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网聊的作文

【篇一:突围】

这是一个被网络包围的时代。

且看一年前的一则网络谣言。2012年2月21日,一位名叫“米朵麻麻”的网友在微博发布:今天去打预防针,医生说252医院出大事了,医院出现非典变异病毒。此微博在网上很快传开,引起各方关注,随之而来的更是群众巨大的恐慌,毕竟10年前的非典夺走了太多生命。2月23日,被网络谣言包围的252医院与保定卫生局赶紧辟谣,经调查为普通感冒,大家虚惊一场。

网络对我们的包围,不仅仅只是那些虚假传言,更严重的是网络已牢牢将人们包围在了虚拟世界中。

没有网络的时代,闲暇之余,人们总会去踏青,去郊游,看那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的绮丽风光,享受那碧玉妆成、绿丝万条的盎然生机……一切多么美妙。

现在呢?出游的人越来越少。本该是旅游旺季的寒暑假,人流量却远不如过去。究竟是何原因呢?调查一看,原来,许多人都被网络“围困”在家中,对着液晶显示屏乐不思“游’呢,问其因,答曰“宅在在家中有空调,有电脑,可网购可网聊,何乐而不为?”

在网络的的包围下,与家人的交流少了,与朋友的谈心少了,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少了,我们被活生生的困在了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屋外的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早已被遗忘,还有谁去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欣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春光,听取“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蛙鸣……

采菊东篱下的恬淡已经走远,闲来垂钓碧溪的闲适也不复存在,网络的包围让心与心的距离越拉越大,我们必须突围!

其实,网络的围墙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多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多想想生活的意义,我们一定可以走出网络的包围。

放下手机,离开电脑,约几个好友,带着一颗淡然的心,观长河落日之壮美,听长江滚滚波涛之声,嗅墙角梅花之暗香,品红泥小火炉的一杯新酒……

突破网络围城,与真实接轨,与自然为友!

【篇二:论观念】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充斥着许多观念。这些观念,好也罢、差也罢,都是他们人生的路标,像一双无形大手,操纵着言行,主宰着思维。

在历史课本里了解到的旧社会中国人大多是愚昧无知、甚为腐朽的,尤其是清朝,已成为了众多史学家批判的对象。“裹脚”、“凌迟”、“午门候斩”这些词汇在现代人的眼里无疑是恐怖、难以理解的。试想,倘若你见到一穿清代宫女服的男子,迈着三寸金莲,扭着纤细的腰肢在KTV里摇头晃脑,手握可乐瓶,大唱流行歌曲,会作何感想?观念不像是文化,新旧尚可融洽。观念是对人格的审判,是道德的立场。它冷漠地注视着与它格格不入者,伺机袭击。总有新的观念将旧的观念取代,观念的替换,就像人的生老病死,如此自然,无法违背。

将目光放近点,莫论千年以前,仅仅一百年内,观念的变化已突飞猛进。百年前的人们甚至无法接受在今日看起来无比寻常的彩色电视机,更不用说智能手机、电脑了。昔日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公司老板曾预言,世界上将永远不会出现有声电影,而且人们不会想看。他的观念在今天被彻底颠覆了,尚不论音效,单单抢票有时都要花上半个小时,更不用谈观众的热情了。所以我认为,观念的替变是一个无法取代的过程,是因果的循环,是思想的飞跃。

有的人,他的观念永远只局限于浅层次,不追随潮流,也不求进步。他只会给自己戴上固步自封的迂腐帽子,龟缩在角落里。忆当年清政府“闭关锁国”,就是因为观念不进步,自以为“上国”,无须向蛮夷学习,才有了中国近代一段漫长的屈辱史。学习新观念是有必要的,但一味追求新潮,就一定正确吗?不,不是的。现代社会给青少年灌输了太多新颖的观念,他们自制力差,很容易误入歧途。我仿佛看到了,许多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网聊恋爱;许多少年躲在厕所里抽烟,吞云吐雾;许多少年在KTV里生龙活虎,在考试中却愁眉苦脸……

如此看来,并非所有的观念都是好的,我们不能盲目求新,也不能一味去旧,要审清各种观念的利与弊,方能有一条明确的人生道路。

【篇三:不要让手机使情感降温】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正是网友们对于“低头”一族的调侃。自从手机的功能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大后,人们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我们与周围人facetoface的交流越来越少。我们彼此的情感在逐渐降温。

我们或许可以从一个曾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贴子中略窥一二。帖子中网友分享道:“三五好友相约聚餐,结果大家围坐桌旁,要么在打游戏,要么在网聊,要么在刷朋友圈……每个人都低着头不说一句话,场面十分诡异……”最后,这位网友调侃道:“下次聚会终于有好的说辞了:‘好久没在一起玩手机了,我们约个时间一起玩手机吧。”搞笑的背后正是反映了人们对于手机导致了朋友之间的冷漠进而冷却了友谊的忧虑。

现如今,这样的画面可以说是相当常见了:好不容易一家团聚一起吃个饭,结果长辈们却无奈地发现自己的儿女孙辈都在一个个低头玩手机;大年三十的夜晚,充斥着房间的,不是家人们愉悦的交谈,而是不断从手机中传出的提示音,提醒着人们某人拜年短信的到来和群里发的红包。手机中的热火朝天却掩盖不了现实中的冷漠,我们亲情的热度在被手机一步步的蚕食。

不光是友情和亲情,就连爱情也逃脱不了手机的魔掌。突然想起一副曾经很火的漫画:漫画中一对男女坐在桌旁,男人正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而女人则无奈的说道:“要不把你的手机绑在我的头上?这样你至少可以看看我……”现在,恋爱中的男女因手机原因导致情感破裂已不是少数,甚至因夫妻中的一方沉迷于手机而最终离婚的案例也不在是个案。连最需要两个人去交流,去经营,去维护的爱情都被手机影响,我们是不是早已经警醒过来?

放下手机吧!和朋友一起打打球,唱唱歌;和家人一起做做饭,洗洗碗;和你爱的人一起散散步,聊聊天。你将能重新体会到友谊的甘醇如酒;欣赏到家人开心笑颜;感受到爱情的细水长流。放下手机吧!我们的朋友,家人,爱人需要我们抛却手机后全身心去陪伴。

朋友们,不要让手机使情感“降温”,从现在这一刻起,放下手机,拥抱美好的人生吧!

【篇四:时代,是否在进步?】

男孩乘上了通往都市的火车,对于从小就生活在乡村地区的他而言这是多么新鲜的事啊!望着窗外的风景,树木与群山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又一栋的高楼。

他旁边坐着一位中年大叔,脸上黑沉沉的,满脸胡茬,好似一位普通的工人。他疲软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个小小的屏幕,手指不时地几番滑动。过了一会儿,他将手机收了起来,闭上了眼睛,头歪向了一边,不过不久随着一声刺耳的铃声他又将手机拿了出来。小男孩很是困惑他为什么要这样,又不像是他最熟悉不过的放牧时羊跑了,不赶紧追回来回家只会遭来一顿毒打,有必要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吗?

下了车出了车站后,不识路的他,拿着手中写着一小行地址的纸条的他有些不知所措,便拿着那纸条问了问站口站着,摆弄着手机的一位姑娘,却没想到最终获得的仅仅只是一句“没看到我正在忙吗,你自己不会查吗?”她便继续低下头去,嘴角又浮起微笑地看着那小小的屏幕。最终,男孩问了好几个车站的工作人员终于知道了他亲属家该怎么去。他很是失落,毕竟他的那些同乡碰到有人问路都是巴不得把他们直接送过去的,往往还要三番五次地说明白了明白了才肯放心。

晚上,饭桌前,男孩的几个亲属在几句寒暄与欢迎之后便坐着,盯着各自手中的屏幕,偶尔才想起拿起筷子吃一口,让男孩很是尴尬,只好一个人在那儿默默地吃。一会儿,一位仍看着手机的亲戚问起了男孩最近的情况,男孩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从前生活的单调,自己远道而来的理想,自己希望取得的一切……随着一句“噢,是这样啊,”一切便又戛然而止。

出于各方面的需求以及外界的压力,男孩工作后不久也买了一部价格虽低,但功能齐全的手机,也明白了有些通知是非应不可的,并也常常沉迷于其中。他享受着在网聊中被素不相识的人称赞的感觉,期待着他玩的游戏中的一个个活动,他一点点的闲暇时光也都逐渐被网络填满。

一天天的快节奏生活中,逐渐被一件件零散的事情所冲击的男孩才感觉自己曾经过着的生活或许才是最好的,一切都没有这么得赶,生活也比这种被手机所束缚的生活要完整得多了。但是,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那小小的屏幕了。

【篇五:那一树梨花】

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了,就翻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

远方对于我来说是满树梨花下的她——我的外婆。

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都昏昏欲睡之时。当我半梦半醒时,外婆轻声的呢喃似乎又在耳边回荡,亦真亦幻,仿佛在哄我入睡。外婆瘦削却不是生气的脸庞浮现眼前。记忆的碎片散落在脑海,我就像个拾荒者,慢慢地拼凑着……

小时候,我最喜欢呆在外婆家,因为大院中有一颗梨树。每当开花时节,满树梨花正应了“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我总是喜欢故意去撞梨树的树干,几片梨花花瓣悠悠落下,落在我的头上、肩上、手上,好美!之后我索性抱住树开始摇,看着落花的情形我不禁拍手叫好。每当我享受于花雨之中时,外婆都会跑过来制止,一脸嗔怒:“你这孩子,不想吃梨子啦?”“当然想了!把花都摇下来不是就结果了吗?”面对我一脸地纯真,外婆只好无奈笑笑摸摸我的头。

几个星期之后,满树的梨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小梨子。贪吃的我总会踮起脚去够树上的果实,青青的梨子,轻轻咬一下,酸得我直流口水。外婆看到了又会追着我满院子跑,但却从来没有真的生气过。

盼啊盼,终于梨子成熟了。硕大的梨子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像捉迷藏的孩子露出了笑脸。下面的梨子都被我摘完了,我只能望着高高的梨子垂涎三尺。外婆见了笑了笑,搬来一条椅子踩在上面,把梨树的高枝拉过来,摘下一个个果实放在自己的围裙里,对着下面的我说:“这些可都是我的咯!”下来后,外婆却将梨子一颗颗都给了我。

大了一点以后我来到城里读书,对外婆的思念也是日益渐深。但是每当看见梨树,就仿佛看见了外婆的音容笑貌,看见她坐在树下看着我玩耍嬉戏,我便沉浸在了幸福里……

如今的交通、通讯都比以前更加先进,但是学业繁忙,却也很少和外婆联系。我希望外婆健康长寿,等我学有所成,回到你身边,或者让你来到我的身边,牵起你的手,一起看那满树梨花。

【篇六:碎片化的生活——互联网】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生活,既有利于处理更多事情,也使得生活变得碎片化了。

譬如,网购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方式。过去购物之前往往会列个清单,生怕遗漏了反复确认,然后再去大商场。自从有了“淘宝”、“京东”等,购物变得的确便捷了许多。有了“微信”、“QQ”后,朋友沟通也起了变化,面对面的交流更多地被网聊所取代,路上遇见熟人,一句“***,你好呀!”,或者点点头就匆匆走开,各忙各的去了。原本需认认真真计划办一件事,现场变得更加容易,生活的“碎片化”明显。

“碎片化”的情景更多地体现在学习生活上。以前拥有较少的书,一旦拥有一本新书,可以反复看上许多遍。如今新书多了,却只有自己十分喜欢的书才有兴趣读上2-3遍,没兴趣的读到一半就放下了。影响学习生活最大的莫过于智能手机,作为最便捷网络终端,伴随网速的提升,应用软件的泛滥,在方便我们学习生活的同时,也耗去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所学的知识更多是“碎片化”的。

互联网带给我们方便,可它终究只是一款应用软件,无法替代家人、朋友的亲情。互联网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可它有利有弊,如何在合理运用的同时不受其拖累,考验着你的自我掌控能力。

【篇七:中秋的问候】

中秋节晚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吃团圆饭。爷爷让我背诵关于中秋的诗句,当我背到“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想到海安的外公外婆,想到年迈的姥爷,想到在南京上大学的堂姐。于是决定,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问候他们。

我左手啃着月饼,右手已经打开了电脑,连接QQ,打开视频,跟姐姐网聊。“中秋快乐!”、笑脸、鲜花、月饼……我发了一串信息过去。姐姐回复得很快:“好想你,小调皮!”、“过中秋还记得老姐,赞一个。”、“叫你老爸老妈带你来南京玩”。

和姐姐在网上开心地聊了一通,我又拿来了妈妈的手机。第一个电话拔给外公外婆,他们听到我的问候很惊喜,但外公一开口就问“是不是你妈妈让你打给我们的?”“当然不是,是我自己想念你们了,想知道你们中秋节在干什么。”我解释道。外公外婆叮嘱我学习要持之以恒、生活要尽量自理、过马路要注意安全,尽管有些絮絮叨叨,但听着很温暖。

然后,我又打电话给年迈的姥爷。电话接通了,我问姥爷:“姥爷,您身体好吗?”结果姥爷回答:“我已经吃过饭了!”哦,好几个月不见他,都忘了他耳朵不好。于是,我扯开嗓子大声叫道:“姥——爷——,您的身体怎么样了?”姥爷这才听清楚,答道:“身体很好,今天还吃了一整个月饼呢!”“姥爷,我祝您中秋节快乐!”“也祝你们中秋快乐!”。和姥爷说话虽然有些吃力,但很开心。他可是我们家最年长的,最值得敬重的。

中秋节,一个团圆的节日,一个思念的节日,一个HAPPY的节日!

热门推荐
1孔明灯所寄托的希望
2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3我是一个小书虫
4记事的作文
5听雨
6暖爱列车,情满人间
7执着
8冷风袭人
9我的新发现
10新加坡游记作文
11一幅美丽的画
12小河
13有舍才有得
14我们是一家人
15短暂的自由
16路在脚下
17作文忘不了那件事500字
18想起来就好笑
19给哥哥的一封信
20国庆游记
21意志力
22神奇的探险之旅
23爱与被爱——《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读后感
24留一点快乐给自己
25从新文化中心看新六横
26放风筝
27我也是一颗珍珠
28国宝大熊猫
29彩旗飘扬的日子
30暴脾气妈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