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猪血丸子的作文

【篇一:年味】

寒假中的许多时间我都草草地虚度过去,唯有过年那几天我是真真切切度过去。

愈利年关,过年味愈浓。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阵阵浓郁的鞭炮味。从地上忽然飞向天空,就是那一个个花炮,垂直地飞向天空,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在天空中绽放,闪现出一个一个的“小星星”,转眼间又消失在黛蓝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飞跃,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给我们看,又一颗接替它,在天空中绽开出一朵巨大、闪烁、晶亮的花朵,仿佛花朵上镶满了水钻,又消失了。吸吸空气,里面有氧气夹杂着那股硝烟味,虽不好闻,但是闻着闻着也习惯了,这股硝烟味还真是随处可闻呢。

没过一会,大家都坐到餐桌上,等待着年夜饭,首先端来的是腊肉,一块块晶莹剔透,原本肉色的肉现在早已变成了棕色,轻轻咬一口,那油从嘴里往下滑,虽然肥,但却不腻。然后端上来了很多腊味,比如猪血丸子,腊肠……

不过,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环节还是收红包的时候,在大人发红包的时候,爷爷,奶奶先发,舅舅,舅妈第二,爸爸,妈妈最后,接红包的时候,小朋友们要双手接过,再说一声:“谢谢!”。其实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收完红包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讨论旧的一年发生的种种事情,趣事,不高兴的事……大家坐在一起,时而哄堂大笑,时而严肃不语。从爷爷,奶奶空中听说他们以前过年只要有肉吃就很幸福。现在我们买的灯笼,再过去灯笼都是自己做的,以前的灯笼很贵,普通人买不起,所以只能自己用纸去做灯笼。就这么听着听着,新的一年就悄然来临。

这就是我的年味。

【篇二:我的家乡】

宏伟壮观的西湖桥,生机盎然的生态公园,热闹非凡的城南公园……这,就是我的家乡——邵阳。它没有北京那么壮观,没有深圳那么繁华,也没有张家界那么如梦如幻,它只是个普通的城市。但,却有着不普通的“气质”。

夜幕降临,邵阳一位“主角”璀璨登场,用五彩斑斓的灯光把邵阳城区装扮得绚丽多姿、流光溢彩,它就是西湖桥。冬天的西湖桥就像是屹立在资江两岸的新妆丽人,光彩夺目;春天的西湖桥更如阳光少女般,散发着青春的活力。

除了宏伟的西湖桥,还有一个生机盎然的景点——生态园。生态园,走进一看,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小树苗迎着太阳卯足了劲往上长;大树们一个个高昂着头,像一位位蓄势待发的战士;旁边的小草则像绅士一般弯着腰向路人行礼……一切是那么的宁静和谐。

除了风景美,邵阳的特产——猪血丸子也是一大亮点:首先要准备猪血、油、盐、水豆腐和猪肉;其次,先将豆腐用手捏碎,再将猪肉剁成肉泥;然后把豆腐泥和猪肉泥放进一个大盆子里,放适量的油和盐,反复地揉、捏;最后捏成一个个半圆形的“蘑菇”,轻轻拍几下,晒几天,再放入烘炉里熏。一段时间后,美味的猪血丸子就出炉啦!吃的时候将猪血丸子切片一蒸,或一炒,香味扑鼻,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吃了久久难以忘怀它的口味。

当然,我家乡的景点和特产远不止这些呢,想了解更多的话就到我的家乡——邵阳,随时欢迎你的到来!

【篇三:年味】

辞去廿九的风尘,带着对三十的期望,我别去了灯红酒绿的喧嚣都市,来到了梦绕魂牵中霪雨霏霏的南国故里。

隐隐约约听见远方的爆竹声,车行驶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我不禁将头探出车窗外,故乡还是如此可爱,道路两旁的房屋在红灯笼的点缀下,俨然没有了昔日的寒酸。玻璃灯也早早挂起,在千千万万的灯火的映衬下,故乡换上了带有喜庆红色的新装。人们有的贴春联,有的做年夜饭。绵延而来的阡陌旁,田里种着庄稼,好似星星棋布。路旁时不时走来一只悠闲的狗,或鸡,一派祥和和美好。

刚卸下包袱,年夜饭却早已准备好。猪血丸子、三鲜汤、血肠、腊肉……这都是我期待已久,大城市里不可及唇的家乡味道呀!亲人们也从各地纷纷赶来。大家庭里好似有说不完的话,小孩子们也一个劲地给长辈夹菜。在酒肉的香味与亲人的笑脸中,我仿佛悟出了年夜饭的韵味、年的真谛。

饭后,屋外,万家灯火。浓浓的天幕上早已挂起点点残星,玲珑的月儿抛下温暖柔和的月光,将小村笼罩于如银的清辉之下,擦拭着这深山褶皱里古老小村的酸涩记忆。哥哥们取出早已准备的烟花爆竹,挑在屋檐上的竹竿之上,“噼里啪啦”烟花划破天空的宁静,还有清一色的。如火树,似银花。长辈们将燃放完的烟花堆积在屋外,意为“年年有余”或“开门红”。

不知不觉中春节联欢晚会的钟声敲响了,我们摆上凳子,一边嗑瓜子闲谈,一边看春晚。时不时爆发出阵阵欢笑,好一派其乐融融。

第二天黎明,大伙儿便前去拜年。来到一家,准会有人在门口早早等候着。见人来,主人便会点头微笑,拉着你去屋里坐坐。端上一盘小点心,几杯冒着热气的绿茗……临走时,小孩子们都会揣着红包欢笑归去。谁能说,这不是春节带给一年辛勤人们的馈赠?

欢笑声中,年轻轻地来,又悄悄地逝去了,虽春节的脚步走远了,但年味的淳朴美好却永藏心中。

【篇四: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雪峰山脚下,那是一座美丽的小村庄。一年四季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是现代都市人梦寐以求的美丽而神秘的世外桃源。

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大家庭,生活着汉族、瑶族、苗族、回族等以民族,其中以瑶族为主。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家乡独特的民族风俗,也正因为如此,家乡才拥有着丰富的特产。

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瑶族人,他们不仅热爱生活,而且把生活融入到音乐的世界。他们有一项古老而神奇的绝活,也可以说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片细小的竹叶在我们看来很普通,可是在他们手里却成了一个个乐器。他们把竹叶放在嘴边,不晓得用了什么魔法竟然能吹出一首首清脆而动人的曲子,让人沉浸在音乐的殿堂无法自拔,就连林中的小动物们也随着瑶族的曲子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

家乡的“雪峰蜜桔”可出名呢!同学们,你知道周总理为什么把我们那儿的桔子命名为“雪峰蜜桔”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因为我们那里的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雨水充足,日照时间长,不管现代化肥料有多好,但在我们那里还保留着原始的方法用农家肥来培育农作物。所以种出来的桔子又大又圆、皮薄肉厚,汁多香甜让人直流口水,吃上一片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到心里,“雪峰蜜桔”的得名由此而来。每到丰收季节,许多人会慕名而来,只为尝上一口“雪峰蜜桔”。

我们那里还有一种特色小吃——猪血丸子。顾名思义,猪血丸子是由猪血、豆腐、鲜肉加上一些特色自制的调料再把它们放进一个大木桶里搅拌均匀,然后把它捏成苹果大小,最后用柴火熏干,美味可口的猪血丸子就做好了。

我的家乡还有好多好多美丽的景色、特色的小吃和传奇的故事,等待我去发现呢!

【篇五: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邵阳,我爱这里的美景,爱这里的美食,更爱这里的历史和这里的人民。

美景篇

家乡的风景美不胜收,不得不提最新修建的爱莲广场。它是一座以周敦颐的《爱莲说》为主题,围绕独特的“莲”文化打造的地标性城市文化广场。

走到爱莲广场,你一定会被它的主体雕塑所吸引。广场中央的水池里是一座直径足有3米多的莲花雕塑,以一朵怒放的莲花为素材,1米多长的花瓣层层叠叠,向外舒展,花瓣尖微微弯曲,显露出它那早已成熟的“金莲蓬”,端庄而又大气,像极了一位口含金珠的美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与这朵莲花相对的是一座宏伟的现代建筑。它的造型可是非比寻常,它远不如现在的楼房,高耸入云,而它又胖又矮,下端小,上端大,正看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又像一只做工精致的碗。花纹也很独特,被分割成几十个三角形,按一个白,一个镂空的方式重复。这座精致又独特的雕塑,一下就将邵阳人的气派和雄心表达出来了。

其余如险峻奇丽的崀山,秀美迷人的资江南路,壮观雄伟的南山,无不令人赞叹。

特产篇

家乡的特产也是让人唇舌留香,最有名的还数猪血丸子。一到冬天,制作猪血丸子的场景在邵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猪血丸子又名血粑豆腐,它的做法、选材可谓十分讲究。要使用刚宰杀的猪的新鲜血,豆腐则采用当地黄豆制作的,口感嫩滑的为首选。先将豆腐滤水后揉成糊状,加入猪肉,猪血,和食盐等调味品,搅拌均匀后揉成球状,再逐个裹上猪血,放在太阳下暴晒或烘烤。从准备到制作到烘烤,至少要有十几天,要烤得恰到好处,这才有了腊香扑鼻,风味独特的猪血丸子,切成3-5毫米的薄片,蒸或炒着吃,风味最佳。外表深红色的猪血十分酥脆,里头粉嫩的肉更是鲜嫩、顺滑,回味无穷。

名人篇

家乡的名人更是令宝庆人深感自豪,如名将蔡锷、杨再兴,思想家魏源,音乐家贺渌汀等,他们在邵阳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邵阳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让邵阳成了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家乡的风景秀美如画,家乡的美食唇齿留香,家乡的名人层出不穷,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热门推荐
1站直了做人
2校园里的秋天
3你是我的眼
4读《沈约读书》有感
5静的魅力
6珍惜生命
7快乐的端午节
8与书相伴
9路在何方
10饱经风霜的老屋100字
11厨房交响曲
12我喜欢小学里的时光
13渴望指尖的温度
14发现生态建湖的美
15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16展开想象的翅膀
17游戏时光
18艰苦的另一面
19我家的小金鱼
20当冬季来临的时候作文
21家乡的小河
22读《秋叶》有感
23乡村生活
24四祭
25阅读,我的最爱
26我是女孩,所以我快乐
27彩虹总在风雨后
28文竹
29童年趣事
30小树林里面的偶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