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糖画】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民间工艺,比如精致的糖画,有趣的吹糖人,精美的剪纸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糖画了。关于糖画,我还知道一个传说呢!
相传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特别爱吃黄糖,但吃法却与众不同。先把糖融化,再把它倒在桌子上,最后做成漂亮的图画。他的手艺深受皇上喜爱,一直流传至今。
今天妈妈带我去河坊街我看见一个摊位前有许多人在围观,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原来是在做糖画呀!只见一位老爷爷手拿着一把盛满糖浆的大勺子,灵活地在画板上往左一挥,向右一洒。在画板上灵活地挥动,再用木棒把眼镜点好,一直栩栩如生的小小鸟就呈现在了画上。老爷爷又抽出一根竹签,在糖浆里滚了几圈,把它放在已经画好的糖画上,等它冷却了只好再拿起来,一副糖画就大功告成了!我拿着买来的糖画,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真是太美味了!我非常敬佩那些身怀绝技的艺人。
看着手里的这幅糖画,我不禁心中感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丰富,人们居然能把糖浆变成精美的图案,而且还栩栩如生。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多爱惜啊,我以后也要认真地学习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篇二:美好的一天】
下午了,我去游泳,水被下午的阳光捂得暖暖的,我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进水中。然后头向水里一钻。我连游了两圈后把手搭在池边身子便浮了起来,我望着这片池水:金色的阳光洒在水面上,似在为水铺一匹金黄的绸缎,却并未铺完,水蓝的布上有着几条金黄条纹,共织成了世间最美的布。
我轻轻扬手一挥,水珠像雨点一样滴滴答答落在水上,绽开一朵又一朵的水花,仿佛是水晶做的,晶莹透亮落在水中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晚上的游泳池是静谧的我在水中能听见我吐泡泡的声音:扑鲁鲁…扑鲁鲁…池边的灯亮起来了,水,就像一碗黄糖冰粉,看得人心中暖暖的。我又一次潜入水底想看看水深处是什么样的,本以为像水面一样美好的却没想到,下面是一条条金色的线,像手臂一样粗,扭曲着,翻滚着似一头猛兽狰狞地向我扑来。我想:社会中,也许有的人,就像这一样外表和善,内心却是黑洞洞的。
我坐在池边上,听着池水发出海水的哗哗声,这声音轻轻的稳稳的,像少女的呼吸声,让我舒服极了,像小夜曲。哈哈哈!这是什么声音?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群小朋友在打水仗,水珠在水面画出一个个点,渐渐地,变成一个个小靶子又像一个个蜂窝,似乎就要从里面飞出许多峰子来了。
我心想着:这是个美好的一天。
【篇三: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是个十分可爱的“小老头儿”。他秃秃的脑袋上长着稀稀疏疏的白发,同样稀疏的眉毛下,是一双能看透世间险情的智慧双眼。两眼之间长着一个高挺的鼻子,随着外公不断变老,鼻子里呼出的气息也愈发愈沉重。鼻子下面则是一双善于交际的嘴。
外公很聪明,无师自通。居然自己学会了酿葡萄酒。瞧!他又在买葡萄做葡萄酒了。一个纱网盛着许许多多晶莹剔透的葡萄,有紫、有绿、还有红。像一兜五彩缤纷的宝石。他拿起一把小刀,认真地割开葡萄,取出籽,放进大罐子里。所有葡萄都装进后,足足装了三大桶!外公先往三个桶中放了三大块冰糖,又把几天前冻成膏状的黄糖划出三块,分别放入葡萄罐子里,继续搅拌。然后外公往另一罐多加了一层白糖。我好奇地指着它问外公:“外公,为什么这罐里放这么多白糖?”“呵呵呵呵,这罐是给你、妈妈和外婆的。”外公乐呵呵地摸了摸我的头,又摸了摸那罐果汁。
盼啊盼啊!一天,外公拉着我和外婆还有爸爸妈妈来到阳台上。外公拨开葡萄皮,先为我倒了第一杯酒,然后为大家每人倒了一杯。“你们尝尝看。”外公得意地说着。四周响起“吧唧吧唧”的声音。我尝了一口,甜甜的,但随后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苦涩。“怎么样?味道如何?”外公小心地搓了搓手。“爸,下回你还是别做了。”妈妈说。大家散了,外公轻轻地叹了口气,收拾了残局。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过了几天,外公悄悄地示意我过来。“看,就在那儿,我又酿了一罐新酒。这次我把皮和籽都去了。而且-看到那层霜了没?那是我裹上去的糖。”晶莹的葡萄密密地挨在一起。罐子里有小气泡慢慢上升着。
终于有一天,外公像个小孩儿似的手舞足蹈地冲入客厅。手里提着新酿的酒。外公给每个人倒了一杯。“哇!这酒可真香!”爸爸由衷地赞叹道。外公又神秘兮兮地将我拉进厨房。拿了一瓶可乐出来。“嘿嘿,这是葡萄汁,很好喝的。你尝尝看!”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一杯葡萄汁仔细端详着。色泽那么质朴,然后把它拿到鼻子前闻了闻,扑面而来的葡萄甜味荡漾在空气中。我轻轻地喝了一小口。“真是太美味了!”我禁不住想起了王瀚的那句诗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外公的胡子会变白,身体会变老,但是不会变的是对我的浓浓的爱和他身上的闪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