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竭尽全力,才是最省力】
落叶纷纷,越来越少的鸟儿会在光秃秃的树干上露面。
“今天跑操,口号特别响亮的班级有:初二二班……”王主任在进行跑操点评,却迟迟没有念到我们班。被表扬的同学都在陆续地鼓掌,兴高采烈的模样。只有我们的手依旧是放在裤缝两侧的,眼中充满了期待。
听到最后,也没有我们。晓晓同学嘟囔着:“这就是侧面烘托形成对比间接批评啊。扎心!”
每一位同学的脸上都写满了尴尬,别的班级投来嘲讽的目光。扭头看看班主任老师,她的脸色也是难堪不已。
回教室的路上,大家都在互相抱怨。可是,我想:难道我们不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在喊口号的时候竭尽全力吗?所有的惩罚,都是我们应该接受的。
“午饭后,操场集合。”老师的话语短促有力。
晴日的午后,天那么蓝,一丝浮絮都没有,像被过滤了一切杂色,湛蓝得似乎在熠熠发光。
“你做怎样的选择,就有怎样的人生!”老师厉声说道,“因为选择了懒惰,所以我们此刻就站在了这里。只有选择竭尽全力,我们才会最省力……”
我们点点头——很用力,很用心。
迅速站成整齐的排和列。我们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地喊出了口号:放飞希望,拥抱梦想,超越自我,铸就辉煌!
高昂响亮的口号回荡在整个操场,停落在树枝上的小鸟“咻”的一声飞走了,沉浸在玩耍中的小学生也猛地一回头,直盯着我们看。
原来,把口号喊响亮这么简单。原来,竭尽全力才真的是最省力。原来,一件小事这么振奋人心。
今后,我选择做好每一件小事,我选择竭尽全力!
【篇二:省力的辘轳】
今天我在看书,突然看见了汉族民间的提水设施-辘轳。书上面说辘轳是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组成的。
于是我就照着书上的说明造了一个辘轳。我准备了:两个打孔的硬纸条、吸管、筷子、薯片桶、小杯子、胶带、绳子、剪刀。我先用胶带把硬纸条固定在薯片桶上,确保两边对称,把筷子从吸管底部全部插入,把吸管褶皱部分变形成手柄,把吸管从硬纸条的孔洞里穿出,把早已准备好的10厘米的绳子固定在水杯(水杯作为水桶)的两侧,做成水桶的提手,把绳子的一端系在吸管上,另一端系在水桶上,用手摇动手柄,会发现绳子缠绕在吸管上,然后在水井里倒入水。看!水桶放下去,再提上来,水桶就转满了水。把手柄变直,转动吸管打水,比较哪个省力。一个简单的辘轳就大功告成了!
虽然我的实验成功了,但我不明白它的原理,于是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辘轳打水利用的是杠杆原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打水用的辘轳就是一个弯的杠杆。杠杆原理的公式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轱辘是能连续旋转的杠杆,支点在轴心。轱辘的手柄转一圈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就是动力臂,穿过硬纸条孔洞的吸管则是轱辘的轴,吸管的半径就是阻力臂,当两边等式相等的情况下,只要用较小的力量就可以摇动轱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