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橡皮章】
橡皮,相信大家对它一定非常熟悉吧?没错,它就是那“大名鼎鼎”的清除错别字专家。用铅笔写作业,少了它,那可不得了!但在橡皮后面加一个“章”字,意义可就不同了。“章”,顾名思义,就是印章。
橡皮章,它是需要我们将它刻出来的,与雕刻差不多。不错,它可不是随随便便拿一块橡皮就可以刻的,那是要用专门的笔刀,橡皮砖刻的。
刻橡皮章也要一点技术的,将想刻的图案临摹在硫酸纸上,再放到橡皮砖上,印好后,把硫酸纸拿走,图案清晰可见。接下来,就到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使用笔刀。先用笔刀在外轮廓沿着线刻一圈,不能垂直下刀,一定要保持一个斜度,有坡面。刻好周围的一圈后,把切斜的那面去掉,和刻外围一圈时的笔刀的斜度,呈v字形。雕刻内部,也一定要保持倾斜度。最后将多余的部分用笔刀割去,可以先画一条线,再沿着线刻,这样会比较整齐,就大功告成啦!
刻橡皮章可以拿来消磨时光,打发时间。做完作业以后,拿出来刻一两个,会觉得全身舒适,轻松自在。当然啦!不仅可以刻美丽的图案,还可以刻漂亮的字体,蘸上各种不同颜色的印泥,印在白纸上,你会觉得橡皮章还真挺好玩的!
要想刻的好,当然就只有多刻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嘛!虽说本小姐也才刻了不久,但也已经完全了解它了。既有用又可以玩,怎么样?有没有心动,刻一个试试?
【篇二:剪纸】
今天,我早早来到了作文班,听说今天作文班有一个剪纸活动,为此我还特意去商店挑了一把手工剪刀。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对我们说:“剪纸是我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汉朝,发展于南北朝时期,兴盛于清朝。”老师话语刚落,同学们渴望的目光便纷纷投来,“那我们今天的活动是不是与剪纸有联系呢?”一个同学提出疑问。“聪明!”老师回答道。
不一会儿,我们的高校长拎着一个大口袋上来了,给每个人发了三张红纸,我拿起一张纸就开始剪了一个最简单的“喜”字儿。我先用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喜”字,然后用剪刀把“喜”字儿剪下来,本来以为就要大功告成了,但是却剪出了八个“喜”字。我知道要写半个“喜”字儿,又拿了一张纸继续剪了起来,但是,两个“喜”字却分了家,我彻底泄气了!这时,校长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剪了两次,都没有剪好”我哭丧着脸说,希望从校长这儿得到一些安慰或帮助。校长笑了笑,和蔼的对我说:“没事的,要注意观察,这就是剪纸的魅力所在。”后来校长教我把一张纸折成五折,在上面画了一个五分之一的星星,把星星外边儿的多余部份剪掉,一展开就变成了一个五角星。我把剪好的作品粘在一张白纸上,一个新作品就诞生了。
接下来,我向校长要了一张刻纸和一把刻刀,按照画好的线刻下去,但因为我的失误,把阴刻和阳刻弄错了,所以一张印米老鼠图形的剪纸刻的四分五裂,只能重刻。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拿起了刻刀动手操作,一个又一个的作品从手中“复活”了。
我喜欢剪纸,因为它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和手工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