨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