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把粽叶的作文

【篇一:丰富多彩的端午节】

说到中国的传统佳节,你一定会想到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因为端午节我过得最快乐。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的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投江殉国,终年62岁。当地百姓闻讯纷纷驾船打捞,直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汨罗,让鱼儿吃饱,不要噬咬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地传下来。端午节还有赛龙舟、带彩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赶紧来包粽子喽!”随着妈妈的一声呼喊,我和爸爸走出了房间,兴致勃勃地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劝慰我:“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有耐心,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的那样做,终于包成第一个粽子。我高兴地又蹦又跳,后来一鼓作气,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包边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可是丰富多彩呢,有插艾叶草、挂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头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自己包的粽子口感可真不一般,又软又糯,甜而不腻。

哇!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还学会了包粽子,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端午节。

【篇二:我的端午情作文】

【篇一:我的端午情】

每当我想起“端午”这个词,阵阵清甜的粽香便会在我的周围萦绕,那缕丝丝不绝的清香,就像一双细嫩温柔的手,轻轻浮动我心底深处的某根弦,弹奏出一首首童真的曲子。又是一年的端午时节,我的心又再一次随之牵动。

飘渺的粽叶香气伴着初夏微微的闷热静静弥散开来。令人期待的端午节终于来到了。往常爱睡懒觉的我起了一个大早,准备要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昨天夜里,妈妈已经将材料都放在水里泡好了。我看着水中洁白如雪的糯米与翡翠般的粽叶,还有红宝石似得大枣,就已经是垂涎欲滴了,我迫不及待地帮着妈妈将他们拿出来,开始包起了粽子。

看着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从妈妈手中诞生,做第一个还没有成型的我不禁焦急起来。每当我将糯米放到湿滑的粽叶上时,一颗颗圆滑的米粒就像是一个个淘气的小精灵,成群结队的跑出我的手心,掉落到地上。屡屡失败的我有一些恼羞成怒。妈妈见到我这副滑稽的样子,禁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干什么都不要心急,一步一步慢慢来。”说罢,妈妈便又拿起一片粽叶,示意我仔细看。只见妈妈先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小筒,再将糯米倒入里面,这时,那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似乎都突然文静起来,一动也不动地躺在叶筒里。我恍然大悟,急忙抄起一片大粽叶,也有模有样的学着包起来,果然,在我巧妙的手法之下,第一个略显臃肿的小粽子横空出世。我将一颗晶莹的红枣藏在糯米里,拿出一根小细绳在粽子的绿色外衣上裹上几圈,又系了一个结,确保严实之后,就匆匆忙忙地下锅了。

在一番煎熬的等待过后,小粽子们终于出锅了。我兴奋地拿起我的粽子,捧在手心里,一遍遍嗅着令人神清气爽的芳香,仿佛是捧着一个无价的宝贝,香甜的糯米在嘴中缓缓地融化,好像化作一股股清泉,潺潺的流入我的心扉,滋润着我的心田。这就是我最爱的端午,这就是我的端午情。

【篇二:我的端午情】

放学回家,发现卖粽叶的商贩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多了起来。细细嗅着,顿时觉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粽叶香。

端午节终于又要到了。

从儿时起,端午节在我的记忆里,往往都跟“吃”这个字紧紧缠绕在一起。对于孩子来说,那与众不同的粽香,就是端午节的特有味道。

天刚蒙蒙亮,就被大人们早早的叫了起来,一同到郊外,在还带着露水的草地上采回好多还带着清香的艾蒿叶子。一部分被高高悬挂在正门的大梁上,辟邪祈福。另一部分则被外婆用来煮鸡蛋了,说吃了用它泡过的水煮过的鸡蛋,可以一年不被虫子咬。那时是天真的,明明是不喜欢吃煮鸡蛋的,但听了外婆说过它那神奇的作用后。还是会同弟弟,妹妹们像小狼一样把外婆分配的鸡蛋任务,一扫而光。

那时的小孩每人还会得到一条五彩绳做的手链,在端午过后的第一场雨里将它顺水飘走,据说可以带走疾病。拴在手腕上的那小小的五彩丝线似乎就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了儿时的记忆。

干完这些,端午的重头戏——包粽子就来到了。

记得母亲总是在前一天把糯米浸泡,稍稍漏干,再把粽叶浸水、清洗,旁边放好了不同颜色的细线,便开始裹粽子了。那时,母亲娴熟地把粽叶折成漏斗容器状,用洁白的汤匙舀进几勺糯米,又往糯米里放上几颗红枣,或者放上少许碎肉,然后把粽叶折几下,一点点地捏着粽角,包裹得严严实实后再用细线扎紧。那时,母亲总是很专心很仔细,仿佛包进去的不只是几勺糯米,更有普通生活中最简单的心愿和希望。

灶台早已生着火了,粽子下锅后,不大工夫,新粽叶的香气和着糯米的甜香便随着升腾的蒸汽溢出锅外。过了时许,母亲便开始招呼我们,“吃粽子啦!”我便围了上去,一脸很贪吃的样子。那时,我总喜欢用筷子插着粽子举在手里,一边嬉戏,一边吃粽子。不知不觉中几个粽子便下肚了。母亲总是在一旁笑咪咪的看着我说:“不要再吃了,少吃点,吃多了消化不良……”

在奶奶家的乡下,保存粽子的方法是把粽子完完全全地泡水在里边,定期换一下水,就能存放好长一段时间。想吃的时候,就从水里捞出几个,在热锅里蒸一下,味道依旧美美的。

我们现在早已别离了当时的童真美好,但纵使时间老去,年代老去,我们老去,有一样东西却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国传统的节日。先人的愿望,我们的和谐,将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远都不会改变。

【篇三:难忘的端午节】

五月初五,我终于盼到端午节这一天。今天我们家要包粽子、吃粽子。好开心呀!

早上,奶奶准备好了新鲜的粽叶,还有各种馅料。有大米、香菇、花生、虾米、腊肠、鸟蛋、香料。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也从新家来到老家帮忙。

包粽子开始啦!首先将大米和各种材料一起搅拌,然后再把粽叶围成一个倒三角形留一个口子,最后将刚才搅拌好的米和材料连接那个口子倒进去,再用几根细绳绑好。我看着大人们做的粽子像一串串珍珠,都好漂亮!我也跃跃欲试。一开始,我用左手握着卷成三角形的绿色粽叶,右手舀了一大勺馅料,再加一勺大米和一颗鸟蛋。把粽叶包成小圆锥。赶快拿细绳,绕啊绕,但是料太多,所以散了。第二次,我信心十足,吸取教训了。加入适量馅料和大米包好,然后绕啊绕,绕啊绕。可是绑的方法错了,一松手,一下子又散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继续将适量的大米和馅料放进粽叶里,然后再用妈妈教给我绑粽子的方法,绑啊绑,绑啊绑。终于绑好了,我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我们把粽子放在锅里煮。过了一会儿,香气满屋!粽子煮好了。一人可以吃下二个,自己做的粽子就是好吃啊!这就是我们家的端午节,一个难忘又欢乐的端午节。

热门推荐
1不一样的数学课
2美丽的校园
3和仙人掌握手
4家乡的河埠头
5我的妈妈是老师
6给你的一封信
7与书为友
8我家的小狗
9秋天的果园作文
10感谢您
11我们班的牛人
12我的动画情结
13声音
14沟通
15放学路上
16军训的日记
17照片背后的故事
18读《绿野仙踪》有感
19我的梦
20梦想成就新时代
21我给自己的一封信
22点亮心灯
23心至低而无敌
24藏试卷
25关于老家
26我爱十字绣
27童年趣事
28我的小表弟
29创编童话
30一双胶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