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引车的作文

【篇一:姿态】

总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常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让众人把自己踩成一条道路。——题记

总有一些智者在成功面前放低姿态,虽然没有高耸的身板,却在人们心中刻下了高尚的形象。

莫言,中国文学诺贝尔奖第一得主,这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欢呼。然而莫言当时却在山东老家高密和家人一起包饺子,他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异常兴奋。只是淡然地感谢大家给他的荣誉。他一直倡导“面向苍生背对文坛”他说,不要让名和利左右我们的思想,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莫言对待名和利的坦荡为他赢得了敬意,他的低姿态更是反衬出他的高尚。

总有些智者在面对争锋时放低姿态才能化干戈为玉帛,使事物朝着更祥和的方向发展。一代大夫蔺相如在面对廉颇的侮辱时,在面对“相如素贱人,吾不忍为之下”的刻薄,在面对“我见相如必辱之”的挑战时。他却称病不上朝,每碰到廉颇就引车避匿的姿态来面对。在门人误解将要离开的无奈才道出了“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苦衷。正是因为蔺相如的低姿态才得到了廉颇负荆请罪的回馈,才赢得门下的尊重与敬佩。总有些人在面对无限荣耀时放低姿态,坚持脚下。才会使自己乃至整个民族走的更稳更远。只有放低姿态,才能看清脚下的路,才能稳扎稳打,健步如飞。

【篇二:冤家也能路宽】

古往今来,人们都说”冤家路窄”。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却叫《冤家路宽》,这使我感慨良多。无独有偶,今天又读了一篇题为《冤家路宽》的文章,内容深邃,立意高远,对我们消除隔阂、摒弃前嫌,大有裨益。由此可见,冤家也能路宽。

看了电影,读了文章,感到意犹未尽、感触颇深,所以还想再“续貂”, 啰嗦几句。

冤家之间,如果不能互宽,对双方都没有益处。德国大诗人歌德有一个避让批评家的故事。据传,歌德有一次在公园里散步,正走在独木桥上“冤家路窄”,迎面来了一位与歌德有宿怨的批评家。批评家和歌德面对面地站在独木桥上,批评家趾高气扬地说:“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见状,赶忙脱帽鞠躬,说:“先生,我和你正好相反。”说毕,退避路旁,把那个批评家弄得面红耳赤,狼狈不堪。谁是输家?歌德用的是以柔克刚之计, 深深刺痛了对方。批评家心胸狭窄,于是两人怨隙越结越深,龌龊始终不解,冤家之路,一直“宽”不起来。

冤家之间,倘若互宽,必将益于双方。与歌德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人尽皆知的“廉蔺交欢”的故事。廉颇倘使杧蔺相如引车避匿,来个得寸进尺,“追穷寇”, 那么结果将如何呢?须知,论资历,廉颇是“赵之良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却只是以“口舌为劳”的“贱人”。感人至深的是,廉颇在蔺相如以大局为重的忍让精神感召下,竟能“肉袒负荆“,“至唯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这真令人击节兴叹:多么可敬的老将军呀!

冤家之间,只有路宽才能得益。于是找想,路要“宽”,就要“宽”在一个“让”字上,“宽” 在一个“改”字上。蔺相如之可爱,就在于能够谦让;廉颇之可敬, 就在于勇于改过。所以他们这对“冤家”的路“宽”了。歌德表面上“让",却又反唇相讥,双方针锋相对,谁也不思“改”,因此他们的路一直“宽”不起来。

由此观之,人们之间有了怨气,有了隔阇,还是要互相进让, 互相谅解,才能化干戈为玉帛,从个人恩怨的小天地中解放出来。

热门推荐
1赏花大会
2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3时间煮雨
4走进
5“安全文明教育年”启动仪式发言稿
6凤凰游
7哈尔滨的冬天
8跟着光
9哦这才是秋天作文
10珍贵的礼物
11一次有趣的旅程
12画画就是放飞自我
13我的好哥们
14快乐的教师节作文
15遇上碎片化生活
16爬山的启示
17风景作文
18暑假记事的作文
19美丽的公园
20读《超级市长》游感
21记一次运动会
22妈妈我欠您一束康乃馨
23阳光灿烂的日子
24年轻的我们走在幸福之路上
25有趣的游戏
26小学想象作文
27梦江南
28我的青春摆渡人
29最好的朋友
30新学期新气象新目标演讲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