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满洛城的作文

【篇一:诗词话四季】

风吹雨淋中,拖着一身疲惫骑车回到家中。脱下湿漉漉的外衣,梁在衣架上,继而手捧一本古书坐于窗前,在墨色书香中遐想联翩……

随着红豆的悄然发枝,春雨的润物细无声,玉笛的飞声满洛城,春妩媚前来。漫步春游,观赏的不仅是绿山白川、桂花春涧。更是古人思绪的洒脱。毫无疑问,以孝闻名的孟东野对春是有所感触的,不然怎能在登科后赋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千古佳句呢?少陵野老对春更是思绪万千,昨日还称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今日便感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了。

闻着一阵阵稻香,打着一段段欢快的节拍,美丽的夏日悄然临近。这是一段属于荷与湖的时光。郑谷有言: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把湖与荷描写得淋漓尽致。依我之见,湖便是夏的舞台,荷便是这舞台上最美的舞娘。东坡居士与杨诚斋大概最懂夏日了。苏善写下水,扬善写下荷。苏轼笔下,云如墨,雨似珠;水光潋滟,山色空蒙。万里画中,小荷露尖角,蜻蜓立上头;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是的,秋在落叶流水中缓步前来。不说那寒山寺里的夜半钟,枫树林里的霜叶红,单是文人相思与送别的场景,亦是使人心怡。看那闺中怨妇,只因思念远去的丈夫,便发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伤。帘卷西风思念的人儿早已与黄花同瘦,只盼云中寄得锦书来,才方能海棠依旧,有人走在送别路上,饮尽最后一杯美酒,踏着小雨奔赴他乡,谨记朋友一声劝:“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风乱舞,鹅毛纷飞,呼号的隆冬,姗姗来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景象林人心醉。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惟有苍翠青松挺且直。墙角,几朵白梅凌寒而方,香气冷幽,只为那迎风傲雪的精神,感动。王安石似在吟咏,卢梅坡仿佛高唱,毛泽东不住点头……一代代文人骚客在称颂!

几点鞭炮声惊醒梦中人,是了,一年四季在新年的鞭炮声中淡去,记忆在剥落,残留的影像轮廓,溃散在薄雾中。

【篇二:中华诗词文化,命不应绝】

中华名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中华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现在回过头来审视我们的社会,哪里还有孔孟的淡泊宁静,哪里还有庄周的胸怀天下,哪里还有佛家的虔诚圆满,哪里还有道家的天人合一?中华文化的精髓都渐渐消失。中华儿女为什么不传承自己的文化了呢?

战国时期,有百家争鸣,九流十家,争芳斗艳。重要代表有: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主张“天道无为,道法自然”的道家。当多种思想相互碰撞,儒家思想最终脱颖而出,于是“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传遍天下,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豪杰并起,意图建立万世基业。后世的苏轼曾有词云: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那羽扇纶巾的睿智,那金戈铁马的豪气,最终都化作了“三国”二字,融入了中华文化当中。

谁家玉箫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放眼望去,又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中华诗仙,酒入豪肠,七分成了诗意,三分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你不慕名利,钟情于山水,可还记得那峨眉山月中的半轮秋,可曾梦起那宣州的孤立谢朓楼。可是黑暗包围了你,你又孤身一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然而,黑暗并不能压倒你的傲骨,只能使你变得更加豪迈、激昂!唐诗,一个响亮的文化符号,饱含多少诗人的血泪,你当之无愧地撑起中华文化的脊梁。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词,一个凄婉与豪迈的代名词,化作了中华文化的血肉,充实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

笔、墨、纸、砚皆有灵气,西游红楼钟情于灵,京剧秦腔婉转悠长。可是它在我们之间一点一点的消逝,化作了梦影,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灯红酒绿、劲歌狂舞取代了温文尔雅。中华文化,命在何方?

【篇三:春夜洛城闻笛改写】

暮色暗淡,最后一丝残阳渐渐抹去,天空逐渐被染上了红妆。这时,李白走到窗边,看着那湛蓝的天空中浮动的白色云朵,它们犹如仙子般在夕阳的辉映下在空中飘动,慢慢的,天空中繁星点点,四周的群山只显现山的轮廓,房间里漆黑一片。李白抬手关上窗子,点上蜡烛,坐在藤椅上,整理着自己往日的文章。

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这时也越升越高,夜深了,门外传来鸟雀和树叶微弱的沙沙声,李白吹灭了蜡烛,准备入睡。忽然,远方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笛声,李白禁不住站起身来,二步走到窗前,打开窗户仔细听,原来是汉代乐府的《折杨柳》。

这时,正好一阵微风拂面而来,悠扬清脆的笛声传入李白耳中,望向天空,可见群星灿烂,那颗最亮的北极星仍然悬在空中,指示着家乡的方向。李白不禁有些惆怅,又有许多日子没有回家了,那熟悉的老屋,母亲每日翘盼游子归家的身姿,一幕幕儿时的场景都在李白的脑海里浮现,那强烈的思乡之情扑面而来。侧起双耳,再仔细聆听那那清新、欢快、抑扬顿挫的笛声,还想起刚到洛城时的点点滴滴,曾经的怀才不遇,在官场仕途中的坎坷与无奈,禁不住红了眼眶,无不透露着辛酸与不甘。

曾经的种种都在李白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这时灵感突现,随即返回桌旁,拿出纸笔,借着月光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篇四:被风吹过的春】

追塑到远古时代,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刚从山西太原游历归来,途中客居洛阳,在一个春风荡漾的夜晚,听到一首悠扬的《折杨柳》笛曲,顿时起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和亲人,于是作了一首《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落春风满洛城。子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这里春天给人以一种思念之感。

春的歌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存着有别致的旋律,和一种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四季是自然世界的不朽的天然艺术品。

但我最爱的还是初春的绿,她似少女的初恋,如一抹柔情般稚嫩。蒙蒙细雨的清晨,那如云如烟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飘飘地,柔柔地,似一杯浓浓的醇酒,一封爱情的信笺,一张温柔含着泪水的少女的面孔,给人间带来许多温馨。

春天是万物复苏,希望来临的代名词,当残冬仅剩下最后一丝苍凉的时候,我的血液中涌动起一股融化冰上的春潮,让我们的大地瞬间变样。

我知道春天的风景是希望的家园。荒芜苍凉的大地因春的吹拂而展现出生机,那些被寒冬积雪覆盖的小草,在一阵风吹过,也发出了微弱的气息,无数弱小的生命在沐浴春风中争着破土而出,探着小脑袋何辽阔的蓝天进发。一柱弱小的生命会因有了春的扶持,而日益强壮,向着高大伟岸挺进。水是最了解春的美意,经过一个冬季的冻结,死期沉沉的水流即刻奏起美妙动听的乐曲。春风中,一棵小草上挂着几颗晶莹透明的露珠,在草尘摇摆,这是小草感激春天的了泪珠。

春天给我们带来李绿的享受,绿色让我们有着无限的生命力,让我们充溢着旺盛的青春气息的翡翠色彩。

春天的绿是那么纯真!春天的绿是那么可靠!那么谦虚!那么宽容!那么博大和永恒!

【篇五:诗歌伴我成长】

诗,像一束阳光,给我带来了温暖;诗,像午后的凉风,让我感到清爽惬意;诗,更像一位良师益友,陪我成长,教我真理。在诗海中漫游,我触到古人的智慧和韵味。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样一首简单的、清新欢快而又富有韵律的诗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副纯洁而美好的画卷——湖面如镜,一只鹅在水中缓缓游过,鲜红的掌,碧绿的潭,鲜明又生动,它还时不时仰天长叫,又渐渐消失在眼前。从此,我踏入了诗歌的大门——那还是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孩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让我领悟了母爱。儿行千里母担忧,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罢。这样深挚的爱也触动了小小的我,我想到自己的母亲,她又何尝不是如此,将我细心呵护着,于是我懂得了感恩。“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让我明白了何为乡愁。那悲凉凄惨的意境将我带入梦境,梦中,是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皎洁的月光下,一位古人倚窗独立,眼望明月,耳畔传来一曲《折杨柳》。那笛声悠扬、婉转,唤起古人故居的回忆,思乡之情喷薄而出……就这样,六年的小学时光悄然流逝。

来到初中,仍未停止读诗的道路。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无论前路多么崎岖坎坷、不见光明,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信念激励我前行;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为李清照的刚韧之坚,气势之磅礴而惊叹……

人类在文学的熏陶中进步,而我,在诗歌的滋养下成长。

【篇六: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你听过大自然的声音吗?可以是浆果爆炸的声音,可以是小草喝水的声音,或者是灌木打呼噜的声音……只要你用心灵倾听,就会听到最美妙的声音。

看,蚂蚁们起了个大早,正在做早操呢。“一二一,一二一……”正当它们做到一半的时候,一阵风吹来,树上已经熟透的浆果掉了下来,“啪——”,不偏不倚,正好砸在它们的操场上,汁液溅满了整个操场。这下可急坏了它们,叫它们还怎么做操啊?

转眼间,一下子就到了最难熬的中午,炙热的太阳毫不留情地夺走了原本属于大地的水份。小树无力地耷拉着枝条;花朵急忙合上花瓣,来保留住最后一颗清晨的露珠。只有河边的小草不用为水而担忧,对于它来说,水近在咫尺。它“吸溜——吸溜——”悠闲地喝着清冽甘甜的水,快乐而满足。而远离水源的花草树木们,就只能羡慕地看着小草吸足了水,伸个懒腰,沉沉地睡着了。

到了晚上,凉风送爽,好不容易熬过中午的植物们都沉浸在蟋蟀交响乐团演奏的小夜曲中,不久就陆续进入了梦乡。周围一片静谧,可突然一阵“呼噜——呼噜——”的声音打破了这份难得的宁静,原来是灌木在打呼噜,声音吵得大家睡不了觉。为此,蟋蟀乐团的音乐大师们只好更加卖力地大声演奏,盖过灌木的呼噜声,让树木们能在优美的乐曲声中继续沉沉入睡。

大自然的声音,不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情调,而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境。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吧!

热门推荐
1体育老师
2多彩人生
3寻找生活中的7
4师之目光
5我的教师梦
6成长的蜕变
7阅读最长情的陪伴
8梅花
9做饼干
10我是一颗石头
11我的家乡
12中国梦·我的梦
13发光的瞬间
14写发糕的作文
15那一刻我感到了温暖
16那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17童年趣事
18家乡的小河
19我有一个梦想
20中秋赏月
21展望新学期作文
22人在旅途
23秋之歌
24萤火虫身上的一点微光
25爱打扮的妈妈
26最吸引我的香涛公园
27我的妈妈是侦探
28享受过程,也是一种成功
29微风吹进我家
30我的季节我做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