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斜椅的作文

【篇一:浅阅读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多少次徘徊于故乡的街头,路过了大大小小的书店,店外的人行色匆匆,店内的人也是。一切似乎按下了快进键,就连空气都变得浮躁起来。

在这个渐次走向现代化的社会中,过度的现代化为人们带来了太多的便利。但同时思想在萎缩。为了快速汲取知识而进行的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浅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的粗略的阅读。

我们在不停的接收新鲜事物的洗礼,从碎片式阅读到快手等诸多手机软件吸引人眼球的感官冲击。人们在追求快与刺激的路上越走越远,裂痕也就越发显著。我们沉迷其中,以至于书架落满了尘埃无人打扫、以至于失去了对文章专研的耐心、以至于失去了与作者思想上的碰撞。

林语堂曾说:“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掠夺我们思想的罪恶更大了。如果我们失掉了思想自由,那还不如匍匐而行,承认两足走路是一个错误,而返回到三万多年前的原始姿态”的确,如果只阅读一部已被浓缩的大家作品,又如何理解、品悟其中玲珑的思想?这不就是林语堂口中的“强盗”吗?囫囵吞枣般的浅阅读正在被阅读者如同温水煮青蛙将阅读思想蚕食。失去自己思想自由的我们,即使有心也只可望天长叹其无力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们的祖先也告诉我们“书犹药也,可以医愚”。到如若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浅阅读,又如何医愚呢?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又谈何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呢?

何不让我们重拾真正的阅读,于深阅读之中,品之、味之、憧憬之。

彼时,静坐窗前或斜椅着墙角亦或轻抚案旁,轻轻吟咏唐诗宋词,品味那些野菊灿灿,归帆点点的蠡湖上的幽奇;赏读桃花流水斜风细雨的西塞山的风情;或是看着诗人笔下倾下的红独罗帐、巴山夜雨、水本秋寒、落英缤纷、衣碎山河……

浅阅读正如快餐一般,好吃没营养。它无法像深阅读一样让我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人活着,不仅仅只是活着,不单单追求果脯,不仅仅追求物质,精神上的满足远比肉体上的满足更让人愉悦。让我们一起跳出浅阅读怪圈,于深阅读中品之、味之、憧憬之。

【篇二:青春阅读】

花开一季又一季,我在树干上刻下的身高正生机勃勃地随着春去秋来而增长着。一本本书搭建着我的灵魂,长成参天大树。

——题记

阅读,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似乎跨过林木苍苍,斩杀万般蛇兽才可到达彼岸。我开始怀疑别人的灌输,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思想。就像满树枫叶终于匆匆落下,新芽初成。

不知什么时候,窗外埋下一粒种子,那是还不识字的年岁,只记得每晚入睡前,我都会坐在床上,翻着手里的故事书,看着里面色彩鲜艳的插画,选一幅最喜爱的,用手指指着,用稚嫩的嗓音对妈妈说:“讲这个,我要听这个!”在我睁大眼睛,听着妈妈讲完一个又一个故事时,窗外月光渐渐在抽芽,心中春风煦煦正温和。

一年又一年,窗外小树已长出枝条,我读着手中的书,手中的书伴着我的灵魂,它勾勒了别人的思想,却铸就了我的胸怀;它描绘了别人的青春,却雕琢了我的未来。当书不是一个具象的东西,而成了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时,就已经不是感触而是震撼了。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我曾深以为然,但或许又不尽然。人生是一本被我们恣意编撰的书,它的故事就如此千篇一律,但就看我们如何浓墨重彩。

小树越长越高,长出一片片绿叶,使那抹清雅入人心扉。我停留在书架前,像是鸟儿飞回森林,鱼儿游入大海。知识教会我成长,就像鸟儿学会飞翔,鱼儿学会遨游。看着面前一本本图书,就如处在一片宽广的湿地;而阅读,就像看岸边芦苇生长学会的坚强,就像看白鹤离去与归来懂得的感伤。于是,成长中如书般现实而又恳切的那些东西,就像白鹤从天际飞过,虽平平淡淡,却划破了韶华流年的碧蓝长空。

因为阅读,我明白了青春年少的我应有热血与拼搏。我读着书,书伴着我,我与它一起成长。

在阅读中,我见证了青春的灵魂,憧憬了似乎触手可及的梦想,我大步走在青春的朝圣路上,没有梦想的尽头,我不知会不会走到一个理想的地方。仅凭信仰,走着走着,我们老了,只剩下泛黄的纸张与当年在上面提笔写下的辉煌。

斜椅熏笼,黄昏残霞,窗外高大的树下积满火红的叶。我坐在窗边,翻阅当年读过的书,抚着上面细致的纹理,想起曾经的拼搏,即使鬓角的白发已不如当年的青丝,可我无悔,无悔读过的每一本书,无悔拼搏过的每一秒青春。

热门推荐
1彩手彩绘
2乡村美景作文600字
3我的远方与文字
4游三潭印月
5洒进心灵的雨
6有你在,灯亮着
7有趣的活动
8开心的军训
9感谢有你
10难忘的教训
11开学第一课的演讲稿
12站在青春里仰望幸福
13深秋的早晨
14印度“回去吧”
15我心爱的古筝
16春天里的发现
17父子对弈
18四季的风
19莲之美
20如果时间还早
21小城四季
22登山记
23八年级语文作文
24关于手的作文
25模范卫生员
26拔牙记
27吹泡泡
28放学路上
29我喜欢的小动物
30父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