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共享单车自述】
在一阵卡车的轰鸣声过后,我和其他的共享单车们一起,被投放到了这个拐角处。我慢慢睁开眼睛,打量起自己的躯体。崭新的黄色喷漆在灯光下十分有光泽感。我就是这片街区最美的共享单车——“小黄人”的造型使得我在这些长得一模一样的丑八怪中脱颖而出,也很快吸引到了第一任使用者。
那是位很文静的姑娘,长裙飘飘,眉眼弯弯。她白皙的手抚摸过我的全身,我能感受到她指尖的轻颤和内心的喜悦。
“是小黄人的限定版,真的好萌!我真是太幸运了!”这话我爱听。我得意地昂起了头,哼了哼几声便带她上路。
路上遇见了我七大姑家的共享篮球和八大姨家的共享雨伞,他们无不被我那美妙的身影所吸引,直勾勾地盯着我看。这使我整个车都轻飘飘了起来,宛如行驶在云端。
安稳地把那姑娘送到了目的地,她将我规规矩矩地停在白线内,愉快地离开了。
第二任使用者是位上了年纪的大叔,他眼中闪烁的精光莫名让我有些不舒服,不过本着职业操守,我还是载着他上路了。
他骑着我一路飞驰,又是超车又是闯红灯,让我十分恼火。不一会儿,他一个拐弯,便把我带进了小区。我眼睁睁看着他从家中拿出一条沉重的铁链,将我锁在了小区里。
我的大脑中一片空白,惊慌与无措使得我全身微微战栗着,接着滔天的怒意便席卷了全身。他怎么能够?怎么可以!将我锁在这暗无天日的角落!我本该在宽阔的大路上肆意快活地飞驰着,怎么能够如困兽般,被禁锢于此!我本该为更多的人服务,怎么能只为这个自私的人而浪费余生!我不甘。
可这种不甘,在日复一日单调生活的冲刷下,渐渐变成了绝望。我抬头望向逼仄的天空,忽然想起了我原来待过的拐角,想起了那位文明又美丽的姑娘。
喧闹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循声望去,一个扛着摄像机的男生和另一个年轻小伙儿正和那自私的混蛋争执着什么。那小伙儿手中拿着大钳子,作势要剪断我身上的铁链。那混蛋挡在我面前,嘴里嚷嚷着什么。
“不许剪,不许剪!这我的东西!”
“你的东西?这车是共享单车,每个人都应该善待爱惜的共享资源……”
我呆呆地站在一旁,心头抑不住淌过一股暖流。虽然我们只是单车而已,只是为了人类而工作,但终是有人在保护着我们,关爱着我们……
我又回到了那个街角。原来那些丑家伙们也走得七七八八了。我望向都市繁华的夜景,一时竟不敢相信自己已经离开了那个地方。长时间的日晒雨淋,我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光鲜亮丽,不禁心里有些淡淡的惆怅。不知那姑娘再见到我,会不会厌恶嫌弃我呢?她……怕是早就不记得我了吧。抵不住浓浓的倦意,我坠入梦乡。
剧烈的疼痛使我从梦中惊醒。定睛一看,两个穿着破烂的人正在拆卸我的车篮!哦天呐!他们在肢解我的身体!疼痛使我全身发出尖锐的嘶鸣!我想要逃跑,却挪动不了身体半分!
他们拆下了篮子,又将目光盯上了车座和链条。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个噩梦!不,比噩梦还要可怕万分!一阵又一阵的疼痛使我甚至无法思考和保持意识清醒。我感受到自己的躯体在被他们一块块挖空,一块块肢解……
是因为我们不会说话,不会落泪,不会流血,才对我们这样肆意妄为的吗?可我们也有灵魂,也会伤感,也会疼痛的啊……
我终是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和这世上其他的兄弟姐妹们一样,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蒙尘,锈烂。
【篇二:碎片化】
“碎片化”是一个近来常被放上台面来深究的问题。信息时代的到来至今,这种颇具争议的社会现象不断地被剖析批判着。大多数的大众评论都将碎片化定义成一种负面的趋向——原本整块的东西被拆分成两半、拆分成碎片,原本整段的文字被划分成小的段落、甚至句子——在越来越简化中磨灭了人本该有的耐性和定性,这时再让一个人去细读一本书,精描一幅画就会变得困难。
的确,碎片化的暴露出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所有对于它的分析也都是合乎情理的。但我依然认为,碎片化作为一种因时代而生、随时代而改变的概念或者形式,是绝对有它出现并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
碎片化,顾名思义就是将事物分散成碎片的形式。现在批判碎片化的文章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碎片化阅读就是一种阅读中的碎片化。报纸、手机、杂志上的文字被精简再概括,或是分段又删节。一切无不是由于信息时代里文字信息变得灵活的缘故:当下信息流动迅速导致可处理信息不断膨胀,从中喷涌而出的文字很快就从人们可接受的范围里满溢了出来。人类接受不了太过详尽而高密度的文字,于是将它们肢解再肢解,压缩再压缩。信息尽可能地短小精湛、简明扼要、切中要害,因此碎片化的阅读成为了缓解庞大信息压力的一个必要的部分。
同时,碎片化又是必然的。批判它的言论认为它妨碍了新时代年轻人沉下心做好某件事,其实同时也是默认了将碎片化这一个泛泛而谈的大概念片面地局限在了“阅读碎片化”“工作碎片化”之类中。而碎片化其实远不止这些。例如,将大体系的知识点分成多点多条的小块单独描述也是一种碎片化。过去人类研究自然科学,一棵苹果树从树种到树苗,从发芽到开花结果都归在一块巨大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里。很久以后人们才开始将所有的研究分化成苹果的化学组成,生物结构,物理特性或是地理习性。那么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在被分别传授,相较于最初的大整体,就已经是一种碎片化了。碎片化之所以不断发展,就是因为人类的视野也在不断地拓宽着出现缤纷多彩的分支。
碎片化理应得到正确地认识和理智的申辩。或许对于青少年来说,阅读上的碎片化确实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但它不该被作为一个内心浮躁的借口,而用来阻挡信息现代化更高效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