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漱玉词的作文

【篇一:奇妙的召唤】

天阴阴的下着毛毛细雨,加上刺骨的风,这种情景未免也太过悲凉!雨一点点的变大,而我坐在古典的落地窗台上……

恍惚中,我听到有个声音在召唤我,简直令人无法抗拒,那真真切切、饱含伤感的吟唱声如潮涌来,完全淹没了我。又好像看到风卷西帘,雨打海棠,她倚在雕花栏边,提壶满酌,举杯轻啄,风萧萧,雨蒙蒙,风雨之中却见不到夫君的影像。

我寻声一直向着缓坡上的屋子跑去。好一个清幽雅致,纤尘不染的处所!金色的阳光柔和地洒落,地面倾铺了层细碎的金色细沙,细细的青苔从石缝里冒出来,泛着油油青色。房子四隅花姿轻斜,轻轻袅袅的香气浮,一番风情在其中酝酿开来……咦?这不是古屋吗?真的好像!

我不由的想起曾经年轻时的她,耳边便传来了一阵悦耳的吟唱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轻俏的声音,甜甜的,宛如出谷黄莺,一波波飘荡在青山绿水中;又像是不绝于耳的呼唤声……这一幕,好似在哪里见过!

正出神间,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纤细清逸的女子手持一卷书,临风而立,几缕发丝贴着她那惨白的容颜,一袭雪白的罗衫裹住清瘦的她,更显憔悴病弱,任何人都能从她那波澜不惊的眼底读出一个“愁”字来!

这就是那个颠沛流离,命运多舛的奇女子!我半分惊疑,半分恍惚的凝视,不禁,打了个寒颤,一种空空落落的感觉直扑过来,心仿佛被什么东西击中……我黯然地低头,那种怒放的春花,竟也好像一种哀怨的美。我一时无法分辨:“人比黄花瘦”的闲适,“生当作人杰”的豪迈,“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究竟哪一种是她的真性情。

是的就是他,李清照,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来就不缺少诗人。可是像李清照这样杰出的女词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如果没有她,如果没有她的《漱玉词》,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不知要逊色多少!

一阵“沙沙”声把我拉回了现实,李清照你让多少人被你的词所震撼,让多少人明白了“愁”字的含义……

【篇二:与音乐一起走过的日子】

也许,是天生就与音乐有些缘分吧,我对音乐,一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受,我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系……

自记事起,在我的记忆中,就离不开音乐。一听到令我满意的“调调”,便会“舞兮蹈兮”,口中煞有介事地咿咿呀呀,即使大人们捧腹大笑,也丝毫不受干扰,依旧“自我陶醉”。

长大了,成熟了,对音乐的感情却更浓了,对音乐的理解也更深了。

五年级,还是一个少不更事,心中简单纯洁,天真烂漫的小丫头,头一遭听到《春之声》这样一首令成年人都莫测高深的曲子,竟感受到这般的舒畅、欢愉。在音乐中,我看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闻到了碧草的青涩,泥土的湿润与野花的芬芳,听到了各种鸟儿在枝叶间婉转、悠扬、清脆、低吟浅唱的欢歌,伴着落叶那忧伤、留恋、缠绵、令生命动容的绝响,奏出世间最美的天籁。还有那明媚的阳光,钻过树叶间的缝隙,碎碎的一片,投到大地上,投到厚厚的落叶上,投到茸茸的青苔上。空气中有淡淡的雾。整个树林就像一杯不浓不淡的下午茶,荡着一缕清香。一切都那么温暖,那么安详,那么静谧,那么美……

后来,陆续听到了二胡曲《赛马》,琵琶曲《阳春白雪》等,不仅能体会到作者的心境,悟出曲意,朦胧中,还隐约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那么熟悉,就像曾见过不止一面的一个人,很久很久以后,又偶然见到了他或她的感觉。但,我从未听过。日后,方知此曲乃为我“胎教”时的曲子。想来,冥冥之中,我与音乐竟如此有缘,这也难怪为何我独爱音乐,不喜歌曲了。因为最美的歌是没有词语能演绎出来的。

一晃,几年过去了,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如今已上初二,对音乐依旧那么热爱。有一首乐曲《夜莺》,清越的曲调,令我震撼。还有林海的《琵琶语》,像一位从李清照的《漱玉词》中走出来的女子,清秀、淡雅,又像纳兰容若的《木兰辞》中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百转千回,韵味悠长。

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我最爱的乐曲有两首。其实,只要你用心去听,世间万声都是天籁,都是至美。

在与音乐一起走过的日子,我得到了许多别人所得不到的东西,也许是一点感悟,也许是一次顿悟。它有形而无形,可见亦不可见,但对我来说,没有它,人生便寡然无味。音乐,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每一个音符,都超越灵魂;每一段旋律,都是天堂;每一首乐曲,都是永恒。

【篇三: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

在这个嘈杂的年代,一首诗词咀嚼在心头,不就是一种幸福吗?——题记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听,有人在吟词。穿越千年的时光,那一首《醉花阴》依旧是这样的迷离和幽怨,依稀泛动着某种隐隐约约逝去的美好,让我也不自觉地吟诵起来。

古今中外文化中,我独独偏爱古诗词。现代诗词不少,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到底是什么呢?那些被放在记忆深处的轻轻掀起的岁月。哦,是它!是古韵!现代的诗词让欣喜溢出明媚的眼眸,让杨柳抹上如烟的新绿,可是却缺了古韵的历史沉淀、渊源流长、沧海气魄、袖手天下。

正想着,听见一丝不和谐却慈爱的声音闯进来了:“紫丫头,吃饭了。”哦,是奶奶,轻轻地放下手中的《诗词经典》,出了书房。紫丫头是奶奶喜欢叫的小名。家中是书香世家,起名字极其讲究,长辈们恨不得把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全部浓缩在短短三个字上。最后,还是爷爷大掌一挥,从他最喜欢的唐朝大文豪杜甫的一首《月夜忆舍弟》中把我的字敲定下来。其它家长只得悻悻闭嘴,好在还有字、号这种东西,让他们找寻安慰。

想起这事,不禁莞尔。或许从这名字开始,便定下了我于“古韵”的约定。原来,“古韵”就是名字里的深刻爱意。

吃完饭后全家人一起去散步。如烟的柳枝随风飘荡,轻抚着我的脸颊,妈妈看到这一幕不由的感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朝母亲嫣然一笑,挽着父母向我的“小基地”奔去。静静的湖水轻轻地流淌,微波荡漾,华光粼粼。我弯腰捡起地上的小石子,轻轻一抛,激起圈圈涟漪。妈妈也学着我的样子一扔,却远不如我的远,我得意洋洋向父母展示这个技能,并大声的炫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就是爸爸,也不一定会扔的比我远。”爸爸听到了,便认真地抛了一颗石子,果然不及我远。爸爸看着我说:“你说得对,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石子一颗一颗地被抛起,一颗一颗地落下,石头这种平凡的物体,在阳光下竟也可以拥有媲美金子的耀眼,欢声笑语在湖面上空环绕。

每天过着这种轻松谐意的生活,让我变得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日复一日,我明白了,原来“古韵”是生活的点点滴滴。

看着这样青春明媚的我,你能猜想到过去的我曾是一个把痛苦蕴藏在眉间心头,哀愁藏在字里行间的女孩吗?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我曾经最喜欢的诗句,一曲朗朗上口《金缕衣》含着淡淡的哀愁。让我明白了“古韵”是人间的悲欢离合。

小时候,父母见我总爱一个人呆在家里,就给我买了一本《漱玉词》打发时间。至今仍记得这本书的封面:月下美人,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幅美人图,花开似梦,风过无痕。在那个月华如水的秋夜,沐香而来的少女吟唱着特有的风韵。

我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我不得不承认它深深的吸引了我。一页一页的拨动,看着这个被世人称为闺阁文章之伯,女流翰苑之才的女子,一步一步走进我的心,带着她独有的古韵。

她果敢率真,敢爱敢恨;她爱花,爱酒,爱春光烂漫的人生。但命运却只在她手上放了一半的幸福,后一半只留给她苦涩流离。也正因此,她的古韵是如此的与众不同。看完这华美的词句之后才明白,原来初次见到《漱玉词》的那份惊艳,终究还是肤浅。

渐渐地,妈妈说我变了,爸爸也说我有所不同了。看着他们疑惑不解的眼神,我才不会告诉他们是古韵改变了我。从此我便与诗词为伴,交古韵为友,一首首小令古词在我手中绽放、嘴中流露、心中徜徉。原来,“古韵”是一位绝代风华的老师、更是一位单纯质朴的友人。

千百年来,岁月在变迁,古韵却从未改变。我不知道自己生涩的笔是否能勾勒出古韵的激情澎拜或是哀唱浅愁。不曾惹青丝,怎会乱流年。祈祷古韵如淙淙流水,缓缓散发在这世间,伴随着中华儿女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千年时光。

红尘喧嚣,我与古韵同在……

热门推荐
1大懒虫尔明
2我喜欢的小动物
3登山
4永远记住你老师
5一件烦心事
6书香伴我行作文600字
7辉煌与梦想读后感
8乌云
9美丽的背后
10寻梦路上的坎坷——读《根鸟》有感
11一个特殊的年
12多实在,少浮华
13为他们喝彩
14一句话的力量
15他们
16我的优秀班级
17游安丰古街
18保护神奇树的小仙女
19我们家的“戏精”
20春意
21青春舞曲
22校园风光
23此心安处是吾乡
24黄鼠狼给鸡拜年
25友谊
26项脊轩志触动我的情感
27我眼中的一抹光最美
28语文书的自述
29二十年后的自己
30回味童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