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古板的作文

【篇一:绵绵清明】

那一天,仿佛天都成了灰色的。那暗淡无光的天空,好像在悼念些什么。或许是您吧,我的太公。

我本对您没有什么太过于刻骨铭心的记忆,可在那天,您离去的那天,记忆的黑匣子似乎都在搜索着的您的关键字,好多好多我本以遗忘了的回忆,一下子涌了上来,化成了泪水。

世界真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奇妙。我静静的听着老人家们讲着您的事。她们说您昨日出了院,说即便是离去也要在家中。而后,您便撒手人寰。我认定着,您一定有着魔力,而您的离开只不过是去经历一个短暂的旅程罢了。

您一生简朴,最隆重的时候却是葬礼那时。送葬的队伍很长很长,从这头一直到那头。我们的思念也如同这队伍一样啊!很长很长。葬礼曲的声音很响很响,却怎么也盖不住人们的哭泣声。我们走的很慢很慢,走着一条不知终点的路,想要见到您一面。从前的我还不懂得生与死的含义,还以为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还不懂得为何那些穿着白衣的人们哭的那么撕心裂肺。而如今,我明白了。生与死就如同两条很长很长的平行线,纵使会有奇迹,但是他们永远不会相交。

您总爱穿着一件青色的上衣。青色是那样的暗淡,远比不上现在鲜艳的颜色,我还总觉得您是老古板,不懂得欣赏现代化的世界,只是独自的沉迷在四五十年代的潮流。我不知道那件上衣都您有着什么意义,但那是我都您唯一的寄托了。

您也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随地吐痰。那时我总觉得您很不讲卫生。可今时今日我才觉得。农村中哪里有这么多的讲究,一个人习惯了,也便怎么也改不了了。

早晨的雨,滴答滴答的落着。就像我的思念,一点连着一点。

【篇二:当老规矩遇上军大衣】

儿时的青石板路已布上斑驳旧迹,鸡鸣声又响起,晨光熹微透,过青山遥遥洒落在山坡,现在陪着老古板再走上这条响着钟鸣声的路,我披着他那泛白的军大衣,送他到路的终点。

老古板是个不幸的人。幼时被父母抛弃,在他八岁那年,内战的硝烟掘地而起,活着,成了那个时代的奢望。面对无时无刻的饥饿,他能依靠的只有山坡上零星的树根。以至于现在的他,连饭桌上几颗饭粒都要求不准浪费,曾经那段无法忘却的贫穷让他建立了一个规矩,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老古板也是个幸运的人。偶然得知军队里可以免费发放食物,他便从了军,从此穿上了那件军大衣。战乱的年代,硝烟四起,没有牵挂的他,却福大命大的活了下来。军旅生活让他从一个一文不识的老古板变成一个规矩繁多的老古板,不变的是那件军大衣依然陪着他。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在他的骨子里有一股军人的气概,那是能扛起一个家庭的豪气。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豪气,后来幸运的他娶了一个娇妻,乡里邻居都说穷小伙子好福气,娶得地主家的女儿。但在接亲那天,他选择将那件军大衣穿在外面。

和平的日子过了许久,规矩繁多的他却总是第一时间去帮助邻里,乡里哪里需要帮忙了他从来不推辞,却从来不肯接受邻里的馈赠。视烟如命的他,报酬就是一小袋叶子烟。如果你给他一袋米他却不乐意,因为他规矩就是这样,他是老古板。

后来抗美援朝开始了。这事一下来,老古板本已平静的心又复燃,即使娇妻已经怀孕6月,他还是毅然地穿着那件已经有点漂白的军大衣前去参加。娇妻无奈道,你死在战场我怎么办?孩子怎么办?老古板心意已决,军人生来就是死在战场的。在朝鲜,随处可见生命的离去,这时老古板想家了,想他快要临盆的妻子,2岁的儿子。但幸运并没有一直临行于他,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古板因为固执,为了救同伴,被敌军的炮火震伤,在伤员救助中心一呆就是一年,彼时战争已经结束,在家里盼着他归来的妻子望穿秋水,同去抗美援朝的老乡已经回来了,但迟迟不见他的身影。老古板凭着心中的毅力挺过来了,只是那双能上膛,能扛步枪,能拉手榴弹的手已经不能再扛起一把步枪,上一次手榴弹,上一次膛了。

回到家乡,彼时的他已经没有过多的忧虑,看着健康的妻子儿女,内心再也没有战死沙场的豪气。但他的老规矩却越来越多,乡里给他安排了一个在铁路上工作的好机会,彼时的他已经年过40,褪去了年轻时的懵懂无知,留下饱经风霜的轮廓,穿着军大衣的他越来越精气。

直到我出生,他还是家里规矩最多的那个人。他常常期盼我是个男生,这样他就可以教我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军人,完成他没有完成的梦想。记得每天起来的最早的就是他,穿着那件军大衣跑步,做早操,如在军队一般。饭桌上,若是有他在,只能有筷子与碗摩擦的声音。在大院里,各家老人在一起聊磕的时候,有人笑他,儿女这么有钱,为何还是只有军大袄这一件棉服。他的骨血里早已烙印上了军人二字,他离不开这一件大衣,或许,这已是他的命。他在,大衣便在。

记得去年10月份,他说他想去看看战友,家里人知道他是老古板,便开始忙前忙后为他准备,我借着看大学的名义,也一同跟去。他用他树皮似得皮肤抚摸着一块块墓碑,从衰老的眼角边,流下一丝晶莹。我蹲下来替老古板搽拭着眼角的泪,从他眼里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他们用生命构建的和平。他缓缓站起来,慢慢抬起头,用手颤微微的向面前无数的墓碑致敬,带着最诚挚的敬意。

老古板已经老了,但他一如既往地早早起床,没事的时候就爱在家附近的小道散散步,在我十月份回家的时候,还能看得见他穿着那件已完全漂白的军大衣慢慢溜达的身影,听他讲讲那时的老故事,是关于他们那个年代。那个中国人用无数坚强的身躯创造的奇迹。

【篇三:举手投足见文明】

花开无声,可是却会给人们带来宜人的清香,正如我们在不经间一些温暖的行为会默默为这个城市增添一份色彩。

爷爷是个老古板,听说年轻的时候当过兵,他总是将“严于律己”这四个字当成人生信条。他一手将我拉扯大,对我的管教非常严厉,甚至可以说严苛。我小时候不懂事,总是埋怨他。

全家人一起吃饭,长辈不动筷,晚辈不能动;吃饭不能吧唧嘴,喝汤不许吸溜;夹菜时不许在碗里挑三捡四,夹到什么吃什么,更不许吃饭说话;“坐如钟,站如松”也就是坐姿端正、站立行走要抬头挺胸;家来客人,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别人讲话时不许插嘴,打喷嚏时要捂嘴转脸低头……

“做人要有规矩。”这是爷爷老挂在嘴边的。这么多规矩如枷锁般缚在我身上,看到同龄的孩子可以撒娇任性,几乎没有与我相似待遇的,我当时非常羡慕,同时又埋怨起爷爷来,因此没少挨揍。由于爷爷的军士般强硬的教导,我不得不从小就学会自我克制和恪守纪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条条框框赋予我的叫文明素养和家庭教养。举手投足之间展现的点滴细节,宣扬着做人的基本准则。

于是,我总是将文明用语挂在嘴边,记在心间,并成为习惯;于是,我总是耐心聆听别人说话,再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连任同学们不待见的班级劳动委员,干活时总是心情愉快地哼着歌;于是,我严于律己,礼貌待人,成为同学们的榜样、表率;于是,当别人遇到不如意事,唏嘘哀叹时,我学会不抱怨,微笑面对……

举手投足是一把尺,它是衡量人的内在含金量的标准。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是否的标杆。

我愈发地明白了爷爷的良苦用心,也愈发的感谢他。人生是一种哲学,体现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行动前多想想,让不经意的小举动体现出一份温暖,一份修养。爷爷通过严厉的教育告诉我,要做一个秉承中华传统的人,做一个有文明素养的人,而且这风雅高贵的中华文明之风,应代代相传!

【篇四:我的成长故事】

“你所想要的东西往往不是你所需要的东西,而你所钟情的事物又经常会是最不适合自己的事物。甚至,那些欲望和你为那些欲望所付出的一切,到了最后,却发现那只是一场闹剧罢了。”我从小就相信这句话以至于连我活着也只为了顺从这句活。所以,我才有一天发现自己忘记了自己的“想要”和自己的“喜爱”。嗤笑着那如同游戏一般的年华,嘲讽着那犹如梦中的生活;只知道,游戏会结束,

梦也会醒来。似乎我的成长和变化都在着过去的幼稚,却清楚明白,幼稚只可以为成长提供平台。

执着

“小老古板”是我父亲和我哥哥从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便取下的别号。我自小就十分固执:父亲教我写字,我硬要按照自己的写法去写,以至于现在我写字就不太按标准笔画顺序来写;舅舅在我学自行车的时候,为了不让我受伤而在我后面稳住自行车,我却宁愿摔倒受伤也不要别人扶着我学自行车;深知妈妈不想我吃糖太多以至于蛀牙,却仍然我行我素,只因为我喜欢;朋友告诉我走错路了,明明迷路却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即使因此而让我饶了一大圈也在所不惜……

正因为固执,所以我总是那么相信自己,那么愿意去要求自己,规限自己,有总是那么自大,那么勇敢,又那么令人又爱又恨!

理智

保持头脑清醒是我做事的原则,我从来不允许自己失去理智。只因为我可以输,但是我不能输掉风度和尊严。往往,我的固执是感性的,因为我只坚守这样固执的原则和信仰,而我的理智是客观因素下必须遵守的前提。所以,才有了那些事:我很害怕我的父亲,更不敢和他发生争执,却总是只有我会去挑战父亲的“权威”;我对任何吵架和打架的行为都十分害怕和憎恨,却敢于直面暴力;甚至,我可以忍着身体不舒服大半天只是不想落下课程……

其实不是我勇敢,只是我总能及时告诉自己,我必须理智,才可以更冷静,也更自律和更有胆量。

成长

或许,我的成长是必须那么克制,又那么放纵,只因为那是属于我自己的成长故事,我的人生。

热门推荐
1再见梧桐叶
2我的弟弟
3不期而遇
4老人美丽的背影
5我眼中的秋天
6那一次留言
7那就是我
8感恩老师
9浅淡心理健康
10爱吃醋的妈妈
11守信的重要
12记忆里的童年
13温暖的旅程
14生活因细微而精彩
15扬州作文
16青春作文
17家是温馨的港湾
18吃货的天堂
19大自然的变化
20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
21有趣的小实验
22校园的早晨
23螃蟹
24家乡的竹
25阳光与你同在
26成长路上,有妈真好
27妈妈有你真好
28书包里的争吵
29吹糖人儿
30听讲座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