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近父亲】
在我生命的航程中,父亲像一片浩瀚的大海,而我则是海上的一叶扁舟。尽管终日在海上漂泊,沉浸在海的怀抱里,可是我却读不懂海的博大与深沉。
小时候,父亲对我而言只是严厉的“代名词”而已。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的距离便越来越远。我眼中的父亲是深沉的,是遥远的,同时也是生疏的,以至于我一直都未曾了解过父亲,更别提看透那张深沉面庞下的那颗柔水的心了。
对于父亲最深的记忆,莫过于他每次回来的情景。每次当父亲从外地回来,我总会小心翼翼地蜷缩在母亲的背后,用惊恐、陌生的眼光偷偷瞄着他。尽管如此,父亲每次都会带一大包零食回来。当着他的面我是不敢碰那些零食的——尽管里面全是我爱吃的。原来父亲一直都记得我爱吃什么,只有我始终不愿走近父亲。
自从那夜后我的心里开始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由于老房子年久失修,奶奶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于是父亲便将年迈的奶奶接了过来,想让奶奶和我们一起住。奶奶是个纯乡土气息的老太太,没有什么文化,由于爷爷去世得早,奶奶就一个人将子女拉扯大。岁月的皱纹爬满了她沧桑的脸庞,青丝早已如雪。其实父亲和几个叔伯早就想要将奶奶接到自己家中生活,但奶奶却坚持不愿离开那老房子,说是要陪着爷爷。
几月未见,奶奶似苍老了许多,人也憔悴了很多。晚饭间,平时寡言少语的父亲滔滔不绝地跟奶奶唠起了家常,而且还时不时地往奶奶的碗里夹菜,小心地将鱼刺挑出。父亲的细心在那天的饭桌上尽露无遗。晚饭后,父亲说奶奶难得来一趟,让我放下手中的作业和他一起陪着奶奶聊天。我坐在奶奶旁边,而父亲坐在对侧。奶奶静静地跟我说父亲小时候的事,那刻的父亲安静得像个孩子,脸上时而洋溢着幸福,时而夹杂着些许忧愁。
临睡前,父亲特意打了一盆热水,说是烫脚对奶奶的风湿有好处。父亲慢悠悠地给奶奶搓脚,可奶奶却显得有些不自在,一个劲儿地说自己来。父亲顿了一下,轻轻地说:“妈,让儿子来吧。”,这一刻,我看到父亲与奶奶的眼角都泛起了红晕。
那个夜晚,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那一幕的母子情深,充斥着我的整个脑海。
父亲,我竟不知你还有这样的一面,这般的温柔可人,这般的细心体贴。在您不善言辞的背后,还蕴藏着这样不为我知的深情,就像那浩瀚的大海……
【篇二:接受】
生活中有门功课叫“接受”,当我读到这句话的瞬间,我的思绪万千,有一种挥笔写下去的冲动。我认为这门功课就是为我量身开设的,值得我认真学习,下面就与大家聊聊“接受”。
我是湘西山区的一名初中生,爷爷眼瞎、奶奶聋哑,一对残疾人的结合,有了爸爸和姑姑,整个家族为之兴奋很久。哪知,长大后发觉姑姑不能说话。至于爷爷奶奶怎样把他们养大成人,模糊中印象不是很清楚,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他们深有体会。目前爸爸外出打工,与父亲离异的母亲早已改嫁他乡。年迈、残疾的爷爷奶奶无力照顾我的起居,不得已,父亲把他们托付给族叔伯们。我只有寄住在离学校比较近的姑姑家。
读小学的时候,以上两代人的身世,我很少给别人透露,生怕同学们用异样的眼光来看我。敏感、自卑无时无刻不包围着我,这种压抑、郁闷的心情,是一种煎熬。我彷徨过、也怨天尤人,总抱怨老天为什么不眷顾我。抑郁寡欢的我,脸上少有笑颜绽放。于是,书籍便是我心灵唯一的慰藉,写作成为我排解忧愁的最佳方式。
上了初中,我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学校有了更好的阅览室,阅读方便了,书籍更丰富。在书海里翱翔,我悟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理。也理解了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至理名言。期间,在老师、长辈的百般呵护下,在同学们、社会好心人士的关怀下,我很快融入了快乐的校园中,我有了梦想,我的梦想便是:上大学。我开始为我的未来编制这个五彩的梦,去年我有幸参加“心得乐超市”捐助活动,社会好心人士为我捐助了几万元,并且有几位叔叔阿姨出资供我上大学,我的梦更清晰了。
过去哪道无法逾越的沟壑,我终于翻越过去,我学会了适应、学会了改变,更学会了“接受”,懂得“接受”的真谛。蓦然回首,它成了我磨练意志的宝贵经历。
【篇三:梦想在感恩中萌生】
“你家孩子学习成绩那么优秀,说不定以后会上清华还是北大呢!”每当邻居对父母亲提及类似话题时,我总是会看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自豪感。而此时的我,却莫名地感到了一种压力的存在。
我,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只是平凡的农民。尽管如此,在我的叔伯中,却也都有当大官儿的。
那日,是一个难得的家族聚会。平日的父亲本是应该一如既往地去打工挣钱的;可今日,他却穿上了母亲为他买的干净衣裳,陪同我们一起到达了聚会地点。
下车没过多久,我远远地便望见了一辆豪车正向我驶来。再走近一看,是一位身着西装的大老板走了下来,紧接着,便又是一大家子人。据父亲所说,这位所谓的“大老板”便是我的大伯,平时忙得不可开交,总是很少露面。他一来,所有人都围了过去,父亲也不例外。“大老板”习惯性地讲汉语,可父亲却听不懂汉语,无法用语言去沟通。从“大老板”的眼中,我也看到了他对父亲,甚至其他一些叔伯的轻视。当“大老板”与其他人谈话时,我了解到了:他的女儿和儿子可都在市里数一数二的学校上学呢!
我明白,人家一是有条件,二是有资格显摆。看着父亲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一副卑微的样子,我也懂得了父亲的难处。
平日里,父亲总是凌晨天还没亮便起来,穿上母亲用细针缝补过无数次的衣服,来不及吃完早饭,便开着那辆“历史悠久”的摩托车向工地驶去。到达工地后,父亲又接着昨日未完成的活儿,搬着砖头、砌着墙,越是重活他越是要做。眼看着要到饭点了,他便又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
尽管习惯了父亲这样的工作,我却仍会时不时地在夜里偷偷地掉眼泪。
压力,或者这对于父亲来说真的是很重。毕竟,家中有四个孩子需要他去提供学习和生活的条件;更何况,还有在家中辛勤劳作的母亲。与其相比,父亲肩上的重量比起我所谓的“压力”,要重出十倍,百倍,甚至千倍。所以,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发奋学习;更没有任何资格,不去为他们付出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那日,我在电视上了解到了一位17岁男孩的故事。他的父亲是开出租车的,所以他决心长大后要让父亲辞退工作并让父亲享受中年人应有的度假生活,由自己挣大钱来养活一家人。因此,他的童年不同于一般人,他一边承受着学习上的压力,一边学着表演。不管有多苦、多累,他都坚持下来了。终于,他被一个制片公司所选中,继而发展成了一位大明星。
显然,这位男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才实现了愿望。他可以,为什么我不行呢?况且,我的家庭条件要比他还差得远。所以,从那一刻起,我便也怀揣与他一样的目标与梦想。并且,梦想不是说说而已,我一定会付出实际行动的。
家庭条件的差距,并不代表着人与人之间就是要有不一样的人生的。我们无法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为了感恩而心怀梦想,去奋斗、拼搏、努力!
梦想,在感恩中萌生。但愿在这条实现梦想的漫漫长路上,我会一步一步勇敢、坚强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