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斑驳的作文

【篇一:记忆斑驳了颜色】

冬末春初,我与父亲一起去看望住在江南水边小镇上的小叔。我一边欣赏着江南鱼米之乡的美景,一边听着应景的音乐,享受着这“暖风熏得游人醉”。

一路上,我在脑海里拼命寻找,也没找出有关小叔的记忆。只有几个如梦般的场景从脑海闪过,但转瞬即逝。我有些后悔遗忘了这些褪了色的记忆。说起那小妹,我却记忆犹新。两年前我来时,小妹才五岁,整天拉着我的手跑来跑去,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为我介绍着。又或是抱着我的腿,流着口水嚷嚷着:“糖,吃糖……”

到了,小叔家到了!小叔跑出来迎接,我一愣,印象中的小叔英俊潇洒,着装时尚。而如今,已是春初,小叔却还穿着冬天的灰色绒毛衣,头发像鸡窝一样,下巴上青色的胡渣子已经冒出来,裤脚上泥巴星星点点……小叔上前握住父亲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嘴唇嗫嚅着,想说什么但又没说。小妹也从小叔身后闪出来,脸上稚气未脱,但明显已经长高了许多。她跑过来拉住我的手,一蹦一跳地往河边走。

岸边,垂柳依依,比记忆之中的高了许多,粗了许多。水波潋滟,远处的船娘摇着乌篷,唱着江南小调,而背后的青石板街,风韵秀柳又是那么相宜相称,宛如一幅浓妆淡抹的水墨画。两年前怎么没有发现如此风景?我汗颜,可能是小时太过贪玩,不懂得欣赏俗世美景吧!

抬头,阳光刺痛双眸,耳机里的音乐仍在播放着:“三月春花渐次醒,迢迢年华谁老去……”日子总是像指尖渡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忧愁的误伤,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历旧犹新。记忆,斑驳了颜色,那些褪了色哀伤的记忆将被焚烧,而那些快乐的记忆将铭刻心底,永不泯灭……

【篇二:梧桐树下的承诺】

钟鸣回荡着,撼不动深院里被簇拥的梧桐,只是掠过平静的水面,泛起了涟漪。

——题记

和煦是九月的风独有的温柔,它托起细碎的树叶,盘旋翻飞,飘然铺满了斑驳的青石板路。它轻轻拂过这群懵懂的孩童们红润的双颊,相伴着进入学堂。我也欣然接受了它的温柔,迈入充满未知的校园生活。

我换过几次班,因而班主任也换过几次,记忆中他们不曾严厉待我,却有一人不同于其他。她是我读六年级时的班主任,长相温润,待我严于他人是因为我常常迟到。每次迟到,放学后我总要被单独留堂。听着窗外的嬉闹声,我将泪水硬挤出几滴,她只是瞥一眼,就继而面不改色地坐在那里,时不时下来查一下我的笔记。说实话,当时我对她讨厌极了,“怎么会摊上这么多事的老师呢?”心里不止一次想着。但再不满也得把落下的课和笔记补了,也得等到那句“下次别再迟到了”,我才能冲出教室,在操场上肆意挥洒汗水。

次年大暑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早早地来到学校,盘坐在梧桐下,独享这僻静的角落,整理着笔记。艳阳缓缓挪动着身子,层层树影斑驳着青石板路,路的尽头传来脚步声。我一抬头看见她沿着青石板路朝这边走来。我不作声地整理着笔记,不理会她的存在。她也不作声,只是坐在梧桐的另一面,细数着躯干的一道道轮回,悉数着凋零的落叶。

“我以后……不会再迟到了……”

风乍起,欲隐匿我的言语,沙沙作响,蚕食着我的心房。我于是又重复了一遍:“老师,我以后不会再迟到了!”

她终于转过脸,向我微笑着,将她眼中为数不多的温柔奖赏给我,继而用她写过无数板书的右手轻轻摩挲着我不自觉低下的头,只因她相信此乃我真挚的承诺。无言正好,微风不燥,毕竟关于迟到这件事,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我。

满地的落叶牵挂着师生的羁绊,时刻提醒着我珍惜一切。那漫长的燥热中也有专属于我的平静。只因心中有念,便奋笔疾书。从那天起,我谨记着与老师在梧桐树下的承诺,不再迟到,也不再被留堂。毕业典礼那天,我早早地在空荡荡的礼堂等候,我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领奖,她在台下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又想起那梧桐树下的承诺,不觉嘴角上扬。

古老的钟鸣回荡着,饯别了秋风与落叶。深院梧桐矗立依旧,早已不见当年树下承诺的身影,只是簇拥的叶子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

【篇三:家乡的梦,存在于斑驳岁月】

也许,生于这里,是天命如此,但我却心存感激,有幸一览,这无边的清新。——题记

山头独立,仿佛宇宙独有一人,看白裙飘飘,少女一人驻足痴望,心里春水般荡漾。她这一眼,看到的是深谷幽幽,更仿佛看过了那斑驳的岁月。

春,凝聚着梦想,一个个甜蜜的梦。

家乡的人们忙着插秧,年幼的她不懂得那忙碌的背影代表着什么,但她知道,那,寄托着一家人的希望。她爱极了春天的燕子,正如她爱极了“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生动;她爱极了那妩媚的杨柳,正如她爱极了“碧玉妆成一树高”的精致;她爱极了冰凉的山泉,正如她爱极了:“缓缓流到人间去”的洒脱。从小,家乡的人们就对她说:“像花儿一般去完成你的梦,我们的梦,即便一败涂地,也要有落花的洒脱。”那铿锵的话语牵引着她,渐渐地离开家乡,如风吹花朵一般,真的,去做那甜美的梦……

夏,诉说着离情,一声声含泪的道别。

那个夏天,小小的她要到县城去了,听奶奶说,每朵有理想的花儿都要到那儿,随着风,无法回头。奶奶最后一次抱着她,在她耳边呢喃,仿佛没听见她痛心的哭泣,只是拍打着她的背,牵引她的视线看向前方,她最后一次,看向,六年来,她眷恋的地方。她泪如泉涌,在眼中勾勒出那淡描的图画——她心中最美的图画。家乡的人们都来送她,那朴实的微笑,深深埋在她的心底。离别的味道,她是第一次品尝,酸酸的,一点点浇灭她幼稚的童真。她走了,带着她的梦走了,仿佛从未留下一个影子,倘若一条小河,平平荡荡地走了,自由的,沉寂的,没有快乐的声音……

秋,风吹着芦苇,一片片“沙沙”的黄波。

秋天,她出生的季节,听说,那时,红墙衰草上的夕阳快要落去,代表着她是黎明与夜晚的女儿,她一直坚信这美好的童话。她是上帝的宠儿,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宛如梦境的地方,后来,头脑聪明的她在学校占得一席之地。她过得很快乐,却没忘了那曾经的梦,因为那花儿般的梦不只属于她,也同样属于她故乡的人们。今天,人们插下的秧苗该收获了吧;今天,那屋檐上的燕子也该飞走了吧;今天,门前的桂花也该黄了吧,她总是这么想。她明白,家乡的人们也同样想着她,总有一天,她会实现那个梦,回到家乡,重拾曾经的美好。她同样明白,小小的女孩也该长大了……

冬,风吹起雪花朵朵,一阵阵荡漾的温柔。

四时悄悄的过去,童年也随之逝去。冰雪里的梅花点点绽放,偷偷飘落的白雪为她平添几分孤傲,她骄傲地站着,凝视那寂寥的大地,世人只见她的骄傲,却不见她的空虚寂寞。少女抬眼,透过玻璃凝望那一抹丹红,如同看到她自己的倒影,不免叹息,又回到属于她的课堂……

山头独立,仿佛宇宙独有一人,看白裙飘飘,少女一人驻足痴望,心里春水般荡漾。她眺望远方,那是她的家乡,风吹过如母亲般温柔,那是久违的清新。那永久的梦还存在着,那家乡人的梦,将带着她,像风带着花儿一样,飘去遥远的未来。她不会忘了那句话,即便一败涂地,也要有落花的洒脱。

“像花儿一般去完成你的梦,我们的梦,即便一败涂地,也要有落花的洒脱。”呵……

【篇四:斑驳的回忆】

家里的老屋要被拆了,因为它确实太老了,过了一个老屋该有的保质期,于是在那样一个普通的小村里都显得突兀。墙上坑坑洼洼的,用手指都能抠下点泥来。就是在这样的墙里面,我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六年。妈妈在它被拆之前回去了一次,把里面的东西理好,我很庆幸我和她一起回去了,有机会梳理一下我那零碎的回忆。

回忆这个东西,因为远,只能断断续续的,就像老屋的墙,因为泛潮,大块的白色脱落,斑驳的,远看似乎还完整,其实很多地方,都无法恢复。

前后门的门槛中间早已凹下去了,带着各种裂纹,边上的几级水泥台阶,也被雨水和泥浆洗礼得不成样。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站在门槛上面,喜欢站在上面后,比同龄人高几公分的小满足,然后带着这种小满足尽量踮着脚尖俯视他。门槛怕是那时候被我踩矮的吧。

表婶家的哥哥去参军要和我告别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站在后门的门槛上看着他,但发现还是需要仰头看他,便又强迫他蹲下,然后才开始听他说话。但是并不知道他究竟是要去干什么,只是觉得他一身军绿色的衣服像是警察,那时候也不知道警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只觉得大概很厉害吧,就只是很高兴的点头,然后告诉他,回来的时候要教我武功,要帮我打欺负我的人。

现在还记得表哥那时候的反应,他本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眨着两只眼,听到后笑着半踮脚尖伸手想揉我的本就杂乱的头发,我习惯性地避开,然后伸出手反击,于是他就坐在了刚下雨积下的一滩水里,用能杀人的眼神看着我。而我呢,从没反击成功过的我,带着各种得意神色,更努力的踮起脚尖,用欠扁眼神看着他。

厨房和卧室之间隔着那么大一个客厅,还有一条走廊,黑咕隆咚的走廊,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甚至讨厌这样的设计。很多次早上醒来,听着诺大的空间就只有自己衣服间摩擦的窸窣声,总是恐惧地尽量不动,但很快又因为害怕死气沉沉的寂静,迅速打理好自己开门逃离。

记忆中,不知是梦还是现实,某次醒来,出于对独处的惧怕,大声的喊着妈妈,声音那么大,几乎把自己耳膜整破了,甚至在停下来的时候,能听到各种嗡嗡声在耳边嘈杂地响着,不知道喊了多久,没有仍何回应。但是到后来,却又听不到自己发出的声音了,无论怎样的张大嘴,试图喊出声音来,都没有用,哪怕是一点嘶哑的啊啊声也没有。于是那时似乎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人坐在床上,叫得歇斯底里,但画面却似乎被谁按了静音,只看得见张的大大的嘴巴,整个画面静得像是凝固了。

卧室里有通向阁楼的小梯子,上面布满了灰尘,像是静静立了几个世纪那么久,小时候一直是不敢爬的,因为阁楼上是用来养蜜蜂的,也因为害怕爬的时候掉下来,但那次面对更有可能让我掉下来的古老的梯子,还是决定爬了,梯子不断发出吱吱声表示抗议。阁楼上的灰尘,是梯子上的几倍,每一步都能留下一个灰蒙蒙的脚印,然后我就看到了那个箱子,那个承载了我童年的箱子,我的玩具熊,我的小碎花帽子,我的小书包,边上还有掉了一个轮子的小三轮车,从那个轮子上可以看出我那时骑它骑得多疯狂,现在却把它们都留在了这里。很想把它们都带走好好珍藏,却发现因为屋顶漏雨,整个箱子都发霉了,于是完全失去了带走它们的心情。

小碎花帽子,事实上它并不是我的,是姑姑的比我大一岁女儿的,是作为我的我的战利品存在的。

那时候,我和姑姑的女儿是死对头,她没有姐姐的谦让,我没有妹妹的可爱,我们最多的是斗嘴。碎花帽子事件的原因,是我在一次面红耳赤的斗嘴中失败,躲在房间里关着门生闷气,而她却趁胜追击,去找爸爸说她要吃米糕。

爸爸并不知道我们刚发生的战斗,过来叫我从房间里拿点米糕出去,却无心地加了句“给你姐姐吃”,有了这句话,我怎可能乖乖地听话呢?爸爸见我没反应,就来敲门,并责备“我叫你都没听见啊”,这句话成了压到我理智的天平的最后一更稻草。

于是我开始哭,并且死死的抵住门,有什么用呢,爸爸轻轻的就推开了,看我哭得稀里哗啦,一脸的诧异,我却不管,又拼命地把他往房间外推,大哭大叫“她是谁啊,凭什么吃我的东西,你是他爸爸还是我爸爸啊,把她赶出去啊!”

巨大的动静很快引来了厨房里的姑姑,于是我就从她那里得到了她的新帽子作为安慰,然后我就很没羞地戴着帽子不断从她边上走来走去,尽管我知道她正因为帽子和她妈妈闹别扭。

厨房里早已是一团乱,墙角上的蜘蛛丝,锅子上的锈迹,都足以说明它的主人离开它有多久。但就是在这个一团乱的地方,儿时的我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文字。

那时候妈妈正在烧饭,我在边上闲得无聊,从灶里抽出一块木炭,开始在地上乱涂乱画,才刚入幼儿园的我,为了显示自己也是个有文化的人,尽我所能画了一个最像矩形的图案,又在里面横横竖竖的加了几笔,并要求妈妈鉴赏一下。其实当时都想到妈妈会有什么反应了,但没想到她是用惊喜的语气地感叹“好厉害啊,是一个‘母’字嘛,不过有一点不标准啊”,然后在边上写了一个标准的,当时的我,虽然已看出了两个符号的千差万别,当还是骄傲地享受这个赞叹。同时,还不太知道文字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的我,就死记硬背地把那个“母”字记了下来。

后来,很努力地想在蒙了一尘灰的地上,找出当年两个字的痕迹,却只是徒劳。

可是老屋终究还是要被拆了,远远的看过去,边上立着的都是白白的新刷好的房子,只有它灰蒙蒙地蹲在那。我想很久以前,当老屋还是新屋的时候,它也那么骄傲地挺立过吧。

妈妈说新房子可以由我来设计,她说我的房间,自己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可是,能弄成原来那个样子吗?

【篇五:路上】

我是骑车回家的。

阳光正好,微风轻轻起,拂着杨柳的辫梢,飘下一缕缕柔絮,像个顽皮的孩子,晃晃悠悠落在水中,却无人理睬。我骑着车,感受迎着面的风,染着绿色的风,夹着掀翻泥土气息的风。但这风中仿佛也有一丝不和谐的躁动。

我驶进那条往日带着斑驳铜锈气味旧巷子,那里大多数是一些被喧闹世俗遗忘的人。起手的是一个垃圾处理厂,里面有一个开叉车的,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他。是个老头,黑一半白一半,互相夹杂着——年龄大了。每次看见他,他总是重复着一个机械的动作,把垃圾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今天阳光好,他的额头上有粼光,好像粼光会动,从额头挪到他微笑的嘴角。微微抽动的嘴角,好像喃喃着他一分一角堆积的梦想。

随着墙的移动,这一幕也如胶片,匆匆地闪过了。

平矮的住宅区,一大片一大片的,阳光明媚依旧,却斑驳了旧日的红墙。这里拐角很多,每一个拐角不知道延伸往哪里,却总有一个目的吧。但总是有人在这里看似漫无目地行着。我见过一个老婆婆,身板瘦弱,像一片秋叶,想在狂风中的蜡烛,只是那么若有若无地活在世上似的。她蹬着三轮从路的那头过来,车上全是扁平的纸板。她就是这么漫无目的地骑,可在某个拐角她挤进去又出来,车上少了负担,也许她紧捂的口袋里又多了一份生活的快乐的希望。

车和人的影子渐渐拉长了,橘红转成暗红,又多一分寂寥。

在这落寞的深处,有多少人与夕阳共饮这一杯愁苦。

带着铜锈味,驶出了巷子。也许多久前,看得出来——这里也是一片喧嚣,而喧嚣过了却又是一片寂寥。喧嚣走远了,陪伴的人多了,又何时记得过这路边废墟中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不需要引导人,一直在原地徘徊,却也不也是倔强地活着吗?

【篇六:时光流转于指尖】

目光聚集在指尖,我专注于手上浅浅的纹路。眼前原本清晰的实景渐渐涣散,幻化成回忆的淡染映象。

映象在瞳孔中逐渐明朗,直到我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些画面中的我跟你。

日光明媚,你背着我走在外面,那日我第一次上学。路上我闹着嫌累,坐在路边不肯走。你笑,只好背了我一路。你的长发高高挽起,两侧垂落的发丝随着我们的步伐有韵律的微摆,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与我们身影重叠。幼儿园门口,你为我整理衣帽,拉着我的手告诉我:“妈妈先回家,你在学校要乖哦,可不能哭鼻子哦!”记忆中,那时你握着我的手很温暖,我看得见布在你白皙细腻的手上的浅浅纹路,即使是盛夏,也只有温馨,没有炎热。你年轻、优雅且美丽的我始终记得那时你的笑,如那一季盛开的栀子花,纯白的花瓣淡淡的香气。

影墙上的画面开始斑驳。我看到窗外灰蒙蒙的天,路上的行人都拉紧了衣领,匆匆走过,不留下一丝温度,冬日总被铺天盖地的灰白色淹没。我匆匆冲进厨房,甚至来不及摘下围巾,便紧紧抓住你的手:“唔……外面冷死了,帮我暖暖手!”于是你一只手帮我暖手,一只手炒菜。我们聊着天,我很高兴地随着话题大笑,你则是嘴角上扬淡淡地笑。那时正在做饭的你手上有薄薄的油污,但是暖。恍惚中低头看见你握着我的手,不知怎么回事,你的手很红,不似以前的白皙光滑,但在这冬日里依然温暖。抽烟机的呼呼声在耳边盘旋,体温渐渐回升,玻璃窗前这个溢满温情的景点,我们的脸重叠。

画面再次跳转。我们几天前一起逛街,我和你并肩,你在左我在右。你忽然问我:“知道为什么总让你走在右边吗?”我想了想,很煽情的回答:“因为车辆靠右行,走在左边的人是想保护右边的人。”你却哈哈大笑:“是因为右边地势矮……”这时我才发现,曾经在我眼中很高的你,随着时光流转,我们的差距早已缩小,我就快赶上你了。在路上,我问你:“你手热吗?”你看了看我说:“恩,热。”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把手塞进你的口袋,然后便听见我大叫:“啊!啊!凉!杀人啦!”你硬是把我手上的温度吸走了一半,之后对着我调皮地笑,我也只能自认被骗。在金楼里,我陪着你挑选戒指,玻璃柜前,你手上戴着我挑的戒指,耀眼的日光灯上,戒指散发夺目的光彩,越发衬的你手的苍白,这时我仔细端详你的手,曾经浅浅的纹路深了一道,修长的手指经过这些年,关节处有些变粗变形。可在我眼中,你的手还是和从前一样漂亮,任凭时光流转。

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你的侧脸,你依然优雅且美丽。

那年你背着我走在林荫道上,也许未来的一天,我们依然并肩走着,抑或是我背着你,走过我们曾经的路。

妈妈,有人说我们很像姐妹。其实,在我心里,宁愿妈妈你是妹妹,爱玩就玩,有我照顾你。可是妈妈,你也不必再是谁,多宠爱你自己。

时光荏苒,风从指缝间划过,时光尾随。

热门推荐
1秦兵马俑,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2暑假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3我爱篮球
4雷雨
5五十万年后的人类
6童年里的紫金港
7厉害了我的国演讲稿
8享受慢生活
9我的烦恼
10童年趣事
11作文漫画老师600个字
12夏夜
13小学生观察日记
14曾经错过的悠长铃声
15饭桌上的故事
16梦想从这里启航
17老师的评语
18榴莲
19春姑娘在哪里
20感悟落叶
21俯首甘为需子
22未来的教室
23妈妈生二胎
24泡方便面
25老师眼中的我
26你是我最美的风景
27观奇迹男孩有感
28远见
29柳树
30一个动作的欢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