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遵义的作文

【篇一:红军坟】

暑假里,我和外公外婆去遵义瞻仰了向往已久的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山。一个“红军坟”的故事让我铭刻在心。

红军山是我们到遵义的第二天去的。那天早上,艳阳高照。走到红军山下,就看见络绎不绝的人群向山脚走去。山脚下刻着“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几个红色大字。走进陵园,爬上三百一十级台阶,一座造型雄伟别致的纪念碑矗立在眼前。碑顶耸立着巨大的镰刀锤子标志,碑身上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闪耀着金色光芒。纪念碑的底座外围是个大圆环,由红军指挥员、卫生员、战士和赤卫队员形象的四个头像支撑着,每个头像有五米高,气势震撼人心。

红军坟就在纪念碑的左后侧面。它是由青石垒成的,墓碑上刻有“红军坟”三个红色大字。坟的前面,是一座红军卫生员给骨瘦如柴的孩子喂药的铜像。

讲解员介绍说,1935年,红军长征到遵义时,前哨连驻在城郊桑木垭。当地正流行伤寒病,每天都有人死亡。不满二十岁的红军卫生员,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走村串巷,给老百姓看病、送药、打针。由于医德好、医术高,经卫生员诊治的病人无不手到病除。周围数十里的农民纷纷赶来求医、讨药。这天傍晚,一名约十二岁的小孩哭着跑来哀求,请他到远离驻地十多里的地方为其病重的父母看病。红军卫生员不顾数天来的疲劳,冒着小雨、踏着泥泞到了他家,连夜给大爷、大娘服药、打针,直到天亮时患者脱险后才返回驻地。但连队接到命令已连夜赶路到别处执行任务去了。卫生员被闻讯赶来的敌人抓住杀害了……

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把我们带到了当时的环境中,我的鼻子酸酸的。参观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为红军卫生员的牺牲感到悲痛。

讲解员说,老百姓为了报答红军卫生员的恩情,将他的遗体就地安埋在路旁。敌人知道后又把坟铲平了。群众就自发地在路过时,都捧上一把土放在那里,日积月累,红军坟又垒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大……

“人民为什么这样拥护和爱戴红军呢?”讲解员最后总结说:“因为红军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大家都要记住: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为人民服务!”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向红军坟深深地三鞠躬。这次到红军坟,让我永远也忘不了红军卫生员的这个故事。

【篇二:遵义会议观后感】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题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尽管时光易逝,犹如白驹过隙,可那人、那精神是不变的。曾经历史课上,听过老师讲遵义会议,但并无强烈的情感。可今天看了影片后,竟不知,红军当年长征是如此艰难,革命形势是如此恶劣。其中有几幕,可谓看得我叫百感交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如今,不怕远征难的红军们被“反革命”捆住了手脚。相信反革命大家是明白的。正是因为它,才让有想法、有策略的毛泽东下了指挥台,被人说成“在担架上动弹不得”。正是因为它,才让一心向国、赤胆忠心的秋紫烟被人禁锢,想寻死自了。给我最大触动的,便是方云霄营长的一句“多说了一句话就成了反革命,荒唐!”

当然,让我最钦佩、最煽动内心的,是毛泽东管他的敌人蒋介石客气地称为“蒋先生”,这是最出乎我意料的。这也是作为一位领导人,最难能可贵的。当我看到这一幕时,眸子间似乎略过一丝惊叹与佩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与瞿秋白辞别的那一幕总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在那西风烈的傍晚,瞿秋白手中拿着一双草鞋,对毛泽东说:“穿我的鞋,走你自己的路。”这不禁让我感慨现如今那所谓的情意,让我在人世浮尘中看透了那真真假假。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红军们像骑着汗血宝马一般,无畏的冲在危险前面。即使脚下是万丈深渊,眼也不眨就大步跨过。浪淘沙,渡过泸定桥,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我记得他们是二十二人,却在两个小时内飞夺了泸定桥,穿过了那片黑暗的枪林弹雨。因为他们明白,是不能让胜利的喇叭声咽然与长空的。

“喇叭声咽,情意浓浓,聚而散之。”可幸的是,红军们冲破了乌云闪电,相聚在那光芒之路上。但相聚中总有分离,秋紫烟与方营长在刚聚首时,便又“聚而散之”。随着方云霄的离去,只听一声枪响回荡空中,方营长便永远倒在了那金灿灿的麦田中。我的心不禁隐痛,那是一种揪心的痛,看着秋姑娘那泪水潸然而下,我的眼眶也无意间红了。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的胜利,更是让我们记得曾经那段艰苦的岁月,让我们铭记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将“长征精神”延续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争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篇三:老鼠的自述】

Hi,大家好,我又回来了,怎么?不记得我了吗?我是人见人走开,车见车爆胎的老鼠小美啊。

想当初,我们一家欢快地出去环游世界,但一场交通事故后我们家就只剩下兄妹三个了,就在我们准备赶回老家的途中,另外两个也不幸命丧黄泉,就我一个幸存了下来,孤苦伶仃。虽然我们一家惨遭不幸,但想到马上就要回到家乡遵义了,我也就没那么伤心了。

想当年,我们老鼠一家定居遵义时,整天过着吃穿不愁的日子,街上到处都有食物,兄弟们也到处都是。想到这儿,我心里一阵阵高兴,之前的美好生活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坐着火车,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遵义。我兴高采烈地冲出火车站,天,这还是遵义吗?地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垃圾,人们都很文明,既不乱扔垃圾,也不随地吐痰,空气清新,天空湛蓝。我走到了当年安家的地方——红花岗,难道,这是幻觉吗?街上不但没有任何食物,我被一个环卫工人看到,还差点被逮住,幸亏我跑得快,保住了小命。想当年,我一喊,兄弟们就会围上来,但现在,我却连兄弟们的影子都没见着。真是祸不单行,就在我一不留神之际,我被捕鼠夹夹住了,眼看环卫工人步步紧逼,我忍痛咬断了自己的尾巴,逃之夭夭。

走在街上,我又冷又饿,怎么现在街上这么干净,没有一点食物呢?我不得不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老家。于是,我连行李都没有收拾,便匆匆离开了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在去往远方的路上,我怎么也回想不起遵义十年前的样子来,想起我那远去的故乡,我流下了眼泪。

【篇四:红城清晨】

遵义,一个非常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红色之城,也是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浓厚的城市。

早上,我早早起床,漫步到湘江河畔,天还被浓雾所迷绕着,一层层的,似乎把大地紧紧的包裹着。眺望河岸对面的凤凰山,那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薄纱后那羞涩的姑娘时不时的眨着眼睛;微微的和风沿岸袭来,渐渐地使雾散开了,描画着浓妆的姑娘展现在眼前,一切又变得那样清晰。

在东方天际,太阳伸了伸懒腰,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了。它还有点困意,只偷偷探出一点儿头来,但是大地是顽皮的,手一推,太阳一跃千尺高,把大地照得金灿灿的;小草、小花、大树揉了揉眼睛,微微一笑,起床啦!向下望去,那清澈见底的湘江河,像一面尚未打磨的绿镜子,映着天,天变绿了;映着云,云变绿了;映着正在捕食的小鸟身上,小鸟也变绿了。

风“呼呼”地呼唤着,树叶儿们跟着节奏,有规律地打着拍子,“沙——沙——沙”,小草调皮极了,借此机会互相打闹、嬉戏……

我一边走,一边静下心来享受这世界,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法院街。法院街的路两旁安静极了,你闻到了吗?柚子树的花开了,那花香浓郁、深邃,让人神清气爽。

走着走着,就到了我十分熟悉的地方—遵义公园。

从南门进入公园,“哗哗”的流水声清脆地唱着曲子,“叽叽—咯咯”的鸟鸣声传入了我耳朵,棕叶像一把扇子为人们扇去热带来凉。那绿茵茵的草地中,不单单只有绿色,还含着一点鹅黄、粉红、紫蓝。

遵义的清晨像极了一幅画,置身在这画中怎能不让人陶醉呢?

【篇五:贵州研学】

2016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见,促进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推广,也为本次云大附中星耀学校的贵州红色文化之旅提供了指导和建议。我作为中国共青团的一员,在本次研学活动中感受到了社会主旋律和红色文化带来的深刻影响,既拓宽了知识层面,拉进了课本知识与现实的距离,又使我敬佩于党在抗战时期强大的领导能力和正确的决策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

从国家大数据中心到娄山关旧址,再到遵义会议会址和赤水河畔……心路历程在不断拓宽,踏入红军旧址的门槛便能感受到如飞瀑冲泻青石般的震撼,在红色回忆中行走,心智也在渐入佳境。

参观完国家大数据中心第一靶场,我深刻体会到在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下中国在大数据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突破进展,感慨贵州能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不断提高自身基础信息设施建设,跃进信息大省名列。同时正在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表现出对高精尖人才的渴望,信息化时代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更应树立远志,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积极响应国家的人才号召。

娄山关战壕内战士们的雕像们将当年的惨烈战争一一还原,娄山关战役以巨大的伤亡换来了红军运动战的一次大捷,也为不久之后的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战略基础。登临山间吊桥,望铜炮所指,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咏诵出长征途中悲壮的画面,也让后人折服于长征的伟大与不朽。青瓦石阶,红柱镂窗,寥寥两层小楼,就构成了遵义会议会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决策在此诞生,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为长征乃至中华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我跟随导游的步伐参观会址,看到墙上红色鲜明的党旗,不由得心潮澎湃,仿佛听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在沙盘上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久久矗立,不能忘怀。

本次贵州研学之旅,用多种方式拓展了语文、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的知识,使我切身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在今后的生活里,我们更要跟随共青团的指引,积极宣扬红色文化,向长征精神学习,严于律己,做一个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青年。

【篇六:红色研学心得体会】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与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心灵在校经过了洗涤,身体还需远行体会大千世界。阳春三月,云大附中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启程,前往红色圣地遵义,重走长征路,认识信仰的力量,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见证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亲自感受新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让我心潮澎湃,收获颇多。

初程,乘高铁前往贵阳。透过舷窗看绿水青山从眼前匆匆掠过,人却稳稳当当安坐车中,不得不感叹我国科技实力的强劲,心中油然而生的是阵阵自豪及对一位又一位,一代又一代为国奋斗,努力的科学家们的感激和敬重。

首站,贵阳大数据中心。亲眼见到了新时代大数据的重要作用,深刻体会到了“第五领土”的意义,不由钦佩习总书记的远见;亲眼见证了黑客的种种手段,心中不禁一阵后怕,不过,在了解到国家正努力筑起网络安全的屏障,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又放下心来。同时,又充满斗志,祖国的第五领土便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开拓。

中程,革命圣地遵义以及娄山关战场。在娄山关的美景背后,是红军奋勇杀敌的呐喊;在级级木阶下,是红军跨越千山万水的英勇。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风景;领略到的,是历史;感受到的,是革命精神。走过娄山关,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感受到了当时红军所面对的紧张形势,更加庆幸我们能有毛主席这样一位有远见,有能力,有头脑的伟大领袖。徜徉在革命历史的回洪流里,我们回顾着革命的艰辛历程,心怀感激,坚定信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新中国的成立之路,是用革命烈士的汗水和鲜血铺成的。

终站,佛光岩赤水丹霞地貌景区。佛光岩美丽是不同凡响的,山峰突兀,奇石林立,幽谷纵横,绝壁千仞,峻美如画。蓝天白云在上,雾岚环绕于下。这里,有活化石桫椤;这里,有纹理清晰的层积岩;这里,有淙淙流水;这里,有勃勃生机……

此次研学,我深切感受到自身的使命和职责。我决心学习先烈前辈们对革命的无比忠诚,学习先辈们不怕艰苦,奋勇拼搏的精神,学习前辈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对党忠诚,忠于人民,奋勇拼搏,作一个新时代合格的共青团员,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篇七:二十年后回故乡】

今天阳光明媚,二十年了,我终于踏上了回乡之路。这次回家,我不仅是要完成我的工作,最主要的是回来参观参观我的家乡。对了,忘记告诉你们,我现在是一个建筑师呢。

在开车的途中,我发现车道畅通无阻,风景也特别好,还有五彩缤纷的大树,娇艳欲滴的花朵,突兀森郁的高山,这一路领略这么多美景,让我更期待如今家乡的样子。

下了车,高楼大厦映入眼帘,不过,这些高楼大厦可大不一样啦!它们的外形都与原来会址的风格相同。黑瓦盖顶,红砖砌的墙,黑柱顶着屋檐,拥有浓烈的长征气息。

“呀!我家闺女回来啦!”老母亲从一家江南店里出来,牢牢握住我的手,令我惊讶的是,母亲竟然还这么有精气神。“女儿呀,妈妈如果没有记错,你离开已经有二十年了吧,你不知道,这二十年,遵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妈带你去看看!”说完,妈妈便领着我来到了这家江南店。

哇!看到柜里摆放的是家乡的特色小吃菜谱时,我的眼前一亮,立即点了一碗羊肉粉和一份鸡蛋糕,狼吞虎咽的吃完,毕竟好久都没吃过这些美食了。“妈,遵义的变化可真大,这一趟过来,我真是太惊讶了!”吃完东西,才想起我的工作来。于是,我立刻随着妈妈的脚步来到古色公园。

园里有古筝声、笛子声,十分安静舒适,各种珍贵的花草树木。说简单点,其实是一个古典风格的大公园。实地考察过后,我发现这里的建筑不招摇,也不沉闷,很适合生活节奏慢的人来休闲娱乐,完美地跟上了现在的建筑流。

没想到,阔别二十年的家乡变化竟如此之大。遵义——我永远的故乡。

热门推荐
1幽境冬韵
2我的寒假生活
3回首不再依旧
4数字里的悄悄话
5雪精灵
6传承,那优良家风
7我与《哈利波特》
8切断后路才有出路
9文明
10参观国门有感
11快乐春节
12十五岁的花季
13五年级即景作文
14三个香橙
15手机迷
16学溜旱冰
17不要让传统文化之花枯萎
18花儿开了高中作文
19生命在于坚持
20春天来了
21春的气息
22叙事作文
23一场梦
24春之梦
25人生的标点改变了我
26夸夸我的爸爸
27我是一缕风
28我家的房东
29感动的作文
30父母的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