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丽的广玉兰树】
我家的小院中有一棵美丽的广玉兰树。每次我路过那里,都会驻足凝望。
广玉兰长得葱葱茏茏。硕大的叶子数不胜数,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每一片叶子都极力往上长,谁也不肯落后。它们往往三五成群,就好像一个个绿色的托盘。油亮油亮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清晨,淘气的小露珠总会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玩耍;日暮,许多鸟儿也爱在这里休憩。
在“托盘”里,偶尔会开出几朵洁白丰润的花儿。它们有的躲在绿叶丛中,羞羞答答;有的站在树之绝顶,丰采迷人。走近一闻,其清香沁人心脾,使人神清气爽。
几阵风拂过,广玉兰树时而轻声呢喃,时而引吭高歌;时而跳恰恰,时而跳伦巴。那声音是那么动听,那舞姿是那么优美。
我更佩服它的顽强。炎炎夏日,其它植物都垂头丧气的,唯有它,昂首挺胸,让人感觉是那么挺拔,那么高大,丝毫不见萎靡气息。走近它,一股蓬勃生机让你不得不仰视,你的心中会随着你的视线发出呼唤:“向上,向上!”
这让人百看不厌的广玉兰树!
【篇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恕我直言开学,多数学生的潜意识中都对比表示厌烦。因为开学了,便没有闲遐外出尽情游玩;开学了,就是面对堆积如山的书本,开学了,不能一显自己的芳华(俊朗),只能套上死板的校服……而正是《开学第一课》这档节目,带我一览学习的欢愉。
此次《开学第一课》主题为“文、武、琴、棋”。
先来讲讲“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简单的笔画便能造出上万个汉字。殊不知现代汉字是由古代的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古代的文字,是由人们挥毫泼墨“画”出来的。古代的字是由祖先由丰富的想象力依照此物的形状结合各类元素而谨慎下笔的。“文”便是中华文化铁骨铮铮的血脉,断了此脉,岂还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说?通过汉字,我们可以无障碍与智慧先人的祖先交流,使人受匪浅。文,涵养我的灵魂,丰润我的思想,饱满我空虚的心灵。它为现代与古代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实在“功不可没”。
再来讲讲武。既然文质彬彬,那武力高强也是大可获缺的。中国武术,讲究“快、准、狠”。忌畏手畏脚,崇勇敢拼搏。武也是文化,只要细细琢磨,便会领略其中的文化与丰采。
琴,就拿古筝来说。稍一拨弦,清亮爽脆的乐声便如明澈疾速的瀑布般倾泻而出,使人精神瞿铄,眼前一亮。乐声似清水洗尘,一扫我心中积淤已久的苦闷……
从小就受中华文化的醇香所陶冶,我应该暗自庆幸。上苍给予我如此丰厚的大礼,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刻苦学习,发奋图强呢?愿我与全体同学都如开学第一天似的精力充沛,鏖战正酣!
【篇三:幸福如此简单】
幸福,如此简单,他就在我们的身旁。那是什么呢?是大冷天里的一杯热茶,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是小生命的跃动的勃勃生机。对我来说,又是什么呢?
我走在小路上,有一番难以言表的高兴:空气是那么的清晰,天空是那么的蔚蓝,溪水是那么的清澈;深深地吸一口气,感觉是那么的舒服。
“妈妈打小就很心疼我”,她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教我读书识字。那时候,我认识的字还不多,但妈妈却很耐心地教我,教了一次又一次……那时我还小,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么多东西?不知怎么的,不是头痛就是脚痛,不是白天痛就是晚上痛,不是一阵阵痛就是一会儿不痛一会儿又痛……我是故意的吧?我不是故意的吧?疼痛哪能故意呢?可是这种疼痛又似乎就是故意的呢。
一个春季的到来,预示着春雨会滋润大地,让大地赋上另一种丰采。可不是,那一个春季的雨下了不久就停了,我突然觉得哪儿都不疼了,什么时候都不疼了。于是,我格外兴奋,只听见小鸟在欢快歌唱,空气如此清新,阳光特别明媚。
并没有什么特异的事件,导引我的“幡然醒悟”。我只是一步一步终于走到了站台门口,我终于明白了妈妈当时的苦衷。这回,我即将坐上高铁,远离妈妈,去一个更大的城市继续我的学业。我突然知道,以前妈妈为了让我打好学习的基础,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我突然感觉到,拥有伟大的母爱是多么的幸福。
你不用问我是谁,我的名字叫孩子。你不用问我要去哪里,我要长大。你不用问我是哪个站台哪趟高铁,我要经历成长走向成熟。
又是一个春季,雨滋滋润润地下,下个不停。我在笔记本的扉页上郑重地写道:
幸福是等待,等待是幸福;幸福是拥有,拥有是幸福;幸福是感动,感动是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我的幸福在于美丽的春季里裹挟着一个暖暖的妈妈。
幸福,就是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