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索菲亚的作文

【篇一:伊勒与小猪看图说话】

伊布巴格特•索菲亚是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儿,她非常喜欢大森林和小动物。她的父母亲切地叫她伊勒。

一天,伊勒告别了父母,带着行囊,出发去看望她的两个大象朋友——尼玛和红莨。它们小时候吃了猎人的毒饵,伊勒找了医生,把它们救了过来,但它们的嗓子却因此哑了。

伊勒在大森林里一蹦一跳地走着。四周鸟语花香,美不胜收。她凭着记忆和感觉向着一个方向走去。

过了几天,她走到了一个岔路口。咦?我上次来还没有呢,往哪儿走呢?她边想边向一条路走去。

走着走着,伊勒发现,这条路似乎在转圈,她想回去走另一条路,可是这条路上的岔路口太多了,她不记得回去的路了。伊勒心里一惊,知道是迷路了。在森林里迷路可是要命的事儿。她继续努力地寻找着原来的路,可一切都是徒劳。小鸟叽叽喳喳地烦闷地叫着,树叶耷拉着脑袋,让人提不起劲儿来。突然,她看见远处似乎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她急忙跑过去,想爬上树看看自己究竟在哪里。

到了树下后,伊勒立刻拿出绳子,开始爬树。爬了一会儿,她突然听到旁边嘎吱一声,她扭头一看,咦?是一头小猪!伊勒立刻去打招呼:“你好呀,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巴卡西特,你叫什么名字呀?你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我叫伊布巴格特•索菲亚,你可以叫我伊勒。我来这里是想看看我的朋友尼玛和红莨。但我现在迷路了,不知道往哪走。你能帮帮我吗?”“好的,没有问题,进来吧。”“谢谢。”小猪拿出一份地图,伊勒把一个地方指给他看,巴卡西特指点给她看怎么走。

伊勒到树上摘了几个苹果,准备送给尼玛和红莨。巴卡西特把自己的几个果子送给了她。伊勒正在摘呢,忽然听到稀哩哗啦摇树枝的声音。她扭头一看,树下不就是尼玛和红莨吗!伊勒冲小猪摆摆手,跳到红莨背上,走了。

【篇二:索菲亚公主的一天】

我叫Sofia(索菲亚),是个可爱而美丽的小公主名字,我特别喜欢这个名字,这是今年刚上一年级时英语老师给我起的名字。我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每天清晨我在小鸟欢快的歌唱声中醒来,妈妈帮我梳头,爸爸带我上学,一天快乐的生活就开启啦!走进校园是美丽宽大的操场,小朋友们可多呢,我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长大……

我喜欢画画、舞蹈,当然啦!还有美食,嘻嘻。每天晚上爸爸妈妈会和我一起学习、读书,读绘本和童话故事,最近我们正在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书后妈妈会陪我玩最喜欢的玩具公主,有艾莎、安娜、长发公主、白雪公主等等,当然啦!还有我最最喜欢的小索菲亚公主,我们一起过家家、编故事。当时钟走到9点,就到了洗漱准备睡觉的时间啦!和爸爸妈妈说声:“晚安”。我就甜甜的进入梦乡啦!这就是我美好而快乐的一天,我感觉很幸福!

【篇三:《夏日书》读后感】

今天下午,我看完了《夏日书》这一本书。不过读后回想起来,还是非常有趣的一本夏日小说。

《夏日书》这一本书的作者是欧洲芬兰的作家托芙、扬松,她是世界著名奇幻大师,是196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她是因为《夏日书》这一本书所以获得了1966年的国际安徒生奖。除此之外,托芙、扬松,还是一位画家,她著名的“姆咪谷”系列就是她自己画的插图。所以她是一个又能写作又能绘图的人。

《夏日书》这一本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索菲亚和她的奶奶、爸爸一起生活在位于欧洲芬兰海城中的一个小海岛上。他们和一个个路过这一个小岛或是住在这一个小岛上的人一起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他们在这一个小海上冒险,在这一座小岛上生活,在这一个小岛一起快乐的玩耍。索菲亚和她的奶奶一起在这一个海岛生活。

读了这一本《夏日书》之后,我懂得了我们也要像索菲亚一样,要学会冒险和提问。

对于冒险和提问,我很惭愧。因为我从来没有去冒险过,也很少提问。

我希望你也来看《夏日书》。

【篇四:芥子纳须弥】

佛说:“芥子纳须弥。”又说:三千大小世界之外,芸芸众生奔走轮回之间,追寻着自己不朽的因果。而宇宙之大,其实也不过是一芥子罢了。

对比天宇的浩瀚,我们的确若沙粒,甚至连沙粒也不及。人类的弱小,各种灾害的肆意都可能让我们的生命顷刻消失。可面对着生活中的一个个凡俗的躯体迸发出的力量,我不禁疑惑,为什么明明生命苦厄却仍奔行红尘?明明注定生命不过轮回一遭却依旧笑脸,不悔一路前行?眼前浮现那张早晨卖汤老人沧桑而又生动的脸颊,还有寒风中通红而又生机勃勃的隔壁小学弟妹们的面庞……他们给我答案,那是一种渴望生命而又无比昂扬的生命状态和精神力量,那是一种不畏困难追寻结果和超越的期待。

是啊,那就是一种明知我“微”,却“心向往之”的踊跃。

我似乎有了一丝明悟,芥子与须弥本为一体,而又分为两端,当两者完美结合时才能有无穷的力量,我们应当明白对于苍茫宇宙,虽个人命运的微小而我们却又执着于奔向远方。

眼前出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身影:布鲁诺,索菲亚,哥白尼,谭嗣同,他们无不是以凡人之躯,微渺之身冲击着真理乃至皇权至尊。布鲁诺被绑于十字架,索菲亚被当做女巫处死,哥白尼受教会迫害……他们明知一切生命的宏大与结局的注定,但仍然要去承受命运对他们的“嘲讽”而去追寻心中那片明净的天空。正是因为“微”而更要彰显生命的坚强。

回望自己过去的历程,就像一粒种子永远在满是砂石的泥土中反抗,为了追寻萌生的阳光和空气,不断向上,甚至头破血流,也决不退缩。在命运的作弄下心中更加坚定了对天空的向往和追求。

我明白,当我冲击着岩石,我会看见刺目的眼光,在满是郁金香的花园里,布鲁诺,哥白尼他们的身影一直都在,如此安详平和。

微小是我们作为人类的界定,但是没有一切可以让我们永远微小,我虽凡尘,亦心向往之,才是人类得以超越的永恒。

热门推荐
1翱翔
2深深的打动了我
3五子棋
4榆树、桥和小河
5长安望月
6感谢父母
7今天真开心
8由《乌塔》想到的
9八年级作文
10卖烤鸭的阿姨
11成长的美丽
12春天的小河
13“三大精”老爸
14游坑里公园
15雕琢属于自己的翅膀
16打开那扇窗
17父亲的目光
18人能百忍自无忧作文
19家的味道
20童话的作文
21那一次,我真高兴
22考试之后
23麦家旧居之行
24唠叨的老妈
25
26我的外公
27第一次做饭
28碎片化
29书包里的故事
30狗狗生病了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